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清音雅韵 礼乐正心:柏林学人体验昆曲魅力


    2014年11月5日晚,应柏林华人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会的邀请,我国著名昆曲艺术家张卫东先生为柏林地区的留学生和华人公众带来了一场名为“大雅之音:昆曲与传统诵念”的讲座。
    讲座当天,张卫东先生身着传统的褂袍,手提竹笛,脚蹬布鞋,气质儒雅,风度从容,尽显传统文人的风范。在张先生的指导下,讲座场地经过精心的布置,颇有传统戏曲舞台的氛围。
    讲座之始由本次讲座的促成人——汉堡致谦学堂的杨嵋博士致辞,她向听众介绍了张卫东先生此次欧洲巡演的情况,同时回顾了致谦学堂和研究会今年的愉快合作经历,并且表示双方将于近期再次携手为柏林的华人公众献上精彩活动。
    
    传统的见面礼——“作揖”
    张先生以一个传统的见面礼——“作揖”作为开场,以介绍传统礼仪中“男士作揖、女士请安”的见面行礼方式迅速带听众进入了传统文化的气氛之中。
    张老师介绍,昆曲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剧种,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的祭祀礼仪——一种基本脱离了日常生活制式的仪式。祭司们在层层筑起的高台上大声地吟唱和夸张地舞蹈,这种“过阶台”平地而起,高高在上,象征着与神的无限接近,超脱于俗世。祭司通常戴着特定的脸谱、穿着特殊的服饰,按照规定的动作完成祭祀。这种“跳大神”的仪式和制度深深影响了后世戏曲的发展。
    近代昆曲发源于明代,这与宋元以来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南移有着深刻的联系。金人入侵中原,宋室南迁,中华文化中心由原来的中原地区转移到了临安、苏州和扬州等江南一带。政权的播迁以及人口的流动带来了中华大地的语音分化。这对研究昆曲音韵以及念唱语言具有重大的意义。近代昆曲就糅杂了中原地区的河洛正音、南方江浙地区的方言、明初的洪武正韵、北京地区的方言以及金人和契丹等民族的语言。
    昆曲从其产生之初就主要由文人阶层来创作剧本、研究腔调、韵律和服饰,具有中国传统戏剧“替天喻道”的特点和功能。从剧本的创作、舞台上忠奸善恶角色的鲜明设置以及脸谱和服饰文化,到演员的唱念做打,无不蕴含有“道”于其中,是维护儒家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文人作为主要的创作力量,可以说是昆曲艺术的“工程师”,保证了昆曲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以及高雅的艺术形式,也进一步推动昆曲走向既悦耳动听又文深意远的境界。
    
    讲座现场
    传统昆曲的演员主要是“乐户”,即登记“乐籍”的贱民,其主要来源是罪臣的家属。虽然乐户社会地位低下,但是他们的艺术水平和知识才情并不低,并且由于世世代代从事此业,对于技艺的传承和研习自有一套制度。“乐籍”制度的存在,保证了稳定的表演者来源,对昆曲艺术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清雍正年间。雍正皇帝即位后下令废除乐户的贱籍制度,大量乐民走向社会,散落民间,迎来了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
    乐户脱离了官府的严格控制,开始拥有部分的人身自由和创作自由,由此出现了一批内容上反映市井生活、形式上更贴近日常生活的昆曲剧本,昆曲从此由主要以宫廷和上层社会为受众的阳春白雪逐渐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但也正是由于“乐籍”制度的废除,以及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火烧圆明园后引起的社会震荡和动乱,昆曲大受打击,而后各类地方戏剧蓬勃发展,京剧后来居上,昆曲逐渐走向了衰落。
    除了昆曲的历史发展之外,张卫东先生还为在座的听众介绍了传统听戏的习惯和风俗,比如只叫好,不鼓掌;介绍了传统戏楼的构建和布景;介绍了昆曲中“生、旦、净、丑”等角色的划分和扮演;介绍了传统中国戏曲表演中“圆融”的重要特点;介绍了昆曲最早怎样传入欧洲(通过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以及本世纪初梅兰芳和程砚秋两位先生在欧洲为介绍和推广中国戏曲文化做出的努力。
    在近三个小时的讲座中,张卫东先生侃侃而谈,引经据典,时而吹笛,时而清唱,时而高声诵读,时而即兴表演,无论是“生”的俊俏,“旦”的娇媚,还是“净”的威严,“丑”的诙谐,在张老师信手拈来的表演中无不呼之欲出,惟妙惟肖,令人不禁拍案叫绝,充分展现了一位技艺精绝的表演艺术家的非凡功力。张老师还指出,一方戏台中自有天地乾坤,生旦净末丑是人世百态的高度浓缩,只有具备深厚人生积淀之人才能诠释好戏中角色。另外,张老师还介绍了旧时演戏之人所秉持的“戏比天大”的艺术态度。在上场之前,演员要正心诚意,焚香敬天,祈求表演顺利无误。一旦上场,就得百分百投入,化身为角色,此时即便有漏船燃眉之急、水火病痛之迫,皆须一律置之度外,全心全意为观众表演。
    整个讲座内容丰富、趣味横生,在听众们的一片叫好声中结束。随后大家纷纷就昆曲在现当代的传承向张老师提问。张老师认为,昆曲作为一种传统戏曲,归根结底是一种脱离时代的艺术,一种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人艺术,它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欣赏昆曲也需要具备相当的艺术修养,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不走样的传承即是发扬,即便“抱残守缺”也未必不是在当代条件下确保昆曲生命力的一种方式。
    文/图:陈思宇/王琦 柏林华人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会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