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医结合 解决心事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2:11:38 未知 佚名 参加讨论
中医针对疾病做治疗,佛教针对烦恼做处理 在缘起的世间,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佛陀经常以法疗治众生贪、嗔、痴的疾病,因此,经典中喻「佛为医师,法为药方,僧为看护,众生如病人」。佛教的调心理论认为,世间的一切都由心所创造,所以佛教所有法门都是在清淨自心。中医的调心理论是以形神关系、五脏与神志、七情、阴阳五行为理论依据,以阐述中医注重身心的调和,调心也调身。台湾南华大学生死学系释永有博士认为,佛教以心法为药方,医治众生的贪、嗔、痴,所以应把佛学当作是一种心灵提升的妙方、生命醒悟的智慧,把中医当成是济世救人的良方。佛学与中医的整合能够帮助这个世界找到一条最好的道路,人人可学,人人可用。 佛陀是佛教的医学祖师 释永有博士日前在第九届青年佛教学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佛教与中医调心理论之比较研究》的演讲,她在演讲中表示,佛教从心理方面解决烦恼,解脱涅槃,中医用生理论心理治疗疾病,疗愈疾病,由于身心互相影响,因此释永有博士提出整合佛教与中医,来解决人类的「心事」。佛陀年轻时曾经学过五明之一的医方明,找出四大不调、寒热等一切疾病原因,并加以治疗的一门学问。佛教经典中有关医疗方面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如:《佛医经》、《医喻经》、《治禅病秘要经》等,都有谈及医药的问题。因此,如果说佛教的医学祖师是佛陀是最恰当不过,因为佛陀不仅治疗众生身体上的疾病,更擅于对治众生各种不同的心理病症。相较于世间的医生,恐怕不能洞察人类生老病死的根源,也无法治愈人生的烦恼与业障。佛陀是伟大的医生,他能觉悟世间生老病死的根源,引导世人得到身心愉快的生活。例如《增一阿含经》记载,佛陀为诸比丘说风、痰、冷三大患;此三大患有三种良药可医治,即风患者,苏及苏所作饭食为良药;痰患者,蜜及蜜所作饭食为良药;若冷患者,油及油所作饭食为良药。此外,佛陀又说贪欲、嗔恚、愚痴也是人类三大患,此三大患分别以不淨、慈心、智慧等三药对治。这是佛陀教导众生救济调和身心病苦的良方。 佛教重心理中医重生理 中医将病因分为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与外感六淫(寒、暑、燥、热、湿、风),七情被认为是生病的主因。中医从内外因来谈疾病产生的原因,与佛经阐述者颇多相似之处。《摩诃止观》亦指出造成疾病的原因有六种,即四大不调、饮食不节、坐禅不调、鬼神得便、魔神所扰、恶业所起。谈到佛教与中医的不同之处,释永有博士表示,中医用药来做心理疾病的治疗,心理的问题只能够借著药物来调理,来理气,来安神,但是真正的心理上的问题并没有能够有一种直接的辅导作用。佛教在这一方面就比较能够著力。佛教并不用药,可是它却能够教导一个人如何观察心念,如何注意自己情绪的生起、观察烦恼的根源。佛教讲究心平气和、心安神静。是由心理的修行力量来达到,而中医是使用药物对身体造成的影响来达到这种安神、安定的效果。所以两者著手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异,一个著重心理,另外一个是著重生理。 两者结合调身调心 释永有博士表示,佛教认为,贪、嗔、痴是根本烦恼,由这三种烦恼又产生许多的烦恼。烦恼扰乱人心,让人心不得清淨、安定、快乐。「心」本身是一个主持人,因为它总管了气血的运作。若气血运行不良,将会影响到人的心理,而当身体有状况、气血运行不佳的时候,也会导致一个人的心情、情绪失控,此即所谓身心相依存的道理。佛教与中医在「调心」这一点根本上是彼此认同的,只是方法的不同。中医调心会从身体方面调起,中医讲究吃药、运动、亲近大自然;佛教就是用法会、诵经、持咒作为药方,也有打坐后的经行、走路、跑香等方法。至于真正的心理疾病的治疗,中医能够对症下药,实际的帮助一个人,实际的让一个人情绪稳定下来。佛教的方式除了自力为主之外,也有因坚定的信仰得到感应,而疗愈了身心疾病。学佛可以是一种信仰,但也可以把佛学当成是生命的科学、人生的智慧来看待。因此,释永有博士建议,学中医的人来学佛,学佛的人来学中医。可以当一个佛教的医师,或者是当一个医师又懂得佛法的人。学中医可学到调养身心之道,学佛可平静心情,善用智慧解决人生问题。中医针对疾病做治疗,佛教针对烦恼作处理。中医可以协助一个人调身调心,佛学可以帮助一个人长智慧跟慈悲。中医治疗人的一生当中可能会有的心理状况,而佛教是处理生生世世的生死问题。因此在时间上虽然有所不同,可是处理生死问题的时候,需要医学来协助人的身心健康。而处理身心健康的问题,也不能忽略心灵的提升。因此如果两者做一个整合,可以对人做全方位的关照。不只是照顾到身体,不只是照顾到心理,还照顾到人的灵性成长,这会是一个全方位的理想的全人照顾的方式。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熬夜与菊花,夏桑菊冲剂和菊花枸杞茶妙解
- 下一篇:教您常熬夜的人如何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