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上的月光:孔子为何能永垂不朽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5:11:33 人民网-人民日报 刘汉俊 参加讨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是唐代文豪刘禹锡的《陋室铭》。有一座山因为诞下了华夏文明的圣人孔子而千古闻名,它就是尼山。尼山本名尼丘山,因避孔子名讳易名尼山。 尼山静卧在山东曲阜城外约30公里处,朴素得像真理一样。虽然奇不过三山,险不过五岳,高不过340多米,却是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景观的制高点。 尼山脚下,默默地淌着古老的泗水。波澜不兴,却声震长河,因为孔子的临川一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与古希腊先哲赫拉克里特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深邃,使潺潺小河泛起了哲学的波光。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孔子选择了这片神山圣水。 尼山书院(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孔子生活在公元前551年—前479年的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也是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之一。有汉以来,历代帝王仕儒向他敬奉了无数桂冠,如“大成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堪当此誉的,中国历史上仅此一人。 有一种存在,叫隽永。譬如,尼山冬夜的月光。 穿越2560年风云的华光,如浴如洗,纤尘不染,圣洁、高贵地悬在我的额顶,宁静而温婉。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孔子如月,辉映中华民族思想的耿耿长河 孔子(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孔子是为思想而生的。 他建筑了一座思想的宫殿,嵯峨雄伟,金碧辉煌,政治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民族学、教育学、心理学、史学、美学、伦理学、语言学、档案学、艺术学、军事学、医学等多门学问蕴涵其间,思维廊腰缦回,灵感流光溢彩。他以仁、义、礼、智、信为基,忠、德、宽、恕、勇为栋,以孝、廉、恭、俭、敏为梁,和合、中庸、教化、六艺为檩,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椽,以畏天命、明天理、敬天道为脊,高耸起中华民族最初的人文精神大厦。一部《论语》,大道至简,要言不烦,是孔子的微博,是天下最好的教科书,中华民族一读2000余年,百读不厌,百思不尽。 譬如,治政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第一块基石,儒家文明的第一个原点。仁者爱人,仁者无敌。孔子对奋斗者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先有奋斗才会有收获;对成功者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当政者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对君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对普通人说,要恭敬、宽厚、诚信、积极、恩惠。以仁生义,由仁及德,孔子推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既敦促当政者“身正”,又教化民众向善去恶、尊德守法。孔子的仁政、德政观,构成古代最早的政治观。 譬如,民本思想。孔子“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君以民存,亦以民亡”的“君民观”,既是对上古民本思潮的继承,也是对奴隶社会以来君本思想的批判,开启了“君轻民贵”思想的先河,代表那个时代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孔子从《尚书》中整理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对今天以人为本的执政思想起到奠基性作用和历史性贡献。 譬如,教育思想。以道育人、以德化人、以术授人,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三个层次。他设坛开讲、诲人不倦,让社会走向有序;他注重对人心性、品格的培育,试图把仁、义、道、德等关键词揉成泥、烧成砖、砌成墙,搭建精神的庄园;他主张“有教无类”,像一位勤奋的泥瓦匠,试图用知识的泥浆抹平人世间的贫富、贵贱、智愚、善恶、孝逆、雅俗的砖缝;他主张“师道尊严”,试图让混沌社会迷茫人性亮起文明的曙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