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居住风俗 >

珞巴族的当家灶具——珞巴石锅


    
    在被誉为白度姆女神、海拔7756米的南迦巴瓦峰下,雅鲁藏布江两岸陡壁的悬崖上,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皂石,它质地软绵,呈灰褐色,是耐2000摄氏度高温的工业原料。珞巴人利用皂石制出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珞巴石锅。但是,在没有现代工具和技术的情况下,制作石锅相当费劲,原始粗糙,工效甚低。珞巴石锅是西藏林芝著名的特产之一,为珞巴族的当家灶具。同时,珞巴石锅因其具有传热、散热慢,烧出的饭菜味美可口的特点而备受珞巴人青睐,且作为上乘的馈赠佳品。
    珞巴石锅的由来
    珞巴石锅很早的时候,珞巴族的做饭没有锅,粮食都是装在湿竹筒里烧熟的。后来人们发现了一种质地松软的石块,就在上边挖个大圆窝,倒水放粮煮饭。于是,石锅被发明出来里了。尽管现在铁锅、铜锅和铝锅早已大量进入墨脱县,可传统的石锅仍是珞巴人的当家炊具。
    珞巴石锅的制作
    珞巴石锅的原料是皂石,主要来源于雅鲁藏布江两岸陡峭的悬崖上,质地软绵,呈灰褐色,可耐摄氏两千度的高温。勇敢勤劳的珞巴人用它制出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石锅:烧菜的小石锅小巧玲珑,长圆形,直径约30厘米,高20厘米,把长20厘米;供婴儿煮粥的石锅呈扁园形,直径约10厘米,留有长手柄;烙饼使用的皂石板,直径约35厘米,板厚2厘米。
    珞巴人制造珞巴石锅的全过程是:选好材料后,先用铁斧在崖壁上挖出一块皂石,砍去四楞, 呈圆形,砍去多余部分,留足所需尺寸,然后用铁钻从中向外一凿一凿地掏空,再细心地用小铁钻凿去锅壁上多余的部分,铲平锅壁和底部,使其平滑。稍有疏忽,石锅就有被打碎的危险,前功尽弃 ,因之,造石锅者多为性情温顺的老人,道道工序相当谨慎小心,生怕出现意外。造一个直径60公分的石锅,需要12个工日。凡是圆锅,锅的两端中间部位都留有两个端手,便于端锅。石锅上下一样粗,壁薄底厚,一般锅底厚1.5公分。
    据悉,珞巴族、门巴族和藏族都喜欢用皂石锅煮饭烧菜,虽然它传热慢,但散热也相当慢,况且用它烧出的饭菜味美可口。制作石锅难度大,但收入相当可观,一个直径超过50公分的石锅可换回60升食盐,三个大锅可换回一头奶牛。据对七家粗略统计,石锅是他们的主要副业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三。尽管随着铁锅、铜锅和铝锅的相继输入和普及,但珞巴石锅仍是珞巴人的当家灶具。
    墨脱县旁辛乡、加拉萨乡的珞巴石锅加工工艺世代相传,基本上每户农牧民家庭都有精于石锅加工的热熟匠人。但由于各种原因制约,石锅加工一直作为一种副业生产,有工匠在农闲季节制作,产量不高,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