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中医 > 中医知识 > 中医理论 >

中医理论的哲学基础


    
    众所周知,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与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殊不知,这仅仅是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而中国哲学有自己的基本问题。这个小小的误差、小小的遗忘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现代化理念在中国迅速普及,仅仅百年,西学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其中的遗憾是,中国传统文化淡化了,中医衰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淡化和中医的衰退,并不是因为失去了先进性和科学性,而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没有被人们发现。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关于世界本原的问题。提出这个问题的前提条件是,把思维、意识看成超现实的东西,否认思维、意识的客观实在性。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取决于中国第一个哲学体系——老子哲学。老子哲学之所以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决定作用,不仅仅因为老子哲学是中国第一个哲学体系,而是因为老子提出了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老子说:“载营魄抱一,能毋离向乎?”换言之,就是“精神与形体能否分离?”提出这个问题的前提条件是,承认精神与形体是两个平等的客观存在。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形神关系问题。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庄子说:“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看不见别人的意识,但他相信他人的意识的存在,相信意识的可知性和客观实在性。我们来读《庄子·秋水》中的一段话: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说“我知之濠上”,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说他在濠上通过观察,而知道了鱼的情感,同理人的情感,人的思维和意识也是客观存在的,是可知的。以己知彼,以表知里。就是中医的特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其基础就是老子哲学。
    司马迁就领悟了老子和庄子哲学的真谛,司马迁转引其父司马谈的文章说:“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反,故圣人重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秦未汉初道家学说发展为黄老学说,西汉初期黄老学说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各个方面。从《淮南子》里看,黄老学说是汉初的指导思,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东汉哲学家王充说:“天地为炉,造化为工,禀气不一,安能皆贤?贤之纯者,黄老是也。黄者,黄帝也;老者,老子也。”(出自《论衡·自然》)由此可见,黄老学说是指黄帝和老子的学说。我们能够见到的署名黄帝的著作有《黄帝内经》和《黄帝四经》。《黄帝四经》曾失传,重现于马王堆汉墓。《汉书·艺文志》所记载的道家书目中,署名黄帝的著作还有《黄帝铭》六篇、《黄帝君臣》十篇、《杂黄帝》五十八篇,都已失传。署名黄帝的著作都是后人托古之作。
    为什么要托古?托古之风是怎样形成的?答案就在《庄子》里。《庄子》中黄帝的思想其实就是庄子的思想。庄子开创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风,从而为《黄帝内经》定了格。这一文风的最大特点是:以黄帝与臣子对话的方式来阐述科学道理,学术界称之为托古。托古的实质就是老子所说的“退其身而身先”。庄子的思想来源于老子,而《庄子》内容的百分之七十是借他人之口表达出来的,即“重言十七”。因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黄老”的实质就是“庄老”。后人所说的“老庄”是被扭曲的老子与被曲解的庄子的合称。
    从内容上看,马王堆《老子》不仅是帝王的所思所想,而且是帝王的政治教科书,为帝王提供思想论和方法论,更是为了提高帝王的道德修养。庄子完全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庄子以文学的形式诠释了老子的思想。庄子将帝王的政治教科书具体化,例如《庄子·在宥》中黄帝与广成子的对话和《庄子·徐无鬼》中黄帝与牧马童子的对话,确立了黄帝作为说教对象的文字格式。这种文字格式被《黄帝四经》和《黄帝内经》继承下来。这不仅仅是文字格式的继承,而且是思想内容的继承。庄子创作出黄帝的形象,开创了托古之风。这就是为什么,《黄帝内经》虽然署名黄帝,而黄帝也仅仅是一个提出问题的学生。黄帝不耻下问的形象被庄子刻画得淋漓尽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来看黄帝与广成子和牧马童子的对话:
    【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山,故往见之,曰:“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生,为之奈何?”广成子曰:“而所欲问者,物之质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残也。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以荒矣,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语至道!”黄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闲居三月,复往邀之。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而问曰:“吾闻子达于至道,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广成子蹶然而起曰:“善哉问乎!来!吾语女(汝)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女内,闭女外,多知为败。我为女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女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女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黄帝再拜稽首曰:“广成子之谓天矣!”广成子曰:“来!余语女。彼其物无穷,而人皆以为有终;彼其物无测,而人皆以为有极。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故余将去女,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当我,缗乎!远我,缗乎!人其尽死,而我独存乎!”】
