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古圣今贤 >

左宗棠:大鹏一日同风起


    文/张道奎
    初知左宗棠,只是在历史课本中。幼小的年纪,还不能理解“曾左李”对当时的中国意味着什么。在记不清名字的各式近代洋务企业中间,“左氏”“马尾”大约是比较奇特的。还有他抬着棺材去收复新疆的志气,“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的论断,都是一个个容易让男孩子热血沸腾的故事。
    
    乱世能臣左宗棠(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孩子越长越大,书越读越多。渐渐体会到,关于历史的文字,是如此厚重凝练而又意味深长。太平天国战事期间,左宗棠奉命率楚军平定浙江,针对朝廷“借洋兵助剿”,认为“客日强而主日弱,……终恐非计”;平西捻军期间,提出“欲靖西陲,必先清腹地”之策;廷议海防塞防之争,奏对“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平新疆回乱,制定缓进急战,先北后南的战略,奏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并奏请新疆建行省;中法战争时年事已高,仍怀义愤主持对法作战,密陈“要盟宜慎,防兵难撤”,并奏“请移福建巡抚驻台湾”。虽然记载的字数非常少,但是若要理解文字背后波澜壮阔的历史真实,则须一字一句地读才能体会。左宗棠自湖南入湘军开始,历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甘总督、入值军机处管理兵部事务、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事务大臣、以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等。从东南到西北,从边陲到京师。但有国家危急处,招之即往,平之皆定。在晚清内忧外患接连不断的困局里,唯有“曾左李”这类乱世能臣,才有力量扶大厦之将倾!评论有“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所言并不虚。
    
    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资料图 图源网络)
    然而乱世能臣左宗棠,四十岁之前还是一个三考进士不中、隐居避乱世的一介布衣。先是入赘于湘潭周家,后居于柳庄一隅,所交不过贺长龄、胡林翼、郭嵩焘等数人而已。
    仿佛是乱世给了左宗棠机会。太平军攻入湖南,左宗棠四十一岁,为了保卫故乡初入湘军,这是从军之始。太平军攻占杭州,浙江危急,左宗棠五十岁,奉诏督办浙江军务,随即授浙江巡抚。捻、回大盛于西北,左宗棠五十五岁,调陕甘总督,先入陕击捻军,后驻兰州、肃州平新疆。地陷东南,补之者有左宗棠;天倾西北,补之者亦有左宗棠。是时势造英雄?是英雄造时势?
    
    收复新疆(资料图 图源网络)
    李太白有诗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左宗棠虽四十岁之前未能有进士的功名,但却不是因为他文章做的不好。二十四岁那年赴京城会试,主考官很欣赏左宗棠的卷子,评曰:“立言有体”,取中为第十五名。然而根据当时各省取士的配额,湖南省多取了一名,湖北省少取了一名,只好将左宗棠的名字换成了一名湖北士子。左宗棠只给了个“誊录”,相当于史馆的抄写员,资历久了可以补个知县。能题出“迢遥旅路三千,我原过客;管领重湖八百,君亦书生”的洞庭君祠对联的左宗棠,自然不会做那样的工作。他十八岁时读《郡国利病书》,学经世致用之学;二十二岁关心新疆形势及建省诸策;二十五岁绘全国、各省府地图,自为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二十八岁钻研地理及历代兵事,热心农学;二十九岁闻英军犯广州,论战守机宜,写成抗英策论6篇等等,他心中所在意的,正是治国平天下的实学。这里列举的皆是后来有功业见证的,如果细观《左文襄公全集》,便可知道左宗棠平生所学绝不止于此。才识可堪大用,方能成为乱世能臣。羽翼渐丰,方能同风而起。否则乱世覆尔巢,焉可得完卵?
    
    才识可堪大用,方能成为乱世能臣(资料图 图源网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开卷读史如在眼前,合书四望才发觉皆已归尘土。“曾左李”时代的中国,早已长眠地下,数得着的“风流人物”也已作古。然而他们留下来的,除了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总还有一些让人忍不住细细品味的东西。
    本文为腾讯儒学频道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