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古圣今贤 >

雍正反腐的成功与失败


    文/烽火无烟
    四爷一直是影视剧里的常客,不过,他的形象总是定格在夺嫡时的城府深、残暴、不择手段。然而真实历史上的雍正,是一位励精图治、勤勉的皇帝,尤其是他力推反腐,即位之初,就终结了康熙朝遗留下来的朋党之争,同时针对多年以来形成的府库亏空问题进行彻查,无数贪官在这股清查风暴中落马。新书《雍正反腐启示录》把雍正定位为一位古代的廉政先锋,却没有把笔墨过多地放在他与贪官污吏的斗争上,而是剖析他反腐的得失成败,从大历史的角度来评判雍正的反腐生涯。澎湃新闻获得授权,摘录其中一章。
    腐败如同一剂腐蚀剂,可以一点点腐蚀掉一个国家的肌体,这也是清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从理论上说,集权社会想要根治腐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是由社会的根本体制决定的,从这个角度来说,雍正的积极反腐可能会延缓腐败的加深,但不可能根除这一存在了几千年的社会顽疾。
    用辩证的眼光来看,任何一项新政,任何一项改革,都有它的得与失,都有它的成功和失败之处,雍正十三年来的反腐也是如此。对于雍正的功绩,我们在前文中已经谈过不少,接下来,我们就着重来谈一下雍正反腐的失败之处。雍正反腐最显著的失败就是其不彻底性,这种不彻底性表现在多项反腐政策之中。
    
    吴奇隆饰演的雍正(资料图 图源网络)
    第一,在清查追赔的过程中,雍正虽然爱抄家,但也并非一棒子打死。雍正限期三年之内补赔,只要能在这个期限内把亏空的钱粮补上,雍正是会从轻发落的,也就是说,即使你的亏空数额巨大,足以定罪处斩,雍正仍然会给你留下生存的余地。对于一些有能力补赔的贪官来说,这显然是逃脱罪责的有效途径。从这个角度来说,清查追赔的目的只能追回被贪官克扣的钱粮,最大限度地填补财政亏空,并没有达到有效的惩贪目的。
    第二,在取缔陋规的过程中,雍正仅仅是发布过谕旨,并没有相应的制度性建设,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雍正对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尽管雍正即位之初就宣布取缔陋规,但仍有官员不断跳出来顶风作案。比如前文中提到的江宁织造曹頫,他在押运龙衣的过程中,因为过多地向当地驿站索要骡马、柴草而被山东巡抚塞楞额举报,进而被雍正革职抄家。需要注意的是,曹頫事件发生在雍正五年(1727年)的年底,距离雍正第一次发布取缔陋规的时间已经过去五年了。如果雍正真的重视取缔陋规的话,身为江宁织造的曹頫怎么可能如此不当回事儿呢?而且,可以想到的是,曹頫每年都要向皇宫进贡织品,像这样索要骡马、柴草的事儿肯定不是第一次干,而直到雍正五年(1727年)才被查处,可见,取缔陋规在当时并不是特别严重的犯罪行为,像曹頫这样的官员肯定大有人在。
    第三,养廉银制度的实行本质上是雍正的一次妥协行为。明清两代官员的工资普遍很低,根本不足以养家糊口,这也是腐败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雍正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官员低俸的问题,而是利用收上来的耗羡钱粮来发放养廉银,这本身就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而且,养廉银的发放标准不一,有的官员得到的养廉银是正常薪俸的几百倍,有的官员得到的养廉银只有正常薪俸的几倍,这种巨大的反差很容易造成官员心理上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心理会诱使他们走上贪污的道路。
    第四,捐纳制度的实施。捐纳,说白了,就是卖官鬻爵,这种现象古已有之,比如东汉中后期和唐朝中后期。而到了清代,卖官现象几乎贯穿了整个王朝。所以,你会看到清朝不少官员都是通过捐纳步入仕途的,比如李卫、田文镜、杨文乾。由此可见,清朝的捐纳现象是多么普遍。
    捐纳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捐纳制度的出现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清朝初期,经济相对凋敝,财政也很吃紧,而连年的战事又需要大量钱粮,于是,清朝的统治者便想出了通过卖官鬻爵增加财政收入,进而弥补国用不足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清朝的政局稳定之后,卖官现象也逐渐形成了制度,这就是捐纳制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