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轼的《念奴娇》 看“百字令”的古今对比
http://www.newdu.com 2024/11/10 03:11:36 唐诗宋词品读 newdu 参加讨论
“百字令”是一种非常神奇的词牌名,也是古典诗词中的奇特风景。“百字令”的一个别称就是《念奴娇》,就是那个我们非常熟悉的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流传千古的名句的一个词牌。这就是灿烂的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一个侧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中国诗词文化就会发现不同的特点。 资料图 苏轼那首著名的《念独娇赤壁怀古》其实也是一首《百字令》,不过《百字令》这个别称《念奴娇》这个词牌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的一个名叫念奴的歌伎。因为来源就是一位女性,自然就有了一份娇媚与阴柔,但是随着苏轼率先在词的领域突破了局限,因此《念奴娇》的词牌就不仅仅局限于阴柔的方面了,走向了阳刚美,走向了浩大的境界。典型的代表作就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也可以说是《百字令赤壁怀古》,但是没有前者雅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资料图 词中,苏轼望着滚滚东流的长江,想到自古以来那些出类拔萃的英雄才人都已随同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犹如被滔滔不绝的浪涛从历史上冲洗掉了一样。乱石穿空,陡峭的石崖直插高空;令人胆寒的大浪头,拍打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像无数堆耀眼的白雪。面对着这雄伟的景象,难怪作者要赞叹不已:既赞美这壮丽的大好河山,更赞美历史上曾经在这里炙手可热,显赫一方的无数英雄豪杰。在作者的想象中,周瑜身着戎装军衣,手摇羽毛扇,头戴着配有黑丝带子的头巾(纶巾),风度翩翩,镇定自若地指挥,在谈笑风生之间,轻而易举地就把曹操水军战船烧成灰烬。像他这样,通过想象去经历(神游)那三国(故国)的赤壁之战,人们大概会讥讽他太过感性甚至是自作多情了,因而年纪轻轻就有了花白头发(华发)吧!自嘲之余,一种看破红尘的消极情绪油然而生。 资料图 这首《念奴娇》词也就是《百字令》词,读起来气魄宏伟,意境阔大,尽管最后的感情不是那么阳刚积极,但是全诗有一种宏大的场面。作者苏轼对壮丽河山的赞美,和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歌颂及怀念,构成了豪放的基调。 欣赏完了苏轼的意境阔大的《念奴娇》也就是词牌的《百字令》,我们能够感受到古典诗词的神韵以及苏轼豪放派的风格。 资料图 后世人又在基础上进行了形式上的——他们取其百字,更为宝塔诗。诗人由一个字写至十个字,再由十个字写回一个字,共计百字,即称之为百字令。总体看来,现在很多的百字令都浸满深情厚谊,让人感觉其中的一份情思的绵长,一份爱恋的缱绻。 我们来欣赏一首充满婉约之气的现代《百字令》: 匆 城空 南风绒 花落怀中 梅雨烟波浓 玉樽满烛灯红 琼瑶撒人影犹憧 顾影自怜欲掩慌踪 莫道消魂寂夜怎汹涌 萧瑟泠风起乱卷诗书重 斜倚楼阑悉望凌霜纵 愁蕊碾落遥寄梧桐 鸿鹄南归又年终 几妆痕染秋冬 经年泪朦胧 君意难懂 困笼冢 断箜 庸 这首《百字令》形式新颖,字数先是逐渐增多随后又逐渐减少,感情也随着发生变化,而且感情也从积蓄到最后的爆发。其中闺中思妇感怀时间流逝,感慨花朵也逐渐凋零,烟雨迷蒙深秋寒冷却无人陪伴,内心充满寂寞孤苦。一年又一年过去,可是自己仍然孤独地守着一室空房,那种寂寞孤独越发沉重了。 资料图 《百字令》经过后人的改进创新确实更具有一种新颖的感觉,而且令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感觉,但是表达感情却并没有苏轼表达的那么热烈与丰沛,没有古人词牌的流畅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