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居住风俗 >

霍山民俗:居住习俗


    
    本县家居环境很好,住房条件比较周边而言属偏上水平。过去里山区多瓦房,外山区多草房。为了节约木材,房屋间步(每间的使用面积)都小。房屋多依山而建,不占耕地,门前砌石坝,拓出一块平地,作活动场所或打稻的稻床。墙体大部分是粘土筑成,俗称土打墙。外山区也有很多是用土坯砌成。庙宇、祠堂和有钱人家,用青砖砌墙,徽式马头墙高高翘起。马头墙也叫防火墙,小户人家不用。少数穷人家住篱笆墙草屋,恢谐地称作“千根柱子落脚”,也叫“篱笆壁子”。
    筑土墙的历史悠久。筑墙工具有墙板、墙杵、墙抿、扦子等。墙板由三块木板组成,可拆开,斗在一起呈长方形,内空宽度就是墙的厚度。墙杵,用一根碗口粗细1.5米长短的木头,把中间削成一把粗的木杆,一头削成螺丝刀状,用以筑土,另一头留一截原木,加重重量。墙抿,木制,有把,手握以拍打墙壁使紧密光滑。扦子,为4根圆木棍,4根方木条,木条穿木棍,构成两副方框,固定墙板。筑土墙时,第二层要与第一层每板错开,就象砖要压缝砌一样,并且每板内要放几根木条或竹瓣作墙筋,使其牢固。土坯,方言称“土基”,有专门做土基的木制模子。做土坯,方言叫“脱土基”,先把泥土搋熟,放进稻草断踩匀,铲在模子里,踩紧抹平,晒干即可。
    篱笆壁子用木条或竹条扎成,讲究的在墙内外糊上泥巴,使其美观。土坯墙内外也要糊泥巴,使平整。青砖墙用石灰勾缝。
    盖草屋多用麦秸草,山区也有用霸王草和丝茅草的。草屋虽然冬暖夏凉,但草易烂,而且生大土蚕,将草啃断,所以每年要修。不修则处处漏雨,外面下大的,里面下小的,外面不下了,里面还在滴水。盖和修草屋有专门的匠人,叫茅匠。茅匠的工具主要是脚扒,长木块上安虎牙形铁钉,插在草屋上,供脚踩;拍子,约2尺长1尺宽的木板,一面安把手,作用是将草拍整齐;竹竿若干根,用以修屋时将草撑起来。
    盖瓦屋用小瓦,有专门窑匠烧制。窑匠是流动性的,在一个地方起棚,方圆三五里内人家都来烧瓦,满足了需要,再移到其他地方起棚。窑匠都是湖北省人,英山、罗田、麻城、浠水的都有。做小瓦先要把黄泥(粘土)搋熟,按一定尺寸做成长方形土墩,再用钢丝弓子割成薄片,围在瓦模子上,做成圆筒状,晒干,掰成四块瓦坯。瓦坯做够了,装窑用木柴烧四天四夜。
    过去建房多用排山架,每匹架四根柱子。一般三间房子四匹架连成整体,是最好的防震结构。四周墙体用砖砌,中间隔墙用木板,称作鼓壁。土打墙有两种,一种不用架,叫硬塔山,也叫硬山上顶,梁和桁条直接搭在墙上。另一种,中间用架,隔墙用土坯砌或者做鼓壁。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出现机制大瓦、小砖、空心砖、水泥砖、八字木架。房屋建筑随之出现很大变化,使用排山架的越来越少,造小砖大瓦平房的越来越多。2000年以后,集镇和公路沿线多建两层钢混小楼。
    房屋结构。过去富人家一般是一进两重,每重三间,或者五间,叫“前厅后堂”。即前幢为厅屋,后栋为堂屋,中间天井,天井两边为厢房。厅屋放农具,放碓、磨等粮食加工工具,堆粮食,相当于仓库。后重中间为堂屋,东边或西边为厨房,另一间和两个厢屋为卧室,如果是大户人口多,则在正屋的东边或西边加盖。时间久了,人口繁衍分支越多,加盖的房屋越多,形成同姓大庄子,如刘家塆、李家院子等等。厅屋与天井之间用鼓壁隔开,正中间有门高而大,称作中门,平时走两边侧门,有红白喜事,或来了贵宾,才开中门。天井是排水的地方,在农家也用来放垃圾沤肥料。
