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背后总有伟大的父亲:方孝孺之父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8:11:04 智慧空间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方克勤 身为中华历史上唯一被“诛十族”的方孝孺,从小就在一个严谨的书香世家中长大。方孝孺的父亲名叫方克勤,是明朝初年的清官,当时就以“循吏”闻名于世。也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才奠定了方孝孺日后良好的品德基础。 方克勤为官廉洁正直,以“德”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基础,从不贪图功名利禄。他曾说:“靠近名利,则必定会显示炫燿;显示炫燿,则必定会祸害百姓,我不忍心啊。”每次巡行属县,连一杯白开水也不接受。兖州长官通过方克勤的小仆人进献两个甜瓜,他也退回。 克勤刚到济宁就任时,正好是饥荒时节。依据法令,每年入冬,百姓必须为北方守军送军衣。当时法令规定只能从陆路输送,禁止水运,违者处死。可是冬天要百姓走陆路是比走水路还要辛苦的,百姓们恳求希望能让他们就近使用水运,以免车马之苦。方克勤知道百姓的心声,便冒死罪毅然同意百姓改走水路运输,说:“吾知从民便,抵法非所辞也。”事后证明,其他地区走陆运者因路途风雪酷寒,人畜冻死者不可数计,而只有济宁百姓走水运的,平安抵达,因此对方克勤的擅改法令,上面也就不怪罪下来了。 有一回,济宁城墙坍坏,依照往例,应由守兵修筑。可是济宁守将倚仗权势,欺压民众,要叫老百姓去修城。当时正值五、六月间,初夏天旱无雨,百姓忙于农事,哪有时间去筑墙,因此大约有一万多名农民因无法收割而相拥哭泣。方克勤为此事愤慨不平,吃不下饭,说:“民病不救,焉用我为!”于是暗中将此事禀告中书省,吏属都害怕被牵连而不敢署名,只有方克勤具名上报。丞相胡惟庸知道此事之后,立刻下令停止筑城。据说诏旨到达济宁时,久旱不雨的济宁竟然下起大雨来,民众欣喜若狂。百姓纷纷作歌赞扬方克勤的德政:“孰罢我役,使君之力。孰成我黍,使君之雨。使君勿去,我民父母。”(译:是谁减轻了我的徭役,是方克勤大人啊!是谁拯救了我的庄稼,是方克勤大人唤来的雨露啊!朝廷千万不要让方知府走啊!他是我们百姓的父母啊!) 永嘉侯朱亮祖曾经率领船队开赴北平,因为河水干涸,船只无法通行,因此朱亮祖想要动用五千民众来清理河道。方克勤不同意,虔诚向上天祈祷。忽然天降大雨,水深数尺,船只得以通行,百姓们惊讶不已,都认为方克勤是神。 后来,方克勤任满回朝庭,明太祖嘉奖他的政绩,还特别赐宴款待他。 方克勤虽有良好的政绩,但他个人生活却很俭朴,从不穿绸缎衣服,一件粗布袍子穿了十多年也不买新的。住在简陋房子里,用草席随便的遮蔽风雨。室内没有什么家具摆设,就只有几本旧书而已。一天吃不超过两次肉。与人交友,绝不接受别人赠物;对属下的进贡或礼物一律谢绝不受。 虽然对自己严苛,但是方克勤对周围的朋友却是很厚道。有人被朝廷贬官,从方克勤的管辖区经过,方克勤都要给他送钱、送东西,还要派车送他一程,极尽安慰之意。朋友、属下如有急难,方克勤没有二话,立刻慷慨解囊。莱芜县丞想要将年老母亲接来奉养,但苦无资金,方克勤便把自己一个月的薪资全部捐赠出来。每年秋冬,方克勤还会自费买一些布帛给贫困的同僚属下。所以方克勤的月俸,几乎都没什么多余的,偶有剩下,也是捐给需要的贫困者,他自己都没有积蓄。 可惜,清官方克勤后来因为明初的“空印案”而被冤杀。空印案发生在明朝洪武年间,因明初官员们延续元代习惯,于事先盖印于公文上而引发的案件。因此案而被牵连诛杀的官员达数百名。 临刑之时,方克勤知道自己并无犯错,只是被小人诬陷,因此,正义凛然,从容上刑。其子方孝孺后来将方克勤的灵柩移返回乡,安葬故土。后来,方孝孺在历史上的表现正如同其父一样,是非对错一丝不茍。面对明成祖软硬兼施要方孝孺帮他起草即位诏书时,方孝孺依旧痛骂明成祖,并在起草诏书上写了“燕贼篡位”四个大字。明成祖大怒,威胁要杀他九族。方孝孺答曰:“便十族奈我何!”于是明成祖便派人将方孝孺的九族亲人加上他的学生共十族全数抓起来处死。方孝孺自己也被处以车裂酷刑。此次遇难者,达八百七十多人。 方克勤正直廉洁、慈善宽厚,儿子方孝孺则是忠贞不二、成仁取义,这对父子留给后人予最佳的人格典范。 原题:伟人背后总有伟大的父亲:方孝孺的父亲 方克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