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家训 10大智慧超拔人生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10:11:15 明伦书院 newdu 参加讨论
康熙一生兢兢业业,修身、齐家、平天下都十分认真,可谓耗尽心血和精力。康熙平时在宫中经常给皇子皇孙以教诲,雍正即位后对康熙的家训加以追述,并整理汇编成《庭训格言》,凡一卷,246则。今日我们读《庭训格言》,依然会得到许多有益的教诲。 康熙(资料图 图源网络) 心欲小而胆欲大 训曰: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失矣。古人云:“心欲小而胆欲大。”遇事当如此处也。 感悟:人无事的时候,要像有事的时候那样谨小慎微,这样自然安详无事;有事的时候,要像无事的时候那样安定,有魄力。心欲小而胆欲大,心小和胆大是相辅相承的。只是小心,就会畏首畏尾,难成大事。只是大胆又难免错误百出,身陷险境。 从不敢轻量人,谓其无知,言合乎理,朕即嘉纳 训曰:朕从不敢轻量人,谓其无知。凡人各有识见。常与诸大臣言,但有所知、所见,即以奏闻,言合乎理,朕即嘉纳。都统毕立克图汉仗好,且极其诚实人也。 感悟:康熙作为皇帝都能有这样的觉悟,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就更不应该看轻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见识,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庭训格言》(资料图 图源网络) 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 训曰:凡人孰能无过?但人有过,多不自任为过。朕则不然。于闲言中偶有遗忘而误怪他人者,必自任其过,而曰:「此朕之误也。」惟其如此,使令人等竟至为所感动而自觉不安者有之。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 感悟:一个人,如果能够看清自己的错误,坦诚承认,并且积极改正,这个人在道德修养和做事业方面一定会有所成就。可惜现实中我们经常是讳疾忌医、自欺欺人,烦了错误不肯承认,更不会坚决地改正。这是一个很大的陋习。 审之又审,方无遗虑 训曰:凡人于事务之来,无论大小,必审之又审,方无遗虑。故孔子云:“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诚至言也! 感悟:慎之又慎、审之又审,这是我们在处理棘手问题,或者面对重要选择的时候最应该采取的态度。很多人推崇果断,决断,殊不知那些做事果断的人不是不谨慎,不是没有审之又审,而是早已经将这些功夫修炼地炉火纯青,所以才能在很短时间做出正确的决定。果敢、果断与慎之又慎、审之又审的态度是不矛盾的,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所谓的果断、决断,就必然带来不好的结果。 敬以直内 谨终如始 敬以直内,谨终如始 训曰:当无事时,敬以自持;而有事时,即敬之以应事物;必谨终如始,慎修思永,习而安焉,自无废事。盖敬以存心,则心体湛然。居中,即如主人在家,自能整饬家务,此古人所谓敬以直内也。 感悟:康熙的比喻非常贴切,一个人如果能做到“敬以存心”,身心都会湛然澄澈。就好像一位精明的主人,能够将自己家中管理整饬得井井有条。而心如果不敬,就像一个家没有了主人,各种混乱就会随着而来。敬就是谨慎的状态度、敬就是不懈怠的状态,人只有保持这种状态,才能不断进取,似有天助。 慎独是为圣第一要节 训曰:《大学》、《中庸》俱以慎独为训,是为圣第一要节。后人广其说,曰:“不欺暗室。”所谓暗室有二义焉:一在私居独处之时,一在心曲隐微之地。夫私居独处,则人不及见;心曲隐微,则人不及知。惟君子谓此时,指视必严也,战战栗栗,兢兢业业,不动而敬,不言而信,斯诚不愧于屋漏,而为正人也夫。 感悟:康熙认为,慎独是称为圣贤的第一要节。他把慎独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是在自己独处的时候修慎独。另一个方面是说在我们内心的隐微之处,要修慎独。这两个地方都是只有我们自己能察觉而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所以一定要战战栗栗,兢兢业业,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凡人处世,惟当常寻欢喜。 训曰:凡人处世,惟当常寻欢喜,欢喜处自有一番吉祥景象。盖喜则动善念,怒则动恶念。是故古语云:“人生一善念,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人生一恶念,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此诚至理也夫! 感悟:欢喜和善念,在我们身上所起的作用非常大。我们自己应该也有这个感受,“人生一善念,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人有了善念,身心都会轻快欢喜,得到吉神保佑。相反,人生一恶念,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节饮食,慎起居 节饮食,慎起居 训曰:节饮食,慎起居,实却病之良方。 感悟:人身上大多数的病痛,可以说都从不良的习惯中来。节饮食,慎起居,虽然只有简单的六个字,却是我们远离病痛的良方。否则,等着病痛已经上身,就只能依靠药物了。 养生之道,全在经书 训曰:凡人养生之道,无过于圣人所留之经书。故朕惟训汝等熟习《五经》、《四书》,性理诚以其中,凡存心养性立命之道,无所不具故也。看此等书,不胜于习各种杂学乎? 感悟:四书五经中的性理之学,是我们存心、安心,养性立命的根本之道。而最上等的养生,其实就是养心性,这种养生方法远远高于那些偏方运动之类的养生方法。所以我们看到近代很多大儒,其实都长寿的。像马一孚先生、梁漱溟先生。 圣人以劳为福,以逸为祸 训曰:世人皆好逸而恶劳,朕心则谓人恒劳而知逸。若安于逸则不惟不知逸,而遇劳即不能堪矣。故《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由是观之,圣人以劳为福,以逸为祸矣。 感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无论是古代的经书还是史书,都强调这一点。可以说这也是一种矛盾,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在追求安乐,却不知安乐只能让我们退化。而忧患,忧劳,虽然令人痛苦,却是砥砺我们坚强品质的磨刀石。所以,《周易》上说“君子自强不息”,人只要活着,就应该学会从忧劳困苦中磨练自己,而不应该沉于安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