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打禾:一束遗落田间的稻穗 一分温暖人心的关怀


    文/沈相辉
    小时候干的最累的农活儿是收水稻,老家叫做“打禾”。其中有一个细节,常常引起我的深思。
    
    百谷既多,种同齐熟(资料图 图源网络)
    无论是打早禾(七月)还是打晚禾(十月),往往都会落下一些稻穗。我注意到,如果是打早禾,父母看到了这些稻穗就会随手捡起,从不浪费。但如果是打晚禾,父母便会视而不见。我当时觉得很奇怪,同样是稻穗,为什么父母在不同的季节表现完全不同呢?照农村人的说法,晚禾所收获的稻米比早禾的好吃,更应该爱惜才对呀。有一次我就直接问母亲这个问题,但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我:“打完晚禾的田里,有没有人在拾稻穗?都是哪些人在拾?”
    我回答道:“有呀,村里的老婆子在拾。这有什么关系?”母亲对我的回答表示认同但并不满意,她严肃的说:“小小年纪,别没大没小,你得管人家叫婆婆,什么老婆子。她一个人孤苦伶仃,你不留点稻穗让人家拾,人家怎么过活?”
    我受了批评,自然不服气,就反驳道:“那为什么打早禾时你们又自己拾了呢?”母亲回答道:“打早禾时,田里都是水,你叫她怎么拾,而且马上就要种晚稻,也来不及让她拾呀。”“那为什么不直接给他几斗粮食,不更省事。”我自作聪明的说到。母亲却说到:“人都是有脸的,你给她几斗粮食,你叫人家脸往哪里放?要不然,为什么每年都是以祠堂里和村委会的名义给她粮食。”我那时候还小,而且很叛逆,自然不会认同母亲说的这些个大道理。
    
    政治清明(资料图 图源网络)
    多年以后,当我读到《诗经·小雅·大田》时,突然明白了小时候母亲对我说的那段话。《大田》里说:“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用现代汉语就是说;“那里有一把遗落的禾束,这里有一把遗落的稻穗,这些东西呀,可以让那没有收入的寡妇维持生存。”郑玄说:“成王之时,百谷既多,种同齐熟,收刈促遽,力皆不足。而有不穫不敛遗秉滞穗。故听矜寡取之以为利。”
    孔颖达则进一步指出这句诗的用意所在:“由此民所收刈,力皆不足,而令彼处有不获刈之稚禾,此处有不收敛之穧束,又彼处有遗馀之秉把,此处有滞漏之禾穗。此皆主不暇取,维是寡妇之所利。言捃拾取之,以自利己。今王不能然,使矜寡无所资,故刺之。”在孔颖达看来,农田里有没有遗落的稻穗让寡妇拾取,实际上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如果政治清明,老百姓收成好,自然不会舍不得那一点点遗落的稻穗,因此寡妇也就有稻穗可拾。
    
    矜寡捃拾,足能自活(资料图 图源网络)
    《诗经》里只说让寡妇拾取稻穗,后人看《诗经》自然不能这么狭隘。《诗经》的意思,只不过撵出寡妇作为没有收入的弱势群体的代表而已。所以孔颖达也说到:“《王制》及《书传》皆云矜寡孤独,天民之穷而无告者,皆有常饩。《地官·遗人》:‘门关之委积,以养老孤。’则官自有饩,而须捃拾者,以丰年,矜寡捃拾,足能自活。王者恐其不济,或力不堪事,乃饩之。”
    可见丰年的时候,农民不拾取遗落的稻穗,是好让那些没有收入的矜寡孤独来拾取。这样既让弱势群体得以生存,又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当然,有些时候也许靠拾取稻穗仍旧不能生存,所以国家又会补助。《诗经》中的许多篇章,本是采自农村,所以《大田》中的这种描述,我觉得是可信的。要不然,两千多年前《诗经》中描述的现象,怎会如此契合于两千多年后的农村呢!
    
    《诗经》中所体现的那种精神也正在死去(资料图 图源网络)
    然而,伴随着打禾的消失,《诗经》中所体现的那种精神也正在死去。在我的记忆之中,小时候家乡人除了会遗落一些稻穗让有困难的人来拾取外,每年秋天打板栗的时候,也总会留一些不打,好让家里没有板栗树的人家也能够吃到板栗。路边的橘子树和柚子树也总会留几个挂在枝头,好让家里穷的孩子能够有些吃的。
    市场经济之后,板栗能卖钱了,橘子、柚子都能卖钱了,所以这些树都被“保护”起来了。一到秋天,这些树上便啥也没有了。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村里一个开拖拉机的司机,他们家有一棵杨梅树,结的杨梅又甜又水灵。每到杨梅熟了的时候,许多小伙伴便会爬上去摘,他们一开始也不阻拦。等后来城里人开始下乡来收杨梅时,那司机就在杨梅树上倒着钉了好多大长钉,从此我们便再也不敢爬上去摘杨梅了。
    我不禁想起了杜甫,杜甫住在瀼西草堂时,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了。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于是写了一首诗送给这位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正统的儒家知识分子(资料图 图源网络)
    杜甫这首诗的背后,还蕴含着“民胞物与”的情怀,有一种遥接先秦儒家精神的力量。作为一位正统的儒家知识分子,他这首诗所体现的精神,实际上可以与《大田》相媲美,因为它们的精神是一以贯之的。吴郎在收到杜甫的这首诗之后,多少有些惭愧,于是主动的撤去了篱笆,也可以说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然而,今日千千万万的吴郎,还能改的回来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