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古圣今贤 >

赵匡胤——武夫开文治


    宋太祖赵匡胤,军人出身,即位后矫晚唐五代之弊,优待士人,裁抑武将,开“文治巅峰”一朝。立国后定“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独幽燕难下,晚年欲迁都有险可据的洛阳未成,为后代埋下无穷隐患。
    
    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27年-976年),生于洛阳,军人出身,后周时曾任宋州(今河南商丘县)归德军节度使。篡夺后周政权后,定国号为“宋”。矫晚唐五代之弊,优待士人,裁抑武将,开“文治巅峰”一朝。立国后定“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独幽燕难下,晚年欲迁都有险可据的洛阳未成,为后代埋下无穷隐患。
    太祖誓约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破宋,俘虏了徽钦二宗。在这场中原文明的劫难中,有一个叫曹勋的宋臣,与宋徽宗一起在俘虏之列。过黄河十多日后,宋徽宗对曹勋说:“不知道中原的百姓可会推戴康王?”康王就是赵构,宋徽宗的儿子,后来成了宋高宗。
    第二日,宋徽宗送给曹勋一道“密旨”,告诫他说:“你且乘机逃走,回去告诉康王赵构,来日北定中原,但按计策行事,千万不要以我为顾忌。”完了之后,他又不甚放心,向曹勋说:“太祖创立大宋之后,有誓约藏在太庙,告诫子孙不得杀大臣以及上书言事之人,违者不祥。”
    后来曹勋从金兵的掌控中逃出生天,南下找到宋高宗赵构,具言徽宗所叮嘱之事。
    此处徽宗所说的“太祖誓约”,是指大宋开国之君赵匡胤立国之后,为嗣位子孙定下的类似“宪法”性质的条文。关于这部“宪法”,后世说者众多,但大同小异。王夫之《宋论》里的描述是这样的——赵匡胤将“誓约”刻在石碑上,锁藏在宫殿密室里,继位的大宋君主,须进殿跪读,“誓约”很简单,只有三条,是宋朝的施政底线: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
    其中第二条的“不杀士大夫”(不轻易杀),至关重要,它成为制度保障,使得赵宋这个由武夫开创的王朝,到达后人艳称的“文治巅峰”,士人的风骨、学问和能力,得到全方位展示。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天水一朝。”天水是赵氏郡望,所谓“天水一朝”即指赵宋。晚清以来,无论是柳诒徵,还是钱穆、陈寅恪,这些博通经史的一流学者,都对宋朝赞叹不已。陈寅恪在其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里指出宋人欧阳修、司马光、叶适对府兵制认识的偏颇,而后又为他们“开脱”:“宋贤史学,今古罕匹,所以致疏失者,盖史料缺略……”足见宋人在近世顶尖学者心中地位之重。
    曹勋从徽宗那里带回来的“太祖誓约”,在南宋继续得到体现。宋高宗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金国派出“诏谕江南使”出使南宋,引发南宋朝野震动,奇耻大辱举国弥漫。因为“江南”是当初赵匡胤对藩国南唐的称呼,金国此举,无疑是把南宋当作藩国看待。风口浪尖之时,南宋枢密院编修胡铨,得知秦桧、王伦等人与金国讲和,他愤慨难抑,写下一道奏疏上呈高宗皇帝,请斩秦桧、孙近、王伦3个主和派头目的人头,挂在竹竿上示众,并且羁留金国使者,准备兴兵北伐。
    这道奏疏迅即轰动京城,一时人人争读。胡铨的同僚吴师古,连夜将此文刻板印行以飨国人。这篇文章甚至引起金国人的注意,他们以千金买来,先睹为快。其时秦桧在南宋炙手可热,胡铨的奏疏辞气凌厉、金人购读奏疏等事,一一授秦桧以口实。但即便如此,宋高宗和秦桧也未能伤害胡铨的性命,最终秦桧以胡铨“狂妄凶悖,鼓众劫持”为由,将其贬为昭州(今广西平乐县)编管,并将胡铨树立为一个反面榜样,警示各级官员不可效法。
    宋高宗以及秦桧能斩武将岳飞,却不能杀文臣胡铨,这便是赵家“不杀士大夫”的遗制所致。关于宋太祖赵匡胤“不杀士大夫”誓约的真伪问题,史学界近百年来聚讼不休,但这个问题却又很次要,因为明确可见的史实是,赵匡胤后的每位宋朝君主,都未尝轻易杀戮大臣。
    据《蓼花洲闲录》记载,宋神宗在位时,因为陕西用兵失利,愤怒之余,要斩杀一名漕官。第二日,宰相蔡确前来议政,神宗问:“昨日批示要斩某漕官,执行了吗?”蔡确说:“正准备跟陛下说这个事呢。”神宗说:“还有什么疑问吗?”蔡确说:“自太祖以来,本朝未尝轻杀士人,我不想此事从陛下开始,请陛下三思。”神宗沉吟片刻,说:“那就在他脸上刺字,发配边远地区吧。”
    这时,门下侍郞章惇(新党主将之一,后被列入《宋史?奸臣传》)闻言,高声说道:“要是这样做的话,还不如杀了他。”神宗问原因。章惇说:“士可杀不可辱。”宋神宗厉声说:“我身为皇帝,何以一件快意事都做不得?”章惇毫无惧色:“如此快意,不做也罢!”
