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古圣今贤 >

【胡国繁 刘熙阳 曾祥君】船山文化的精神与推广价值


    船山文化的精神与推广价值
    作者:胡国繁 刘熙阳 曾祥君
    来源:搜狐网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十月廿九日己卯
    耶稣2022年11月22日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自幼跟随父兄读书,七岁读毕十三经,十四岁中秀才、列衡州之冠;青年时期积极奔走于南明王朝参加反清斗争,更名易装,流亡异乡;晚年隐居于衡阳县曲兰镇石船山下,著书立说,自称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称船山先生。1908年,被其后世传人光绪帝下旨入祀孔庙,正式位列圣贤。
    “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故国余魂长缥缈,残灯绝笔尚峥嵘”,这是王船山隐居之后希冀通过文化光复华夏、实现民族复兴的真实写照。这正是中国梦的先声。
    船山“为民族命运思考一生、开湖南一代风气之先”,从理论高度总结和定义了以文化为纽带的民族主义,借以区分以血缘与地缘为媒介的狭隘民族主义,并且以民族之兴亡为“古今之通义”,视民族大义高于一切,民族复兴重于一切。当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危机,一批救国救民的志士仁人,经过自己艰难的比较和选择,认识到船山思想的救世价值,将其与民族复兴和民主革命联系起来,从而使船山思想走出船山,走出湖南,走向全国和世界。
    辛亥革命前夕,因为民族主义斗争的需要,海外洪门、致公堂(中国致公党前身)将王船山与顾炎武、黄宗羲、傅山等供奉为“洪门五祖”,孙中山将王船山视为“恢复中华”的思想先驱。章太炎指出:“当清之季,卓然而能兴起顽懦,以成光复之绩者,独赖而农一人而已。”章士钊在《王船山史说申义》一文中更说:“船山之史说宏论精义,可以振起吾国之国魂者极多。故发愿申说以告世之不善读船山之书,深辜船山之意者。”而在民族救亡图存的过程中,湖湘志士在近现代中华历史中所表现出的豪杰血性的革命精神,离不开船山“能与仇战,虽败犹荣”的民族精神的强大加持。为我们的民族注入一种坚韧的精神力量。
    船山思想、精神千古卓绝,体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上。要想民族复兴,必先文化复兴,从文化上守住中华文明的本源。
    “君王是在位的圣人,圣贤是在野的素王。”“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吾生有事”、开宗做圣,是王船山守孤抱独,以满腔的热血投入到延续中华文明基因的筑梦写照,充满强烈使命感和担当意识。他克服了穷困潦倒的生活困境,相继写出《周易内传》《张子正蒙注》《读通鉴论》《宋论》《楚辞通释》《思问录》等一系列哲学历史著作,总共400余卷、1000余万字,涉及哲学、历史、文学等多方面,成为中国文化史一座学人罕及的丰碑。
    谭嗣同说王船山:“万物昭苏天地曙,要凭南岳一声雷……五百年来学者,真通天人之故者,船山一人而已”。清史馆馆长王闿运评论王船山为“南国儒林第一人”。史学泰斗钱穆的评价是:“船山理趣甚深,持论甚卓,不徒近三百年所未有,即列之宋明诸儒,其博大闳括,幽微精警,盖无多让”。
    “埋心不死留春色,且忍罡风十夜霜。”船山以殉道的方式把自己“活埋”在中国文化的批判总结之中,然而其心却是“活泼泼”的,“朱灯明,思未阑;明星烂,晨鸡喧;抱孤心,临万端。”其大义至上、文化复兴的自觉担当让后世学人称之为“天地大儒”。
    中国思想史上的后世学者常用“贞固”这个词来形容王船山的人格典范。贞固,贞,乃正学、正能量的正当性;固指的是志向的坚定性。贞固即守持正道,坚定不移的意思。船山的人生选择了民族大义、华夏文明复兴,他以毕生的精力,坚忍孤苦著书立说,创造中华文化的崭新生面,“以不能言之心,行乎不相涉之世”,这种坚忍贞固之心正是船山人格的伟大所在。
    王船山是近代湖湘文化的精神源地。船山的贞固体现了逆境中“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行得稳”四种典型的湖南人奋斗精神。这一种地域精神标识,是湖湘文化自信的独特旗帜。
    综上所述,作为船山故里,我市大力挖掘整理、有效性推广船山文化的必要性如下:
    一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东方有个黑格尔,西方有个王船山”,王船山是学界公认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东方古典哲学的总结者,尤其体现为湖湘文化的最高峰与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船山著作大规模面世两百年来,以其丰富的精神魅力和思想内涵影响了近现代大批致力于改造社会、振兴中华的有识之士,从而深刻地影响了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历史进程,被中国文史出版社等多家全国权威学术机构列入五千年来一百位名人。一百余年来,船山思想影响的的湖湘人物,可以说影响了整个中国近、现代史。
    二是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需要。
    王船山是思想哲学史上文化地标,是社会各界人士和数百万衡阳人民共同敬仰的圣贤。2014年,湖南日报社、湖南卫视等八家省级媒体组织专家、记者来衡阳县调研,专家调研报告会由衡阳县委牵头组织,会上决定此后每年于清明节和王船山诞辰日在衡阳举办祭祀活动,传承好船山文化。近年来,邀请了谢茂松、王泽应、王立新、朱迪光、肖培等专家举办船山文化大讲坛10余期,为实施好文化强国战略夯实了坚实的基础。2018年4月,我市在全国各省的杰出企业家400余人联合发起浙江省全国“船山论坛”;2018年8月,衡阳县王船山研究室代表衡阳县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承办“世界哲学大会船山学术圆桌会议”;2019年9月,经广东省委宣传部同意,珠海市举办船山全国学术研讨会。三是擦亮船山这张“衡阳名片”的需要。
    王船山是湖湘文化和衡阳精神的典型代表,这是彰显文化软实力,打造名副其实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最美地级市的重要举措。2002年衡阳市委市政府主办的首届国际船山文化节在衡阳县县城西渡隆重举行,期间举行了王船山纪念馆开馆、王夫之铜像揭幕仪式,十万观众共同见证;同时,国际船山学术研讨会在南华大学举行,美国、韩国、日本等国际船山学者及十余省市97名专家齐聚一堂。2019年,为迎接王船山诞辰四百周年,衡阳市组织修复了东洲岛船山书院,专项资金资助出版船山文化学者专著,把王船山最后32年著述的故居湘西草堂所在地曲兰镇打造成传播船山思想、弘扬湖湘文化的国学小镇。2019年10月,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衡阳市委市政府隆重主办了“纪念王船山诞辰400周年暨王船山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衡阳县委县政府举办了船山文化园开园、船山铜像揭幕、船山纪念邮票首发仪式等系列活动。
    今年是王船山先生逝世330周年,距我市2002年举办的首届“国际船山文化节”刚好20周年。因此,我们建议市委市政府举办第二届“国际船山文化节”及系列纪念活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