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古圣今贤 >

杨义堂:孔庙里陪祭孔子的历代圣贤


    文/杨义堂
    孔庙是古代祭祀孔子的礼制性庙宇,国内外许多地方都有孔庙,孔庙里都有一座塑有孔子像的大成殿。
    可是,您是否知道,孔庙里不仅供奉着孔子的塑像,在大成殿孔子像的两侧,以及孔庙的东西两庑,还供奉着一大批圣哲先贤的塑像或者木主牌位,在每年举行祭孔大典活动的时候,由主祭官祭祀孔子,也要由各级官员来担任分献官,分别来到这些先贤先儒的塑像、牌位前,献上祭品,恭恭敬敬地进行祭拜。在中国古代,死后能够配享孔庙,和孔子一起接受祭拜,是优秀的读书人一生中最高的理想。
    
    孔庙两庑里的先贤先儒牌位(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孔子像两侧第一批配享的圣贤,是孔子四位中最杰出的弟子——颜渊、曾参、子思、孟轲。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宋度宗到太学祭祀孔子,举行简单的释菜礼,开始以颜渊、曾参、子思、孟轲享配,称为“四配”。
    唐朝开元三年(公元720年),唐玄宗诏令国学祭祀孔子时,将颜子、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子路、子游、子夏等十人享配孔庙,称为“十哲”。因为孔子曾经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来评定学生们的优长:“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这十人被公认为孔子的好学生。
    孔孟之后,弘扬儒学最杰出的功臣要数南宋的朱熹了。朱熹(公元1130年-1200年)发展了宋代理学,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所撰的《四书集注》,被元、明、清三朝作为科举考试的官定文本,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增补朱熹为第十一哲。此后,清人又增补孔子的弟子有若为第十二哲。
    在孔庙中从祀,级别又低于四配、十二哲的,称为“先贤”、“先儒”。
    先贤主要是指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东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汉明帝到曲阜祭孔,并祭孔门七十二弟子。此后,习惯上将七十二弟子的像画在孔庙两侧的墙上,但不祭祀。唐玄宗以十哲配祀时,将其他弟子从祀。南宋时,又将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等宋代理学大师从祀。今日孔庙所见从祀先贤的牌位,位于大成殿两侧东西两庑的北端。
    
    曲阜孔庙祭孔大典时 一名分献官在先贤的牌位前祭祀(资料图 图源网络)
    先儒是指在历史上对儒学有杰出贡献的学者。最早推出这一举措的是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太宗下诏,每年太学祭祀时,将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谷梁赤、伏生、孔安国、刘向、郑众、马融、卢植、郑玄、何休、王肃、王弼、杜预、范宁、贾逵等22位为《春秋》、《诗》、《礼》、《易》等做过注解的学者作为传播儒学的功臣配享,以表彰其传注之功。宋神宗时期,又将荀况、扬雄、韩愈等三位在儒学史上有杰出贡献的学者列入从祀名单。
    此后,明清时代将一批尊奉儒家思想、品德高尚、对中华民族有重要贡献的仁人志士列为先儒,从祀于孔庙,如诸葛亮、韩琦、范仲淹、司马光、李纲、陆秀夫、文天祥、黄宗羲、王守仁、王夫之、顾炎武、张伯行等。从祀的先儒供奉于东西两庑的南端。
    这些走进孔庙陪祀孔子的圣哲先贤,既包括历代的儒家文化精英,也包括历代的仁人志士,实际上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国文化史,是一条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的精神长河。历代圣哲先贤、仁人志士的精神气节名载孔庙,彪炳千秋。走进孔庙,站在这群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人面前,瞻仰他们的圣像,辨认他们的名字,就像在与祖先对话,孔子“仁者爱人”的情怀,曾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胸襟,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文天祥“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庶几无愧”的浩叹,怎能不让人心生崇拜、感慨系之?怎能不在胸怀、志向、节气等多方面受到激励和教育?传扬圣哲先贤的故事,重温他们的教诲,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将永远与我们同在!
    (杨义堂,儒家学者,作家,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市中华文化标志城办公室副主任,策划和组织了全球联合祭孔、两岸祭孔、多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活动和世界银行孔孟文化遗产地保护项目,出版《大孔府》《大运河》《祭孔大典》《抗战救护队》《孔门弟子画传》,歌曲《再出发》《孟子》《运河长》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