    【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禹骖乘,张若、謵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虽然,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黄帝是中国远古时代的帝王,署名黄帝,其内容就应该是帝王的所思所想,《黄帝四经》就是例证。这样一来,作者的观察点在最高处,作者拥有了俯视万物的先天优势。所以整体观念是《黄帝内经》的作者们先天就具备了。这就是中医整体观念的渊源。《黄帝内经》非一时一人之作,而庄子是第一执笔人,第一撰稿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这两个范本的哲学思想和研究方法为《黄帝内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庄子通过黄帝与广成子的对话,强调了生命科学的重要性甚至高于治国安邦的学说。庄子研究生命科学回答了老子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庄子笔下的导引术是经络学说的先驱。黄帝与广成子的对话,是《黄帝内经》的雏形,无论从内容上看,还是从形式上看,它都是《黄帝内经》的渊源。从内容上看,首先,道家的哲学体系为《黄帝内经》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庄子关于形、神、精、气的理论,尤其是广成子所传授的导引术直接导致了经络的发现,为《黄帝内经》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这个理论指导之下,《黄帝内经》才能发现人体气、血、精、液的运行规律。从形式上看,首先,医学被放到了最高学术体系中,从而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重视;其次,黄帝与广成子的对话方式为《黄帝内经》定下了格式。在《黄帝内经》中,与黄帝对话的人物被替换为岐伯、鬼臾区(yúōu)、雷公、伯高、少俞等人,但无论被替换为谁,人物之间的关系、对话方式和对话内容都没有改变。
    形神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它是中国哲学的基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更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石。在这个基石之上才能体现和发挥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理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思维与存在问题的提出,本身就不科学。思维与存在本身不是两个平等对立的概念,却硬要以互为对立面来提出,这就是西方哲学一系列悖论的渊源。思维本身就是一种客观存在,而否认这一客观事实,必然陷入繁琐而无休止地争论。这是西方文化的死穴。
    经络是一个“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以己知彼、以表知里的客观事实。经络的逻辑证明,重要环节是医患双方的自我感受,属于意识范畴。而意识的客观实在性被西方哲学的第一句话彻底否定了。所以西方文化永远不可能接受中医。西方人有病不治,自己受着,与我何干?而问题是,我们的同胞,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的子女,都被西化了。他们有病,去找西医,确实也能解决问题。而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原本不需要复杂而漫长地去解决的问题,对我们中医来说是举手之劳,而我们却帮不上忙,这是怎样的无奈?
    面对这样的无奈,我的同仁们——全国绝大部分中医学会了变通,他们同时也精通西医。这本来是一个让我庆幸的事,而事实让我更无奈了。因为绝大部分中医大夫自己压根就不相信中医能治病。
    这种现象并不能否定中医学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气化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特色,它是老子(马王堆帛书《老子》)物质论的直接产物。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这就是说:万物由阴阳两个方面组成,并且以气为媒介结合在一起,气存在于万物之中,最坚硬物质也是这样构成的(包括人的骨骼)。老子的物质论贯穿于中医学的始终。这一学说也经得起现代科学的检验。
    老子物质论在经历封建社会的过程中被毁掉了,因为“中气以为和”被篡改为“冲气以为和”。这一篡改毁掉了老子的物质论思想,割裂了老子哲学与中医学的关系,所以让中医学界缺乏了理论自信。
    形神关系问题不仅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必将是世界哲学的基本问题。因为它是现代医学不可回避的问题。因为器官移植和基因遗传不能回避这个问题。
    马王堆帛书《老子》哲学思想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不仅能引领中医走出困境,而且必将引领现代医学的发展。
    顺便再谈谈中医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中医汲取了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揭示了人体生理病理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遵循规律,而不能创造规律。对待细菌、病毒,正确做法是与细菌、病毒和平共处,调动人体的免疫力,消除细菌、病毒对人体的危害,而不是去消灭细菌、病毒。这种方法就是免疫学。这是中医的哲学方法,也是中医所开创的治疗和预防的方法。杀灭细菌、病毒的做法,只能使细菌病毒更加难以对付,因为“压迫越深,反抗越激烈”,细菌、病毒变异的速度远远超过新抗生素研发的速度。《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很有道理的。
    中医界虽然面临困境,但是前途是光明的。我国现在的局面是,中医在民间,不在公立医院,更不在民营医院。中国针灸推拿协会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是一个民间学术团体,其麾下有一大批海内外顶尖医疗骨干为师资队伍,每年在全国各地举办无数期培训班,其学员主要来源于个体诊所和推拿按摩院,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很少有学员界入。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从业者仅靠课本上的那点知识能有怎样的提高?他们的经营理念是高投入高回报。个体诊所和推拿按摩院的学员虽然学历低,甚至没有学历,但是他们能取百家之长。他们的经营理念是低成本高疗效。这是一个客观现实,反映着深刻而复杂的问题,是我国医疗改革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