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名字背后藏曲折传奇
http://www.newdu.com 2024/11/16 08:11:49 腾讯儒学 罗杵增 参加讨论
文/罗杵增 章太炎像(资料图 图源网络) 章太炎之所以叫“章太炎”,很多人都知道。因为他仰慕明遗民顾炎武,于是改名为“绛”,号“太炎”。而顾炎武原名即单字一个“绛”,字“忠清”。明亡后,便改名“炎武”,改字“宁人”。 顾为什么要改这样的名字?首先改字可以理解,满清灭明,他不可能再以“忠清”为字了。改名则是因为仰慕宋遗民王炎午的为人。 至于王炎午,本来也不是这个名,而是名“应梅”,字“鼎翁”。宋元之际,眼见亡国必成事实,悲愤莫名,遂改名“炎午”,以示忠于故国,绝不仕元之意。 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要改成“炎午”? 古人认为国祚亦依五行循替。譬如有说汉以火德统天下,《汉书·高纪赞》曰:“旗帜尚赤,协于火德”便是此谓,故曰“炎汉”。不过汉武帝时亲自下令称汉为土德,这是另说。 至于同以火德著称的,还有宋。因此“炎”即为宋;而“午”在方位中表示正南方。故“王炎午”者,即表明王乃南方大宋之子民,与北方蒙元无关。 王炎午系江西庐陵人,跟文天祥是同乡。值当时南宋的实际首都临安沦陷之际,王入为文天祥幕僚,跟随他起兵勤王。天不见怜,王在军中尚未有大建树,即逢其父下世。而其父尚未入葬,其母又病重,男儿生当此刻,曰忠曰孝,真真是进退皆肝肠寸绝。 文天祥当然知道这个隐情,立即允准他回乡为父守孝,赡养老母。 其实这个时候,文天祥已无力回天。但男儿秉忠义之所在,自然知其不可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不久又兵败,被元将张弘范的部卒所俘,押送往元都。 消息传来,王炎午难掩心头的悲怆。此时文在押送北上的途中,王望北方而泣,振笔痛书,写下了一篇足令千古忠义之士动容的祭文:《以速天祥先生死吊》,生祭文天祥。 此文百世一遇,乃非常之时非常之人所作的非常之文。今人多指责王,认为哪有写文章劝人赴死的。更有甚者,讽刺王炎午劝人送命,自己却为何苟延残喘。这些刻薄之言,实在不值得辩论。 天下人都知道此行文天祥必死无疑。似他这等丈夫,至于如此地步,除了殉国,不会再有第二条路。 王炎午当然也知道。如果可以,他宁愿跟随文天祥一起为国尽忠。既然没有,则在内心已难免自觉辜负国恩,百死难释其怀。但已选择退而尽孝,家中老母重病在堂,纵有百死之心,亦不敢轻易绝命。文中所谓“进而父没,退而国亡!”实千古伤心人语。至于祭文劈头即言“呜呼,大丞相可死矣!”如何不是知其必死,血泪俱下之挽词! 宋亡后,王以遗民自居,奉养慈亲,终身不仕蛮夷之朝,最后郁郁而终。 顾炎武也是一位遗民。 明亡后,顾东西奔走,南北纵横,穷其大半生都在反清。只是大势已定,他亲身参与的数次起兵亦遭清廷扑灭,但犹以神话中发誓填海的精卫鸟自比:“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其实顾炎武何尝不知道事不可为,否则也不会这样比喻,因为精卫填海,本来就是一个悲壮的故事。晚年的顾炎武已经心灰意冷,犹终身不食清禄,不仕蛮夷之朝。 直到晚清末年,章太炎来了。顾炎武仰慕王炎午,因而改名“炎武”,是人情必然之事,章仰慕顾,也是如此。他做的事情跟顾炎武何其相似:将名号改成跟偶像那样的,然后反清。 王炎午没有看到蛮夷之朝覆灭的那天,永远抱着亡国的深恨,永不瞑目。顾炎武也是,他在自己骨头上刻着的,永远是故国“遗民”二字。 幸运的是,终于,章太炎迎来了满清的覆灭。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宋人怎样批评皇帝:苏辙曾是个愣头青
- 下一篇:为官当学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