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古圣今贤 >

孟子:将孔子奉为“教主”的人


    任何学派的宗师,其地位之确立,除了其自身的非凡品格和造诣外,也还需要有影响力的后学不遗余力的弘扬。那些有影响力的后学,在弘道的过程中也同时在其学派史上刻下自己的名字,孟子正是这样一位有影响力的孔子后学。
    
    孟子像(资料图 图源网络)
    从“圣人救世”论到“孔子救世”论
    春秋以前,“圣人”的意义只是聪明人的意思,并无崇高和神秘的意味;春秋以后,圣人观念变得越来越崇高,并逐步向神秘和玄妙莫测的方向发展,并由此而形成“圣人崇拜”的观念。“圣人崇拜”观念产生于长期的民族苦难,春秋时期二百四十二年之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因为当时的社会现实太无序、太黑暗、太荒谬。所以人们盼望代表秩序的权威人物出现,这正如孟子所说:“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正是在这样的一种历史背景下,孟子提出了一种“圣人救世”历史观。孟子认为,华夏民族曾经经历三次大灾难,第一次是人类经历大洪水灾难,民无所居,尧、舜、禹三圣协力治水,“然后人得平土而居。”第二次大灾难是商纣王的暴虐统治,周文王、武王、周公三圣两代“翦商”除暴,“天下大悦”。第三次大灾难是,“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在这种乱世背景下,孔子作《春秋》以救世,“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这种“圣人救世”的历史观属于英雄史观,我们并不认为,当乱世之时,圣人、英雄振臂一呼,世道便会变好,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也一定是由社会、政治、思想、宗教等许多因素的合力促成的。当年孔子率其弟子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到处碰壁,并没有使当时的乱世得到改观。《春秋》一书是孔子晚年写成的,孔子去世后,历史便进入了战国时期,此时世道非但没有转好,反而更乱,那时的“乱臣贼子”更加肆无忌惮,并没有因为看到孔子的《春秋》便不敢作恶。比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不是典型的“乱臣贼子”之事吗?韩、魏、赵及田氏何曾有过不敢篡代的犹豫呢?所以,孟子的“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的话,不无夸大失实之嫌。孔子《春秋》一书的确在汉代发生了极大的影响,而那是与汉代的政治时事密切相关的。
    第一个将孔子奉为“集大成”的“至圣”
    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墨子、荀子、韩非子等都曾被人称为“圣人”,但却没有什么有影响力的人站出来呼应,因而也就不被学界和社会所认可。孔子在当时曾被许多人称为“圣人”,他得到了当时具有影响力的人物的强力呼应,这个人就是孟子。在孟子看来,孔子不仅是“圣人”,而且是有史以来的“集大成”的“至圣”。孟子提出:“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就是说,自有人类就不曾有过孔子这样的“圣人”。孟子还说:“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可以说,他对孔子的评价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而后世称孔子为“大成至圣”、“万世师表”,其实不过概括孟子之意。我们虽然不认为儒学是宗教。但后世儒学确实起了类似宗教的作用,而孟子就是第一个将孔子奉为“教主”的人。
    (作者:姜广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