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地域文化 > 东北文化 >

满族先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活化石”——抚顺地秧歌


    抚顺地秧歌,也被称为“鞑子秧歌”,是一种形成年代久远,民族性、民间性及地域特色都极为浓厚的中华民族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传在辽宁省东北部的抚顺市。2006年5月20日,抚顺地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5月29日,抚顺地秧歌扭进世博园,在上海世博会辽宁活动周期间,来自辽宁抚顺的演员在世博园庆典广场为游客表演了抚顺地秧歌,为闻名全国的辽宁文化赢得了观众的喝彩。
    
    抚顺地秧歌的历史溯源
    抚顺市是满族的故乡、清王朝的发祥地。清王朝统一全国后,东北地区较为安定,满族民间在原有民间舞蹈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其他民族民间舞蹈,逐渐形成了从表演形式到角色、装扮、舞蹈动作都独具特色的满族秧歌。它与满族先世的民间舞蹈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据史书记载,唐代已有名为“踏锤”的舞蹈,明代有被称为“莽式”的歌舞,它们对抚顺地秧歌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抚顺地秧歌的艺术特点
    抚顺满族地秧歌承袭了“踏锤”、“莽势”等满族先人民间舞蹈原型,吸收了汉族秧歌之长,逐渐演变发展而来,在人物、表演人数、礼节、服饰、场面、动作等方面有其自己的显著特征,具有火爆、矫健、粗犷、而又豪放的表演特点。抚顺满族秧歌在舞蹈动律上,可以概括为“扬、蹲、摆、颤”四个字,其风格独特,表演生动,其中的“大场――走阵”和“小场――二人场”以及民俗风情的故事情节等形成系列秧歌,以其大摆大浪,盘旋作势,再现了满族先世英勇善战骑射为本的民俗风情,常常出现十分热烈火爆的场面。同时,其伴奏音乐借用了满族萨满舞中的打击乐形式,有"老三点"、"七棒"、"快鼓点"等演奏方式,与汉族秧歌有较大区别。
    抚顺地秧歌的表演程式
    抚顺地秧歌舞队一般是在指定的宽敞平坦地集合并表演。舞队有鞑子官前导领路,拉棍的跟随其后,男左女右排成两行,其他角色穿行其间。舞队入场先"三拜茶桌"后,鞑子官表演"见礼",克里吐长鞭打场,鞑子官率队"走阵", "走阵"后,上、下装"圈场",转入"二人场",这是表演的高潮部分,最后由鞑子官率队致满族礼,对主持人(主人)和观赏群众表示感谢。尔后,可以再"走阵"、 "圈场",反复多次,尽兴方休。
    抚顺地秧歌运用独特的表现形式艺术地再现了满族人民崇尚武功的民族精神、注重礼仪的古老民风,通过人物设置、装扮,反映八旗制度和兵民同乐传统,是满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抚顺地秧歌运用独特的舞蹈动作艺术地反映了满族世代劳动、生活在山区,以狩猎、征战为基本生活内容的民族风格,是满族先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活化石”。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