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大师的养肝法则
http://www.newdu.com 2025/01/05 08:01:59 中华中医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中医认为春季对应的五行是“木”,在五脏应肝。春天里草木生长舒展,这个特点跟中医所讲肝的功能特点相似,肝具有条畅情志、疏泄气机的作用。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一起跟着国医大师学习春天的养肝之道吧! 朱良春 喝粥养肝 1917年出生的国医大师朱良春,从医七十余载,是全国着名中医内科学家,治学严谨,医术精湛,他有一道“养生粥”,而且一喝就是七十年。据朱老回忆,在上世纪30年代末,他随老师章次公在上海行医,彼时霍乱横行,师徒日夜操劳,渐觉体力不支,人也逐渐消瘦。“母亲知道后,把绿豆、薏仁、扁豆、莲子、大枣清洗干净,用黄芪浸泡过的水大火煮开,换小火煮40分钟,再放入枸杞煮10分钟,煮出来的粥不仅味美,而且能抗疲劳、强体力,我记得吃了几个月后,精神开始好转,不再感觉疲劳,这个习惯就保持下来,到现在还坚持每天喝上一碗。” 朱老的这碗“养生粥”其实是“心肝宝贝”一起养。心主血,心是一身血液运行的枢纽;肝藏血,肝是贮藏和调节血液的重要脏腑。两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运行。所以说“肝藏血,心行之”(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全身血液充盈,肝有所藏,才能发挥其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以适应机体活动的需要,心亦有所主。而有清热解毒功效的绿豆是入心经的、带点苦味的莲子也正好能够清心养心,枸杞是补肝佳品。红枣、薏仁、扁豆都是健脾的,也有利于养肝,因为肝藏血而主疏泄,脾生血统血而司运化,健脾有助于我们体内物质疏泄与运化的正常。再加上大补元气的黄芪,食疗效果非常好。 徐景藩 书法养肝 1928年出生的徐景藩,是被授予白求恩奖章的国医大师。如今虽已过耄耋之年,但思维敏捷,行动自如,除了读书临证,徐景藩空闲时喜欢泼墨挥毫,临摹名家法帖,曾经一气呵成完成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字如行云流水,沉稳端庄。他认为书法为“纸上的太极、墨上的气功”,可陶冶人的性情,修心养性,排除心中的忧虑和烦恼,从书法艺术中吸取精神营养,是一种高尚的艺术享受。 《素问·痿论》中说“肝主身之筋膜。”《素问·六节脏象论》提到“肝者……其充在筋。”所以养肝就必须注意养筋脉。练习书法时,需要指实、掌虚、腕平。书写时上指关节随着笔画顺序富有节律的运动,调节了手臂的筋骨经脉,并带动身体其他部位舒缓运动,很好地体现了“摇筋骨、动肢节”的导引养生术之内涵,不愧是养肝的好方法。 周仲瑛 睡觉养肝 1928年出生的国医大师周仲瑛,1948年起便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睡得香”对周仲瑛的很多弟子而言都有体会。周老不管是忙碌紧张还是相对空闲,也不论环境安静还是喧嚣吵闹,他倒头便能睡得着。曾经有一次,他的学生随他到建湖诊治肿瘤病人,正赶上修路,道路异常颠簸。就在大家心烦气躁、怨天尤人时,却发现周仲瑛已经在前排的坐位上呼呼大睡了! “人卧则血归肝”,夜里11点到凌晨3点是肝发挥其藏血、解毒作用的最佳阶段,所以养肝务必要在晚11点前睡觉,最好能在10点半左右就入睡,这样11点时正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有利于血液回肝解毒。 邓铁涛 健身养肝 国医大师邓铁涛从50岁左右开始打八段锦,他认为老年人更适合通过这种柔性的运动来调理脏腑、强筋炼骨。邓老对于八段锦极为推崇。他认为这种柔性运动对老人、体弱者及儿童妇女更为适合。 八段锦的每一式动作对身体某一个部位能起到一定的调理、锻炼效果。比如“五劳七伤往后瞧”,有助于调畅气机、行气活血和疏肝解郁。五劳七伤往后瞧,这个动作强调的是脊柱的拧转,脊柱两侧有31对脊神经,中医所指的“肝”是指人体的神经系统,不仅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还包括周围神经系统以及自主神经的调节;而西医所说的“肝”,其实归于中医的“脾”,参与人体的消化功能。所以练习八段锦也是养肝的好方法! 唐由之 宽心养肝 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国医大师唐由之教授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平和,脸上总带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的、轻松的笑容。唐老与老伴陆丽珠相濡以沫半个多世纪,形影不离。老伴遇到烦心事,跟他一念叨,他就劝:“没什么大不了的,别人也有难处,咱们多理解吧。”平时,如果没时间下楼到院子里走走,老伴就会带着他在家里溜达几圈,老两口一前一后地走上十圈,开开心心的,彻底把烦恼事都丢到了九霄云外。 中医养生学认为“肝喜调达而恶抑郁”,肝脏与草木相似,所谓调达,就是指肝像树一样喜欢不受约束地生长,不喜欢受压抑。草木在春季萌发生长,肝脏在春季时功能也更活跃,引导气血从里向外调动,排泄体内的浑浊之气。心情阴郁或是急躁易怒引发肝脏气血瘀滞不畅,反之,心情舒畅、心态平和,则有利于肝气正常生发和调节。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谁说女子不如男 那些名留青史的女医生
- 下一篇:医林状元的养生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