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初唐四杰”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6:11:55 中华读书报 杨海文 参加讨论
王勃 公元7世纪,有四位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诗人,史称“初唐四杰”。他们不算孟学史上的大人物,但同样吸吮过孟子的思想营养,体察过孟子的生命情怀,为后人留下一组朴实无华的孟学史片段。 四杰之中,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650—676?)可能年龄最小,且英年早逝,却排名第一,成就高于其他三人。《王子安集》有两篇文章提到孟子: 遗雅背训,孟子不为;劝百讽一,扬雄所耻。(卷4《上吏部裴侍郎启》) 有时无主,贾生献流涕之书;有志无时,孟轲养浩然之气。(卷5《上绛州上官司马书》) 何谓“遗雅背训,孟子不为”?清末学者蒋清翊(生卒年不详)注云:“未详。”孟子之本事难详是一面,王勃之用意明显又是一面:“圣人以开物成务,君子以立言见志。”(《上吏部裴侍郎启》)换句话说,对孟子经由文化守成主义达成道德理想主义的“文以载道”观,王勃心有戚戚焉。立言的层级低于立功,但儒家知识分子何尝不想建功立业?东晋袁宏(328—376)的《三国名臣颂》有言:“故有道无时,孟子所以咨嗟;有时无君,贾生所以垂泣。”(《晋书》卷92)王勃化用袁宏此语,既是自身心迹的写照,更揭示了儒者的政治抱负与现实际遇两者间永恒的困境。凡是儒者,谁不被“有道无时”或者“有时无君”这些困境所包裹?一旦被包裹,就会从立功自觉地退到立言,进而把立言与立德紧密联系起来。《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就说:“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明于此,王勃可谓唐代的孟子,孟子可谓战国的王勃! 杨炯(图片源于网络) 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杨炯(650—693后)与王勃同龄,曾为王勃的诗文集作序。王勃乃隋末大儒王通(584—617)之孙,所以,杨炯的《王勃集序》写道: 祖父通,隋秀才高第,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读。大业末,退讲艺于龙门。其卒也,门人谥之曰文中子。闻风睹奥,起予道惟,摧摩三古,开阐八风。始摈落于邹、韩,终激扬于荀、孟。 《中说》(又名《文中子》)仅有《立命篇》提到孟子:“董常闻之,谓贾琼曰:‘孔孟云亡,夫子之道行,则所谓绥之斯来,动之斯和乎?孰云淳朴不可归哉?’”董常(生卒年不详)虽是王通的得意弟子,但王通与孟子究竟有何关联,却是思想史上的一大疑团。杨炯这里给出了解释:“始摈落于邹、韩,终激扬于荀、孟。”王通先是排斥弃绝于邹衍、韩非的理论,最终激动振奋于荀子、孟子的学说。这类解释影响了唐末的皮日休(约834—约883?),《皮子文薮》卷4《文中子碑》就径直认为王通承接了孟子的衣钵:“故孟子叠踵孔圣,而赞其道。夐乎千世,而可继孟氏者,复何人哉?” 受时代所限,杨炯没有像董常那样孔孟连称,但他提供了另一种形态的“孔孟”说法,十分值得注意: 高台下泣,孟尝君之恻怆可知;梁木兴歌,孔宣父之平生已矣。(《杨炯集》卷8《唐上骑都尉高君神道碑》) 孔宣父既祥五日,弹不成声;孟献子加人一等,县而不乐。(《杨炯集》卷9《李怀州墓志铭》) “孔”即孔宣父,还是孔子。“孟”则不是孟子,而是孟尝君或孟献子。后一句话,清人董诰(1740—1818)等编的《全唐文》卷196《杨炯(七)》作:“卜子夏既祥五日,弹不成声;孟献子加人一等,县而不乐。”同一作品有不同版本、不同表述,实为思想史平添了些许曲折。深究这些曲折,乐趣亦在其中。 杨炯还有《伯母东平郡夫人李氏墓志铭》一文,亦与孟学史有关。其序云:“每献岁发春,日南长至,群从子弟称觞上寿者,动至数十百,未尝不欢言善诱,借以温颜,侃侃焉,誾誾焉,有孟母之风焉,有敬姜之诲焉。”其铭曰:“宋云孟母,鲁季姜兮。”西汉时期,先有韩婴(生卒年不详)的《韩诗外传》卷9,后有刘向(前77—前6)的《列女传·母仪篇》,极力表彰孟母。杨炯拿孟母之风来褒扬李氏,即是这一传统的体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