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交游与读书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4:11:52 腾讯儒学 凌俊峰 参加讨论
文/凌俊峰 诸葛亮电视剧形象(资料图 图源网络) 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蜀汉名相,他足智多谋,未出茅庐,便定下天下三分。他忠贞不二,以顾命大臣之深辅佐幼主,承担蜀汉朝政,他勤俭淡泊,官至人臣之极,却没留下可观的财富。这些因素成就了一个近乎完美的他,也让他成为无数人崇拜的偶像。想要深入了解一个古代思想家与政治家,就应该关注他的人生轨迹。一个人的读书经历,决定了他的知识厚度,而他的交游经历,揭示了他的品格、性情、好恶;接触优秀的朋友,才能让自己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阅历更加丰富。那人称“卧龙”的诸葛孔明,究竟是如何成长的呢? 诸葛亮在很小的时候,父亲诸葛珪就去世,他在叔父诸葛玄的照顾下长大,后来诸葛玄也去世了,他就在隆中躬耕隐居,并与荆州一代的士人有很多交往。他喜欢自比为管仲、乐毅,但一开始这么认同的人似乎很少,毕竟管、乐而人都是先秦时期的贤相,他们的功业都是难以超过的,敢有志向和他们一比高下,那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诸葛亮显然深知这一点,他在选朋友上也很有自己的主见。跟他走的很近的长辈是水镜先生司马徽,大约是同龄人的有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石韬、汝南的孟建。后来他出山辅佐刘备,和马谡、蒋琬等人关系也很好。他的这些朋友,基本上都很喜欢读书,《三国志》里说徐、孟、石三人书读的都很不错,“务于精熟”,经学功底深厚,而且在士风浮躁的汉末,能够隐居读书,专心求道,可见他们高洁的品行与心志,与这样的朋友交往,当然能受益匪浅。据说有一次诸葛亮带开玩笑地跟他们说:“你们三位将来如果从政,估计做官能做到州刺史、郡守一类吧。”这在今天的人看来,大约是省长、省委书记级别的,官位已然不低。那三位朋友笑了,反问他能做多大的官。 诸葛亮也笑了,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但既然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其实答案就很清楚了,他瞄准的位置是一国之卿相,是能实现“治国平天下”理想的高位。诸葛亮为什么有勇气自认为自己比这些朋友更加优秀呢? 诸葛亮(资料图 图源网络) 答案在于诸葛亮非凡的读书方法:他的朋友们学问专精,而他却另辟蹊径,史书里如此说:“(亮)独观其大略”。区别在哪里?他的朋友们花费了大量时间,投入到儒家经典之中,也许每句话、每个字都经过推敲,弄的非常清楚,而诸葛亮却不这样,他治学之深或许不如他的朋友,但治学之广却远超他们。无论是儒家经典,还是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的著述——只要是他能见到的书,他都会通览,高屋建瓴式的掌握学说要义与精髓,比起一般的章句之儒,他的视野高出了许多档次。 正因此,他获得了非凡的视野,在混乱的汉末局势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英主,并把自己的才智,化成了鼎足三分的功业。儒学带给他的,是远大的志向与高尚的操守,法家带给他治国理政、纠乱理偏之才,而诸葛亮的严整治军,得益于他的兵家之学;他亲自制造出的木牛、流马,分明显示出他思维中闪烁着的墨家智慧之光。 本文为腾讯儒学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特殊君臣关系:曹操为什么三哭郭嘉?
- 下一篇:张英与六尺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