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王阳明:出身精神贵族之家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4:11:07 阳明心学 刘翰青 参加讨论
文/刘翰青 大明王朝的一代鸿儒王阳明学识渊博且深谙武事,有「大明军神」之美誉,他开创的「阳明心学」更是打破了朱熹学派独霸天下的局面。然而后人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他的事功,却忽略了阳明先生一生追寻的做圣贤理想,以及他为求此「道」而走过的心路历程。 先祖遗言,使得王氏几代都不求闻达,而致力读书,为王家奠定了浓厚的文化底蕴。王阳明一哌哌坠地就带来了神异的梦兆,长至少年已有见地:人生最重要的大概不是当官,而是学圣贤。 王阳明:人生最重要的大概不是当官 而是学圣贤(资料图 图源网络) 彬彬三代 如同一夜暴富的土财主不能称为贵族一样,「彬彬三代」方可称为世家,王阳明恰恰出生在这样一个「精神贵族」的家庭。 王阳明的六祖王纲(字性常),与两个弟弟秉常、敬常,一併以文章名于元末,而且这位王纲老先生文武全才,尤其擅长相人,还曾向终南山道家高人赵缘督学过卜筮之法(就是预测学之类的高深学问),可以说颇有点通天彻地的本事,通常这种人对世间的荣华都没什么兴趣。有句成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王纲老先生年轻时与大明国师刘伯温交情不浅,他曾对还未出山的刘伯温说:「我喜欢住在山里清静的地方,你以后作了官,千万别拖我一起去,那就最好了。」(老夫性在丘壑,异时得志,幸勿以世缘见累,则善矣。)但是元灭明兴时,刘伯温还是向朱元璋举荐了王纲,时年王已经70岁了,碍于老友的面子只得出山。朱元璋见他「齿发精神如少壮」,颇为惊奇,知道这人有些道行,又亲自策问治国之道,王纲的回答也让朱十分满意,于是让他做了兵部郎中。 后来,据说王纲在平息潮州变乱后,回京復命的路上,被海盗杀害,他儿子王彦达没钱给买棺材,只能缝羊皮包裹父亲遗体归葬于乡。不过,鉴于王纲是被逼为官的,加上他一身非同凡常的本事,老先生诈死以求隐居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可是,朱元璋对此事的处理极其不妥,人家一把年纪不在家养老,出来帮老朱干活,最后还因公殉职,「朱领袖」对此竟然漠不关心。因而,无论王纲之死是真是假,王家的人都寒了心了,王彦达回了老家余姚,在祕图湖边盖了间小房,自在逍遥去了,还有个雅号--祕湖渔隐。 王彦达留下遗言,要子孙世代以耕读为业,不去作官,他临终前把祖上留下来的书都传给儿子王与准,并嘱咐儿子:「(给你这些)只为别荒废了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是指望你去当官。」(但毋废先业而已,不以仕进望尔也。)王彦达这个决定,使王氏几代都不求闻达,而致力读书,为王家奠定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王与准恪守父训,闭门读书,学识渊深,再加上他继承了家传的卜筮绝学,为人占卜百测百灵,想不出名都不行。中国的老人常说「人生在世命由天」,有人削尖脑袋想作官却怎么也作不了,王与准不想作官,却躲不开。永乐大帝登基后,为了探访道家一代宗师--张三丰,派官员到处搜寻人才,王与准逃进深山,避而不见,不小心从石崖上掉下去,摔伤了脚,于是给自己起了个号叫「遁石翁」。征召王与准的使者见他受了伤,于是改征他的次子王世杰,无奈之下,王与准只好让二儿子当了领取「助学金」的秀才。 王世杰「年十四,尽通《四书》《五经》宋大儒之说」,果然是王家又一才子。后来赶上大考之年,按规定,为防止作弊,考生得散发脱衣,接受检查,世杰觉的是侮辱,连考场也没进,转身就走,这气节颇有乃祖风范。 王世杰有个儿子叫王伦(可不是梁山上被林沖砍了那位),字天叙,也就是王阳明的祖父。王天叙喜欢竹子,在自己住的小屋周围还种了不少,因此得了个雅号「竹轩先生」。王天叙也是大器早成的人,刚一成年,浙东的名门望族就争着聘请他作家庭教师,但他承继了祖先淡泊名利的品性,虽然满腹经纶,却不愿作官,当了一辈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最可贵者,乃是他的「容人之美」,天叙的母亲性格严厉,又偏爱他的弟弟,但天叙像舜一样照样孝敬母亲、爱护弟弟。这种秉持仁义之道的涵养,正是中华文化推崇的君子之风,对王阳明的成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 这个家族本身已经充满了传奇色彩,而王阳明的出现在传奇之外又增加了几分神祕。 张大千作王阳明先生像(资料图 图源网络) 从云中来 成化八年(1472年)9月30日亥时,余姚王家的媳妇郑氏,在龙泉山北麓的小楼上生下一个男孩,他就是后来的一代大儒王阳明。对于这孩子的出生,《明史》上写的太简略,只说「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瑞云楼记》里则比较详细的记述了这件事:王阳明的奶奶岑氏梦见一位身穿红袍、佩戴宝玉的神仙,在漫天瑞雪笼罩和鼓乐鸣奏声中(看来王阳明待遇不低),从云间缓缓降临,抱了一个婴儿交给她。