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琴棋书画 > > 古琴入门 > 古琴知识 >

古琴的演奏形式


    
    指古琴的纯器乐独奏曲,可依其长度及段数分为小型、中型及大型者。
    小型(长一、二分钟,二、三段的短曲):
    《玉楼春晓》(约一分、三段)
    《良宵引》(约一分、三段)
    《耕辛钓渭》(约一分、一段)
    中型(约长三分至七分钟,六至八段者):
    《平沙落雁》(约五分、六、七段不等)
    《梧叶舞秋风》(约三分、八段)
    《醉渔唱晚》(约三分、七段)
    《忆故人》(约七分、八段)
    大型(约长七分至二十分钟,九段至四十段不等):
    《潇湘水云》(约七分、十八段)
    《水仙操》(约八分、十段)
    《渔樵问答》(约七分、十段)
    《幽兰》(约十分)
    《流水》(约七分、八九段不等)
    《岛夜啼》(约十分、十段)
    《秋塞吟》(约八分、九段)
    《秋鸿》(约十五分、卅六段)
    《渔歌》(约十四分、十八段)
    《广陵散》(约二十多分、四十二段)
    琴歌:
    附有歌词可供边弹边唱者如《黄莺吟》、《古琴吟》、《古怨》、《阳关三叠》、《湘江怨》、《胡前十八拍》、《凤凰台上忆吹箫》、《慨古引》、《凤求凰》、《秋风词》等。琴歌的体栽一般来说较琴曲为短小简单,因为要配合人声则不能如器乐曲般复杂。
    琴箫合奏:
    通常以低沉深远的洞箫或琴箫吹奏来配合琴曲。
    琴瑟合奏:
    《诗经》里说的「我有嘉宾,鼓瑟鼓琴」、「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及《尚书》中的「搏拊琴瑟以咏」,都可看出古代琴瑟合奏的传统。清.庆瑞撰的《琴瑟合谱》,正是古代琴瑟合奏传统的最佳证明。
    合奏:
    两张或以上(通常不超过四张)的古琴齐奏。
    雅乐合奏:
    古书《周礼》、《仪礼》均有提及奏雅乐时琴与瑟、笙、排箫、钟、磬等乐器合奏。雅乐的合奏谱则可见於明.朱载育《乐律全书》中的《旋宫合乐谱》及清.高宗敕撰的《诗经乐谱》。
    其他:
    现代的演奏手法有运用现代配器、和声、对位等手法,将传统曲目改编为合奏、合唱及重奏等形式。近年来,欧美音乐界对中国的古琴音乐极为重视,研究、演奏古琴的人越来越多。加拿大的一个华人音乐家,用电子计算机测试古琴音色的波形,然后采用手指在钢琴弦上括奏,辅以两支加弱音器的长号和一把中提琴演奏古琴曲,曾使西方世界为之倾倒,一度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而又最有光彩的音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