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为何大清有“相国”


    王跃文的历史小说《大清相国》火了,大家可能有一个疑问,宰相制度在明朝已经被废除,怎么清朝还有“相国”呢?这得从“中堂”这个官职说开来,“中堂”在清朝为正一品,由大学士担任。不过其源头还得追溯到唐宋。
    唐宋时,宰相处理政务的政事堂设在中书省内,由此,后来把宰相也称为中堂。
    
    晚晴时期的内阁(资料图 图源网络)
    元代照搬这一套。当然,情况有点复杂,中堂的称呼只是其中一种而已。到明朝,废宰相,不过,宰相的表面形式被废除,其功能却废不掉,还是由大学士来行使宰相职能。他们的办公室在内阁的中间位置,两边是中书办公室,从位置而言,理所当然称中堂了。
    到清朝,能被称为中堂的,是内阁的首辅大学士和协办大学士,大学士是宰相的别称,因此康熙称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为“大清相国”。
    清朝共设置六部,每部设置尚书二人,汉人和满人各有一名,在大堂上左右对坐,如果该部的大臣是大学士身份,那么他就有资格坐在大堂中间,称为“中堂”。
    (作者 木央)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