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茶文化 > 其它 >

广东醒狮舞:“新高难险” 中华一绝


    狮子在中华各族人民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 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狮舞历史久远,《汉书·礼乐志》中记载的“象人”便是狮舞的前身;唐宋诗文中多有对狮舞的生动描写。现存狮舞分为南狮、北狮两大类,南狮具有较多的武功高难技巧,神态矫健凶猛;北狮娇憨可爱,多以嬉戏玩耍为表演内容;根据狮子假型制作材料和 扎制方法的不同,各地的狮舞种类繁多,异彩纷呈。
    狮舞·广东醒狮
    广东醒狮,是从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后传入岭南地区渐渐演变为民间流传。出现在明代,起源于佛山。
    醒狮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通过南派武功表现狮子的各种动作形态。醒狮历来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有强烈的英雄崇拜色彩。采青是醒狮的精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佛山城乡,特别是南海、顺德,几乎乡乡都有自己的醒狮队,现 已成为海外同胞认祖归宗的文化桥梁。
    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是地道的广东民间舞,它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是广东舞苑中的一宝。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明代时,醒狮在广东出现,起源于南海县。 现流传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华侨中间;在广东境内主要分布在佛山、遂溪、广州等县市。广东醒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
    表演时,锣鼓擂响,舞狮人先打一阵南拳,这称为“开桩”,然后由两人扮演一头狮子耍 舞,另一人头戴笑面“大头佛”,手执大葵扇引狮登场。舞狮人动作多以南拳马步为主,狮子动作有“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等。主要套路有“采青”、“高台饮水”、“狮子吐球”、“踩梅花桩”等。其中“采青”是醒狮的精髓,有起、承、转、合等过程,具戏剧性和故事性。“采青”历经变化,派生出多 种套路,广泛流传。遂溪醒狮在表 演上从传统的地狮逐步发展到凳狮,由凳狮又发展到高台狮、高竿狮,由高竿狮又发展到桩狮。桩狮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如增加了走钢丝、腾空跳等表演类。最高的桩接近3米,跨度最大达3.7米,充分体现了“新、高、难、险”的特色,被誉为“中华一绝”。
    广东醒狮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为广东特有的民间舞品牌。醒狮活动也广泛流传于海外华人社区,成为海外同胞认祖归宗的文化桥梁,其文化价值和意义十分深远。 2006年5月20日, 广东醒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