岑氏说:我已经有儿子了,我儿媳妇对我很孝敬,能不能让这孩子作我孙子,神仙很爽快的答应了,此时,一阵喧哗把岑太夫人从梦中惊醒,原来是怀孕14个月的儿媳郑氏终于正式当妈了,那个小楼后来被叫做「瑞云楼」。大概因为一坠地就带来了神异的梦兆,阳明先生一生与梦结下了不解之缘。 天降麟儿,王家上下都很高兴,为了纪念这个神奇的梦,王天叙还给孙子取名王云。可是这个神仙送来的孩子一直不会说话,实在是个愁人的事儿。直到王云五岁那年,有一天,他正在路边玩耍,一个路过的游方僧人走了过来,摸了摸他的脑袋感嘆道:「好个孩儿,可惜(来历被)道破(了)。」王云的祖父恰好在旁边,听到这句话恍然大悟,于是给孙子改名为「守仁」,说来也奇,改了名字胜过灵丹妙药,王守仁会说话了,而且一张口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这类名句,家里人大惊,问他从哪学来的,他说听爷爷朗读过,就记下来了,众人无不嘆服他记忆力之强。 此时,王守仁的父亲王华正忙着准备「公务员考试」呢。自王纲那一代开始,王守仁的祖先几乎都有几分仙风道骨,唯独王华是个例外,与淡泊明志的先人们不同,王华更看重世间的功名,这倒不是因为王华发生了什么基因突变,而是社会风气使然,就像王阳明悟道后所说的——「良知天然现成,却被闻见习气给遮蔽了」。 当年孔老夫子带着门人,不辞辛苦的到外国讲学,宁肯挨饿,也不降低道德标准,希望大伙按照仁义忠恕之道向圣贤靠拢,千百年间,还真的教导出不少贤德之士。然而到宋朝出了一个朱熹,这位老兄喜欢「品」古典名著(这种不良的风气一直延续到当代),他按自己的想法给《论语》、《孟子》等书加了不少评註,但是,因为「品」名著的人和原作者不在一个档次,结果这些经典被「品」得变了味,如同珍珠外表包裹了厚厚的烂泥,反倒让人更难看懂原着了,就像后来颜李学派提出的「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这间接导致了元朝非著名作家--无名氏在《马陵道》里,公然「教唆」广大知识分子,要「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但是,朱熹同学的论文在赵宋年间并没有形成太大的气候,甚至还有一些同年级和低年级的校友们说他是「伪道学」。 可是,到了大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熹同学的文章成了范文,参加科考的人看儒家经典,得以朱熹「品」出的结论为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王华的行为也就不足为怪了。 历代名贤真像 王阳明(资料图 图源网络) 第一等事 王华虽然没有完全继承祖先的风骨,但是王家浓厚的文化底蕴在他身上充分得到了体现。成化17年,王华中了状元,进了明帝国「皇家科学院」(翰林院),十岁的王守仁也随着搬到了北京。王状元一心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也能作状元,交了大笔学费,把王守仁送进了师资力量雄厚的北京某重点中学读书。但是,王守仁好像没有理解老爸的用意,放了学就和邻居家的孩子们一起,玩排兵布阵的战争游戏,还特别喜欢下象棋。王华对此很是恼火,于是父子间有了这样一段对话:「咱家代代都是读书的,怎么出了你这么个孩子?」「读书有啥用?」「读书像你爸爸我这样中状元。」「爹中了状元,儿子孙子还是状元吗?」「当然不是,你要中状元,还得自己读书。」王守仁一乐:「那没意思,这样的状元不稀罕。」王华一听,啥?不稀罕?小时候没给你喝「三鹿」啊,怎么脑残了?于是「父益怒扑责之」,无辜的象棋也被送进河里泡澡去了,王守仁因此以诸葛孔明自喻,作诗一首: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从此,王守仁读书更刻苦了些,但是他读书的目的却与父亲大人的希望不同。12岁那年,王守仁曾经问过老师一个深刻的问题:「何为第一等事?」其实这也是千百年来,无数智者都问过的问题--人生的价值是什么?然而,这个问题出自一个小小少年之口,则突显出王守仁的与众不同。无奈那个老师是个有知无识的人,也只能给出个庸俗的答案:「就是读书当官(唯读书登第耳)。」王守仁摇摇脑袋:「最重要的大概不是当官,而是学圣贤。」 一个孩子,思想咋这么深刻呢?原来此前有个小插曲,有一回,王阳明和几个同学出去逛街,路边一个相面先生追着要给他看相,说他的相貌难得一见,恐怕是万里挑不出一。 近几十年来,很多国人对相面算卦等预测的学问嗤之以鼻,并人云亦云的称为「封建迷信」,其实,有句老话叫「医卜不分家」,只不过医生是看病的,占卜者是看命的,就像不能因为有庸医害人就否定医学一样,也不能因为占卜者中混杂着卖狗皮膏药的,就把预测之术一概封杀。 这个相面先生还真不是卖大力丸的,他叮嘱王守仁记住:当你的胡子长到衣领时,你就入了圣境;胡子长到心口窝时,你就结圣胎了;胡子长到丹田(小腹处)时,你就圣果圆满了。鬚拂领,其时入圣境;鬚至上丹台,其时结圣胎;鬚至下丹田,其时圣果圆。这几句话精煉地概括了阳明先生的一生,也开启了他封存智慧的大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