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人做天下事:《史记》的天下观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9:11:10 学习时报 newdu 参加讨论
《史记》作为中国正史的第一部著作,在诸多方面具有首创之功,诸如天下观、历史观、民族观、经济观等等。《史记》的天下观生动地诠释了“天下一家”的理念,几千年来一直在我国古代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史记》开篇自黄帝始。黄帝之前是一个四分五裂的部落战乱之世。黄帝“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统一了天下,黄帝被尊奉为中国境内各民族的祖先。夏商周三代之君,秦汉帝王,春秋以来列国诸侯,四方民族,无不为黄帝子孙。匈奴是夏桀之后,勾吴与中国之虞为兄弟,越王勾践是禹之后,楚是颛顼之后。中华民族皆黄帝子孙,这一民族一统观念就奠基于《史记》。 以匈奴为例。在《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述了匈奴民族生活的地域、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发展状况以及与西汉发生的关系。匈奴是北方一个强大的民族,以游牧为主,很彪悍,是西汉的劲敌。但是该传第一句话写道:“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明白地指出,匈奴也是黄帝的子孙。由此可见,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祖先的大家庭,大家彼此都是兄弟姐妹,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这一民族观念数千年来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荣和进步而舍生忘死、不懈奋斗。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成书于周朝的《礼记·礼运篇》,为后人描绘了崇高而美好的“大同”愿景。该篇畅想了普天之下,“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家生活在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里,互助互爱,各得其所,息息相关,其乐融融。 在《史记·周本纪》中,周穆王准备征伐犬戎时,祭公谋父进行了劝谏。祭公谋父指出,先王显示自己的德行却不炫耀自己的兵力。“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之务利而辟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周朝的先王就是这样视天下为一家,积善累德而发展壮大并取得天下的。 随后,祭公谋父又提到先王的“五服”之制,其中“夷蛮要服,戎翟荒服”“要服者贡,荒服者王”讲的就是,靠近周王朝的少数民族只需要按照约定服事天子,每年进京一次随祭周朝的先王;距离周王朝更远的少数民族只要按其旧有风俗服事天子,要在周朝的每个老王去世时进京参加葬礼。 “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如果有蛮夷不按年进贡,天子即须进一步端正名分;如果有夷狄不来参加葬礼,则新天子即须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由此可见,周朝的先王之制,对境内各个民族依据地理远近做出合乎情理的规定,遇到问题先从自己找原因,通过统治者的反省、修名、修德来改善政治,这正是“天下一家”理念的具体运用。只有在一个温馨的大家庭里,才能凡事多为他人着想,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天下人做天下事。《史记》成书于西汉武帝时期,这时候西汉已建国几十年,承平日久,社会达到鼎盛。汉武帝是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上承文景之治,励精图治,开疆辟土,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才俊之士,纷纷涌现,“卜式拔于刍牧,弘羊擢于贾竖,卫青奋于奴仆,日磾出于降虏,斯亦囊时版筑饭牛之朋已。汉之得人,于兹为盛”。 汉武帝《求茂才异等诏》有言:“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此诏一出,普天之下,八方才俊,如锥处囊中,脱颖而出。汉武帝不论门第高低,血统贵贱,资历深浅,一律唯才是举,英雄不问出处,于是天下人才,济济一堂。 “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令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洛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苏武,将帅则卫青、霍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磾,其余不可胜记”。其中金日磾是匈奴人,得到汉武帝的重用,成为辅佐大臣之一,后来还成为汉武帝临终的托孤大臣。 当时京师长安置有胡越羌骑,即各民族组成的部队都有权利参与保卫京师,这也是一种政治恩遇,表示四海臣民为一统,各民族的英雄才俊都可以为国效力。 在武帝朝,不拘一格用人才,各个民族、各个阶层的英才应运而生,出现了天下一家、人尽其用的大好局面,天下人才如繁星璀璨,光彩夺目,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 ◎本文原载于《学习时报》(作者杨波);原标题:《史记》的天下观。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诗经》在法国:这些汉学家们做出了怎样努力?
- 下一篇:古时候 连风都有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