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古圣今贤 >

真伪之间看智慧:子路赌冠的启发


    春秋时期,有个人在街市买布。一尺鲁缟市价三文钱,他买了八尺,却只付给卖布者二十三文钱。卖布者不答应,认为该付三八二十四文钱。双方争执不休,恰好孔子的学生子路路过,两人便请这位学问家来评判。子路当然维护真理。买布者不服,三方激烈争执,于是决定去找孔子评理。子路愤愤不平地说,我输了,就把我头上的这顶冠赔给你。买布者一怒之下,以自己的脑袋为赌注。二人击掌为誓。孔子听说缘由后,对子路说,“你怎么连这么简单的算术也会错?三八二十三,你输了,把帽子给人家吧。”买布者得意而去,子路却满腹委屈,愤而弃学回乡。
    
    子路(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孔子精通数学,曾经当过鲁国大臣家中的仓库会计,把账目整理得井井有条。他所教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数”就是关于计算的学问。他自然知道三八二十四这一“真理”,但为什么偏偏要子路认错呢?原来,孔子明白,如果在当时坚持真理,买布者的人头就要落地。人命关天呀!而判定子路错,输的只是一顶帽子,子路要忍受的只是暂时的委屈。孔子过去教数学,那是传授知识;而通过这件事,孔子就是在传授智慧,一种根据事情轻重而妥善决断的智慧型思维。
    西汉扬雄所著《扬子法言》有云,“真伪相错,则正士结舌。真伪相冒,是非易位。此邦家之大灾也。”在正常情况下,真伪是不容混淆的;然而,很多时候,互相矛盾的双方可能都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真理。例如子路打赌的故事中,子路坚持正确的算法,这是维护科学的真理;孔子希望挽救一个人的性命,这是以人为本,人道主义的真理。这时候就要看孰轻孰重,如何正确处理不同“真理”之间的冲突了。人命和帽子,当然以人命价值为重。孔子的处理方法,不但挽救了一个人的宝贵生命,而且在双方冷静后很容易解释,也不会导致错误的算法广泛流传,不会误人子弟,可谓仁爱之心,功德甚大,而危害却极小。所以,孔子的裁决是一个智慧型思维的典范。教育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知道如何运用知识和妥善处理矛盾的智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