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体味麒派的魅力 今天,我们为什么纪念周信芳


    “这是一个属于周信芳的时刻,更是属于这个剧种的时刻。”在京剧大师周信芳曾长期驻演的上海天蟾舞台,当周信芳的女儿周采蕴走上台时,台下掌声雷动。
    1月12日到1月18日,一连几场麒派大戏在天蟾舞台轮番上演,拉开了纪念周信芳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的大幕。
    
    “麒麟童”演出海报 本报记者 颜维琦摄
    5岁学戏,6岁拜陈长兴为师,7岁登台演娃娃生,人称“七龄童”,后因海报上的一次误书在上海改用“麒麟童”为艺名。从红遍上海滩的“麒麟童”到开宗立派的京剧大师,周信芳一生创演600多出戏,演出11000多场次,以深厚的传统根基和广阔的艺术视野,赋予京剧艺术新的生命力,成就了注定将影响几代人的麒派传奇。
    “父亲一生向前迈步不停止,舞台是他的广阔天空,戏园子是他的澎湃汪洋。他是扎根传统却超越传统的创新者,更是地地道道的中华好汉!”周采蕴说。如今,大师离去40载,今天,我们为什么纪念他?拿什么纪念他?如何理解麒派艺术的当代价值?一遍遍重读周信芳,重温麒派的力量,人们感佩于大师的艺术境界和人格魅力,更在思索:如何在当代更好地传承麒学,让麒艺流芳不绝?
    麒派是什么?
    ——学程式易,得“麒派魂”难
    麒派是什么?很难用一句话来回答。说不尽的周信芳,学不尽的麒派,很多人穷其一生都在学麒、寻麒。
    “六十七年尊崇痴迷麒派、学演麒派戏,学着演、演着学,从不敢妄称麒派。”作为曾与周信芳合作多年的麒派大师刘奎童的关门弟子,马少童感慨,学麒派动态易,“难得麒派魂。”在马少童看来,麒派艺术是“整体性的完美”,是多方面的汲取营养。
    13岁那年,周信芳去了北京城内最大的京剧科班“喜连成”。在那里,他与同庚的梅兰芳同台搭班。他们首次合作的剧目是《九更天》,一个演马义,一个饰马女,一个悲愤,一个凄厉,催人泪下。观众为两童伶的表演折服,一时有“生儿当如周信芳,娶媳当如梅兰芳”之语。
    1912年,17岁的周信芳回到上海。此时,上海已大变,旧时茶园的戏楼被新式剧场的“舞台”替代。然而“天不予以唱戏本钱”,周信芳原本的童伶金嗓,因15岁时变声变得闷哑,“倒嗓”两年竟未好转。在这样艰难的状况下,周信芳凭着好学苦练,出新求变,用技艺精湛的戏份弥补嗓音的不足,竟自成一格。
    麒派传人代表陈少云回忆,自己儿时便是戏迷,第一次听到周信芳的唱片便迷上了。他说,“麒派”有一种让人过目不忘的本事,“走路也会想,时不时地就会哼出声来。”
    有人学麒,不顾自己的条件,模仿步子大小、手臂高低,甚至把好嗓子硬憋成沙哑。在陈少云看来,这是误解。“麒派最讲究刻画人物,一切为了人物服务。程式是不变的,周信芳能把程式变成活的,把程式变成人物的灵魂。”
    
    《四进士》中的周信芳 资料图片
    他一生塑造了大量人物,涉足各个行当,但绝无雷同。比如,《徐策跑城》的跑,《萧何月下追韩信》的追,同是以圆场等程式动作来表现,但人物年龄、体质、性格、心态、处境的不同,决定了手、眼、身、法、步的细微差别。
    “周信芳是一座高山,我们如今要做的是望着高山去攀爬,去真正体味、体现麒派的精髓。”陈少云说,麒派于自己是终身仰望的高度,更是执着坚守的信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