    单门独院的房子,或者三间,或者五间,正中开门为堂屋,两边为卧室和厨房。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山区盖房间步大,顺深四五米(一丈二,或一丈四),进深上十米(二丈四,或二丈八),一间面积相当于两间,故称“明三暗六”。过去楼房很少,往往是将一般房子做高一些,中间安上楼枕,铺上木板,明三暗六的房子都是这样设计,但不能算作楼房。有的人家在正房旁边加一小间作厨房,称作耳屋,或称小拖,也叫伸手。依山墙半边披水盖的称披厦,或称半披水。过去民家房屋没有围墙,到八十年代以后,县城一些人家兴起建围墙圈院子风,但对农村影响不大。有在大门门额,或院子门额上嵌匾题字的,如“耕读传家”,“东鲁家声”,“厚德载物”等,但不多,特别是农村,门额上题字极少见。
    过去土打墙、土坯墙用浆泥刮平,内外用石灰粉刷,砖墙内面也刮浆泥刷石灰。室内地面用黄土筑平。老屋子都不做天花板,一般顶棚也少。小砖大瓦平房全部做天花板,用石灰浆刮平,地面墁小砖,或者铺水泥,好的是水磨石,就是用水泥嵌石子磨平。
    外山区有一种房子叫“灰巴房”,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将稻草切断搋进黄泥里,在平地铺一层草木灰,把黄泥摊在灰上做成帘子,半干时卷起来铺到屋面上,屋面先用竹瓣编扎成方格网状。另一种是用竹子或麻秸扎好屋面,直接糊上黄泥,正反两面都糊。草或瓦盖在灰巴上面。灰巴防火、防热、保温,而且美观。“灰巴房三间”曾是姑娘出嫁时对男方的要求之一。
    屋内隔墙除土墙、土坯、砖墙、鼓壁之外,还有叫作“亮隔子”的。亮隔子有两种,一种是木头做的,约在一米三四以上为雕花窗格,以下为木板,也有雕花的,这种隔墙既华美又便于采光。另一种是用竹片编成的笆,穷人家用作隔墙,或作临时隔墙用。亮隔子可糊上纸防风。
    住房一般分三大部分:堂屋、房屋(卧室)、厨房。除二进以上或大庄子外,一般人家三间住房,进大门即为堂屋,堂屋是设香火堂的地方,也是吃饭和会客的地方。面对大门的正上方靠墙放一长条桌,称香火桌,也称香火柜、条几,上面摆香炉、蜡台、磬,一般不放其他东西。香火桌上方墙上贴中堂,用红纸写“天地君亲师位”,民国时将“君”改为“国”,两边贴对联。对联多是固定的:“宝鼎呈祥香结彩,银台报喜烛生花”;“香烟篆就平安字,烛焰开成福寿花”;“一堂香火乾坤大,万代宗支日月长”。也有把姓氏对联写在中堂上的,如:周姓“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王姓“两晋家声远,三槐世泽长”等。“文革”时,扫“四旧”,不准贴中堂,改贴毛主席像,对联写“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香火桌前放方桌,也称八仙桌,四方四条长凳,富人家是八张木椅。堂屋两边墙上挂字画条屏,有书香气。农家则用白纸写唐诗宋词,二边贴红纸对联。家具全用土漆漆成栗红色。整个布置显得富丽庄严。