    宋哲宗在位期间,章惇秉政,一改当年劝谏神宗的大义凛然,痛击旧党政敌,将他们成批贬往外地,更建议哲宗派人秘密察访岭南,尽杀流放岭南的旧党官员。宋哲宗坚决阻拒了这一建议:“我遵循祖宗遗制,不轻易杀戮大臣,这件事不要再提了,也别再追究他们。”
    大量的史料证明,无论“太祖誓约”是否真有其物,但宋朝没有暴君、不轻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却是确凿的史实。
    这一切,皆导源于开国君主赵匡胤。
    仁厚之君
    赵匡胤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军人,英勇善战,早年深得周世宗喜爱。在《宋史》和《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有关于赵匡胤教导士兵作战的大量记录。一代英主周世宗死后,赵匡胤手握后周重兵,继位的周恭帝年仅7岁,由太后垂帘听政。
    曹魏以来,篡逆成风,“主少国疑”、孤儿寡母的政权,最容易旁落他人之手。这一次,上天垂青于武夫赵匡胤。公元960年,北汉勾结契丹、试图大举入侵后周的“消息”传到京城。这时朝中散布着赵匡胤天命所归、将要继柴氏当政的传言。但“大敌”当前,后周宰相范质无奈,只能派赵匡胤率兵御敌,当兵马屯驻陈桥驿的时候,赵匡胤被部将“胁迫”称帝,一夜之间黄袍加身,然后杀个回马枪,回到京城。
    回程时,赵匡胤告诫将士:勿扰民,勿对后周大臣轻启杀戮,否则不容宽赦。事实上,后周文武百官也并未作过多反抗,包括范质在内的诸多大臣,平静地接受了江山易主的事实。其中只有一个韩通例外。韩通听闻赵匡胤率兵回京时,连忙回家准备组织兵马抵抗,赵匡胤部将王彦升闻讯赶来,将韩通斩杀。韩通也成为这次政变中惟一丧命的后周大臣。
    之后赵匡胤将周恭帝废为郑王,迁居西京洛阳供养,并厚葬死难的韩通,嘉奖他“临难不苟”。对于违命杀人的王彦升,赵匡胤怒不可遏,起初要将他砍头以明法令,后念及旧情而释放,但终身对其不授予节钺——即符节和斧钺,是将帅权力的重要象征。
    这场政变难度系数之低,史上罕见,流血之少亦属空前。从士卒听命的程度看,赵匡胤确是对军队有着全面的掌控力量。“黄袍加身”后,又发生了著名的“杯酒释兵权”事件,参与陈桥兵变的得力大将石守信等人,听了赵匡胤一席话,就乖乖地交出兵权。
    赵匡胤性情宽厚,有军士曾经为他献上一条手挝,平常可当手杖使用,但里面藏有利刃,以备紧急情况使用。赵匡胤大笑,将手挝扔在地上,说:“我用这个东西,不能解决什么问题。你以为那种危急时刻真要来临,凭借这个东西就能改变局面么?”
