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地域文化 > 燕赵文化 >

第一位获得奥斯卡奖的中国人——苏聪


    “他看上去像一个刚刚跨入校门的大学生,细高而白净。消瘦的脸上既无浅薄的成功者狂傲得意的笑容,亦无幼稚的年轻人常有的稚气十足的光彩。他沉静而谦和,默默地,不动声色。那眼神是专注而认真的,像黑管,可以通到另一个深远的世界。又有些自负,使你觉得他那年轻的心曾经被粗暴地碰伤,虽然伤囗结了痂,却极易碰伤。”他就是出生于天津的第一位获得奥斯卡奖的中国人——苏聪!
    说起成长经历,苏聪的父亲苏夏、母亲胡慧朋都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苏聪自幼学习钢琴,像大多数孩子一样,他也有着找出种种理由逃避练琴的经历,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进小学后,小苏聪终于可以不练琴了。“文革”开始了,学校没有正常教学活动,为了怕儿子整天闲逛学坏,苏聪“被迫”又开始了他的音乐之路。再次接触音乐,苏聪形容自己“开窍”了,他意识到了学习机会的宝贵,犹如海绵吸水,他不断地汲取养料,在音乐的陪伴下度过了那些艰苦而难忘的岁月。恢复高考时,苏聪第一批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在老师的劝说下读了作曲系,走上了创作之路。
    1978年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到西德慕尼黑音乐学院深造。1983年初春,苏聪在慕尼黑高等音乐学院阿克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第一部作品《第二弦乐四重奏》。同年秋天,他的另一部作品《音乐会序曲》诞生。
    1985年入西柏林自由大学音乐系。同年,在“纪念李斯特逝世一百周年国际作品比赛”上,曾演奏创作的《李斯特钢琴幻想曲》获第二名,并成为翌年匈牙利举行的“世界现代音乐节”开幕式的首演作品。1987年,又获民主德国德累斯顿国际作曲比赛荣誉奖。他的数十篇音乐作品被许多知名的乐队在世界各地演奏,总谱已由彼德斯音乐出版社出版。
    80年代赴德学习期间,苏聪的作品便已被著名的德国乐团演出。此后他因谱写电影《末代皇帝》的音乐而捧走了1988年奥斯卡最佳音乐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一部《末代皇帝》成就了苏聪,使之成为奥斯卡历史上获奖最早的中国人。不过,这位1957年出生于天津的广东籍作曲家却是与德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德国是他生活、工作的地方,他还娶了德国太太,养育了五个儿女。出国12年,苏聪依然很中国:读孔孟,学老庄,打太极。他还经常飞往中国探亲访友。
    作为一个音乐家,我想苏聪对故宫有着不解的情怀。从《末代皇帝》到《故宫》纪录片,这座宫城所孕育出的千古传说和历史,在苏聪手下化作灵动的音符,谱写成恢弘的乐章。苏聪的音乐不是壮美惊艳火星四射的激情爆发,没有起伏跌宕、大气滂湃的气概。相较之下,这更像一个白头宫女闲坐在午后的阳光下的红墙大院,寂寞中回忆往昔的繁华,将那些惊心动魄用一种缓慢的语调娓娓道来。苏聪将这中国的古典元素一点点融入他的乐曲当中,以一种含蓄隐忍的中国式的手法表现出来,给世人揭示出这潜藏在故宫背后的民族。这一分平淡的从容和中庸,是中华文化的一种烙印,是西洋乐所临摹不来的深沉。这一种品性经过五千年的磨砺,才成就一种不迫的气度,成就一个不屈的民族。
    著名音乐评论家理查.海门对苏聪的音乐作品有这样的评价:“既能很高雅,也能很即兴,需要通俗的时候,也能很大众化!”更多地域文化方面的知识,尽在传统文化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