    厨房在堂屋旁边,有的人家安排在耳屋里(附房)。厨房设置一是锅灶,方言称锅台;二是水缸,包括水桶、扁担勾子之类;三是碗厨。锅台多用土筑,也有用土坯或青砖砌。土筑的没有烟囱,砌的往往也没烟囱,只在灶门上面砌一道墙,墙上面用竹席搭顶棚,防止灰尘落到锅台上。砌烟囱的有两种,一种叫通天灶,烟囱从屋上面出去;一种叫牛尾巴灶,烟囱从旁边穿墙出去。灶台上通常安一大一小两口锅和一个颈罐。锅台靠烟囱的地方叫锅台颈子,在锅台颈子安一个铁罐子,所以叫颈罐,颈罐利用烧锅的余热温水。过去吃水用水全靠从外面挑回家,所以要有大缸贮水,要有水桶扁担勾子挑水。选宅基地首要一条是离水近,水源越近,挑水越轻松。碗橱又叫碗柜,既放碗又放剩菜剩饭。剩菜剩饭,方言叫现菜现饭,或统称“现的”,意思是现成的,而不是现做的。现做的叫“新新的”。菜刀放在刀架上,筷子插在筷笼里,刀架和筷笼都是竹子做的;切菜的砧板,放东西的案桌,装东西的盆桶,都是木制,各样井井有条。但是,米缸和面缸往往不放在厨房,甚至菜坛子,都习惯放在卧室,因为过去粮食金贵。
    卧室,方言称房屋。房屋放置的家具有床、抽屉桌、梳妆台、洗脸架、抬箱、大柜、大小脚盆、尿桶子、小桶子等。床的放法习惯是“驮梁锅台顺梁床”,锅台与屋梁的方向形成相交,叫驮梁;床与屋梁一顺,人睡下去同屋梁一个方向,所以叫顺梁,也就是“顺娘”。床有架子床、板床、高低床等。架子床也叫镶牙床,是过去结婚的必备品,床上有6根柱子,前4根,后2根,上有木板顶棚;床正面有各种装饰,有花木格,镶有牙子,雕有鸳鸯莲藕等。床前有踏板,踏板两头放小柜子。床和踏板、柜子都漆成枣红色。床约半尺深,里面装稻草,上铺旧棉絮,再铺垫单,两头压方形长枕,掛蚊帐。架子床中以拔步床最高档,它比架子床多4根立柱,也就是把踏板与床身连为一体,形成一个廊,雕饰精美,上方有五格浮雕人物故事,象“孔融让梨”,“王祥卧冰”之类。民国时,城关陶家有一张拔步床。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架子床很少再做,通用的是板床。板床两头木格高出约0.25米,用以挡枕头,床内可垫稻草,也可只垫垫被。高低床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的,床头床体用铁键连在一起,可以拆御,便于搬运,是为经常迁徙设计的。高低床只垫垫被不垫稻草。蚊帐用麻布缝制,顶是方形,用土布。帐门上方镶一条红布,称帐走水;帐走水两头的后面各缝一布袢,用以悬系帐钩。帐内后壁有两布袢,吊一小竹竿,悬掛新鞋或者小饰物。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麻布帐渐被纱织成品帐代替,八十年代有尼龙帐,九十年代很多家庭做纱门纱窗,不再使用蚊帐。过去大小便桶放在床头间,用门帘子摭住,称“桶子拐上”,夜晚大小便不出房。老年男人还有陶制夜壶,可在被窝里小便,冬天不用起床。
    本县人对厕所很重视。方言称厕所为茅司,或茅茨。农家一户一厕,有盖瓦的,有盖草的,多为土坯砌墙,有门。有分男女的,有男女不分的。在地下埋缸,缸上搭两块木板,供踏脚。板之间斜插一木棍,大便落在棍上不会溅起粪水,称作搅屎棍,所以有“茅司缸里搅屎棍——不能闻(文)不能舞(武)”的歇后语。厕所离开正房十数步或数十步远,多建在路边,以方便路人入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