    以宽厚示人的赵匡胤,其“得人”的情况如何?李进卿或可给人些许答案。乾德五年,赵匡胤观看士兵练习水战,闲谈时对身边的人说:“人人都喜欢说忘身为国、杀身成仁,但‘死’是人生最难的事,说到容易做到难啊。”身旁的步军都虞侯李进卿听到,马上说:“当然不是,例如我,就可以说死便死。”言毕,纵身跃入水中。赵匡胤大惊失色,急忙让人将李进卿救起,李进卿被救上岸时,已奄奄一息,几乎绝命。
    赵匡胤派得力将领曹彬出征南唐之前,赐予曹彬一封信函,告诫他攻城略地时,不要杀害平民,尤其是不能伤害南唐国主李煜一家人的性命,如有不听令者,可拆开信函,里面有全部处分条款,只要是副将以下职位的人违令,可直接斩杀,无须禀报。
    由于王全斌破蜀后纵容部下对平民烧杀抢掠,引起赵匡胤不满,将其降职。曹彬此番领命后,心里有点打鼓——攻伐之事,杀生在所难免,如何约束部下实在困难。他想来想去,终于得一妙计。在攻伐南唐的最关键时候,曹彬忽然称病,不工作了。接下来的战事该如何部署?部将为此前来探视。曹彬说:“我的病不是药能治好的,治愈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家向我保证:破城之日,不要妄意杀人。”众将听命,大家焚香发誓,曹彬这才“病愈”复工,最终生擒南唐后主李煜。
    班师回朝后,赵匡胤设宴庆功。曹彬酒酣之余,将出征时所领的信函完璧归“赵”。赵匡胤接过来后,当场徐徐拆封,里面竟是白纸一张。这是他“恩威并施”的用人技巧,主基调是“仁厚”,一方面他不希望曹彬杀戮南唐百姓,所以给了他密函;另一方面他也不希望曹彬随意杀害部下,所以在里面放置了一张白纸,曹彬行事时,拆开看到是白纸,不明究竟,自然会上报。
    南汉后主刘鋹,在降宋之前喜欢置酒毒杀大臣。降宋后的某天,赵匡胤召集群臣和刘鋹饮酒,刘鋹与赵匡胤先到,众臣后至,赵匡胤盛满一杯酒请刘鋹喝。刘鋹想起自己在南汉时的所作所为,怀疑酒中有毒,捧杯流泪说:“我自知罪不容赦,但您既然当初并未杀我,还请再开恩一次,将我再降为大宋的平民,让我看到盛世到来。我……我实在是不敢饮这杯酒啊……”赵匡胤哈哈一笑,说:“我推赤心于别人腹中,哪会跟你一样呢。”说罢拿过刘鋹的酒杯,仰头一饮而尽,吩咐手下另行给刘鋹准备美酒。
    砥砺气节
    据司马光《涑水记闻》记载,赵匡胤发动政变夺取大位,仓猝之间未完全做好准备,以致在受禅时还没有禅文。这时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的翰林学士承旨陶榖,瞅准时机拿出自己已经写好的文章,对赵匡胤说:“已经准备好了。”
    陶榖救了赵匡胤的急,却并未因此得到赵匡胤重用,赵匡胤反而“由是薄其为人”。开宝元年(公元968年),权知贡举王怙擢用了10位进士,陶榖的儿子陶邴名列第六。揭榜后,赵匡胤说:“我听说陶榖并不擅长教子啊,怎么他的儿子能够登第?”下令让陶邴复试,不料陶邴再度中式。赵匡胤的脸挂不住了,又不肯明确表示是因为不信任陶榖的人品和能力所致,于是下诏说:“选进士之事重大,我不希望权位全被当路者垄断,今后官二代有中举的,要详加审核,进行复试。”
    赵匡胤的皇位来路不正,他意识到需要为这个国家树立一种精神力量,以逐步完善政权的合法性。他由是格外重视人的气节。对于后周的大臣,他大都优容对待。宋初著名诗人杨徽之,在周世宗时就觉察到赵匡胤不对劲,一再劝周世宗说:“赵匡胤甚得人心,不可以让他掌管禁军。”此事被赵匡胤知道,即位后想诛杀杨徽之,但旋即被弟弟赵光义劝阻:“杨徽之是周室忠臣,不能过多责备。”赵匡胤感悟,只将杨徽之贬官了事。
    而后周宰相范质,入宋后依然做了宰相。赵匡胤所器重的心腹赵普,则是直到乾德年间,才取代范质成为宰相。范质为人耿直,廉洁清介,好面折人,不能容人之短,他有一句名言:“人能鼻吸三斗醋,斯可为宰相矣。”言外之意是经得住呛才有做宰相的本钱。这位不为自己及家人谋置私产的大臣,受到赵匡胤和弟弟赵光义的敬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