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彭林:礼乐人生 成就君子人格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先生
    中国传统文化以“礼乐文化”为表征。从周公“制礼作乐”,到孔子强调为人要“同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到荀子最早系统地论述礼乐问题:“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礼于乐不但是治国安邦之道,更是中华子民的人生境界。“礼别异,乐和同”,在秩序与艺术、理性与感性的协同前行中,社会和谐安宁,生命有张有弛、精彩纷呈。礼乐文化区别于西方的宗教文化与思辨哲学,却是中华民族“以人为本”的典范,至情率性。
    周公要求执政者懂得尊重人,哪怕是一个小民、是一个鳏寡之人,都不要欺侮他,身份更高的人当然就不用说了。那么,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自身又应该如何处世,怎样才能被他人所尊重呢?也就是说,人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才能成为受他人尊重的人,对不对?所以,作为一个政府来讲,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要提升人民的道德水准,而不仅仅是要把经济搞好。如果经济上去了,而人的精神面貌非常之差,那这社会是不能进步的,甚至要灭亡的。商朝的灭亡就是一个教训。
    大凡一个政治家或者一个思想家,在推出他改造社会的理论体系或者方案的时候,他一定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我这套理论怎样最大限度地切合人自身的特点。这个切合点找得越准,他那套理论的效果就越好。道家认为人都不希望别人约束,喜欢放任自流,所以主张“无为而治”。法家认为人都害怕刑法,所以主张一切问题都用“法”来解决。儒家认为,人是有丰富情感的动物,因此,所用的政策都要从顺应人性出发。
    人性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不教而有的天性。具体来说,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儒家认为,统治者要想长治久安,就一定要尊重、要顺从人的这种“性”。
    人性原本深藏于我们的生命体内,无所偏颇。但是,当外物影响你的时候,你就会做出反应:是喜还是怒?是哀还是乐?等等。性一旦表露出来,就称为“情”了。儒家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不要强加于他人,因为“四海之内,其性一也”,人性是通的。
    说到这里,好像很简单,儒家要求执政者懂得尊重人性,不是已经把问题解决了吗?其实这仅仅是一个前提,只说了一半,而且是非本质的一半。为什么?因为人性它有弱点。人跟动物一样,是从动物界来的,动物性与人性,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许多从动物身上见到的那种不好的动物性,其实在人性上都有,比方说贪婪、残暴、争斗、不守秩序等等,这些东西人身上也有。
    因此,如果过分地强调人性得自天命,过分地强调它的合理性,不许对它有半点限制,那就是将人性等同于动物性。道家就是这样。儒家认为人性不能放纵,人是动物的灵长,人应该对自己的性情有所把握。有些人很欣赏“性情中人”,我说这要看什么场合。如果过分强调个人的性情,不适当地张扬它,只要是我的真性情,我想怎么做就可以怎么做,那这个社会非乱套不可。
    那么,人性要把握到什么程度呢?有一句大家非常熟悉的话,叫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人的性情要有一个度,要达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这样一种境界。子思的《中庸》,我想很多人都读过,《中庸》开头有一句话叫“天命之谓性”,什么叫“性”呢?天赋予你的就叫“性”。《中庸》接着说“率性之谓道”,“率”就是沿着,沿着人性去治理民众,庶几乎就是治民之道了,这一点我们在上面已经谈到。《中庸》又说:“修道之谓教。”人性有天生的弱点,任何人不可能生下来的时候,他的人性就是不偏不倚,而且一辈子都不偏不倚,这不可能。所以要通过“教”来修正人性,这个教就是教育。而教育的手段就是“礼”和“乐”。《礼记》说“礼缘情而作”,意思是说礼是从人的情感出发来制定的。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就是说,在受到外物的影响之前,喜怒哀乐没有偏向,处在中立的状态。一旦受到外物的作用,喜怒哀乐被诱发出来时,都能恰到好处、合于道的要求,这就是“和”的境界了,和是天下最大的“道”。所以,人的情感不能大喜、大悲、暴怒,也不能怠惰、懦弱、无情,要力求进入“大中至正”之域,这样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文明时代的人、一个脱离了动物境界的人。所以说,这个“礼”是规范你的行为的。
    音乐是人类共有的文化现象,许多民族在新石器时代就掌握了音乐的原理,能够演唱歌曲。对于绝大多数民族而言,音乐是娱乐的工具,自娱或者群娱;而中国却将音乐作为教化的工具,而且是教化的最高形式,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特色之一。
    所谓“乐为心声”,是说乐是人类发自内心的情感之声。人的快乐,是“情动于中”的结果。某件事情感动我了,我就会情不自禁地说“好啊!”就会“形于言”。如果我觉得这样还不足以表达我的情,“言之不足”,就要“嗟叹之”,“好啊,唉呀!”如果嗟叹之仍然不足,我就会“咏歌之”,想用唱歌来表达内心的兴奋。如果觉得“咏歌之”还是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心情,就会不知不觉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了,高兴得手舞足蹈。所以说“乐”是表达人类感情的方式之一。
    儒家觉得,人既然是情感的动物,而对情感影响最直接、最强烈的又是“音”。儒家认为要选择对大众身心健康有益的、对社会有益的、对人有道德教化作用的歌曲,儒家把这样的歌曲称为“乐”,并且明确地界定说“德音之谓乐”。
    儒家主张人应该“内外兼修”,礼乐文化的分工,是礼外、乐内。人的外在的言谈举止,要通过“礼”来加以规范;而内在的德性以及和谐的性情,则要通过“乐”来提升。内在德性的提升比较困难,可能需要一生的努力才能达到,而外在的行为举止比较容易规范。为了便于大家修身,儒家制定了一套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规范,就是通常所说的“礼”,拿来教育大众。《礼记》说:“礼者,理也。”就是这个意思。你每天践行礼仪规范,不仅可以端正行为,而且可以反过来促进你内心的修养,使你的德行内化。我们知道,许多宗教都有仪式,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都有复杂的仪式和戒律,它们的目的也都是要让人在践行的过程中,强化内心的信念。形式虽然彼此不同,但道理是一样的。儒家认为,涵养心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听德音雅乐。古代的文人都喜欢抚琴,有的还要燃上一支香,它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陶冶心性。一个人沉浸在这种德音雅乐里面,他的心态一定是非常平和的。
    礼与乐,乐更加重要,是礼的内在动力。儒家特别强调人内在的德性,《礼记》有一句话,叫做“德辉动于内”,“理(礼)发诸外”。你内心要有一个“德”字,这个“德”字在发着光辉,你的合于礼的行为就会自然流露于外,内外俱修,这才是一个君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