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琴棋书画 > > 古琴入门 > 古琴知识 >

传世古琴制作工艺之“髹漆”


    
    历代斫琴家在古琴髹漆工艺上,均有不同的创造。古琴的漆胎大多用传统的生漆与鹿角霜合成,也有用八宝灰、瓷粉或瓦灰与生漆合成的。鹿角霜是一种中药成分,磨成粉与生漆拌合以后上于琴体表面,质地坚固,不易磨损,时间越久,琴的音色越透,故历来为人所重,鹿角霜胎在传世古琴中最为多见。八宝灰胎是用金、银、珍珠母、孔雀石等数种珍贵宝石粉掺于鹿角霜中与生漆合成,其质地最坚,弥为珍贵。还有一种胎,称瓦灰胎,其优点是声音比较松透,但时间久了,容易成片剥落,难以修理。
    古人制琴,一般要上漆胎数次。第一遍漆灰粗而薄,待其干后用粗石略磨。第二遍用漆灰稍厚,等干以后再磨。第三遍则用细的漆灰,平匀候干,用水磨之...以此类推,上漆数次。第四次补平,再用水磨之。不平之处再填漆,直至琴面平整无刹音方可。
    唐人造琴有时会在琴体上先施一层薄薄的漆灰,再加上一层细细的葛麻布底,然后再加层漆灰。干后,再逐层施灰。两宋时期,仍以鹿角灰胎为主,偶于灰胎底下可见葛麻布底,但已不多见。
    上好琴胎以后,再髹表漆。表漆可分为紫漆、褐漆、黑漆、朱漆、黄漆等数种。古人一般还要用真桐油经过数次合光、退光。
    以上工序完成以后,即可上琴徽、弦、轸等配件。古琴琴器作为历代文人的雅玩,其轸、徽、雁足等配件的制作与用料也颇为考究,琴徽的制作材料最常用的是蚌壳,较贵重的用金、玉等。雁足和琴轸一般要用质地比较坚硬的木料,如红木、紫檀之类,也有用玉、牛角等制成的。至于琴弦,以前都用丝弦,20世纪50年代以来改用钢丝尼龙弦。两者各有优势,钢弦比较坚硬耐用,不易跑弦,音质较响亮。丝弦音色低沉古朴,易跑弦,不耐用,但更具古琴的传统韵味。
    一张古琴制作完成以后,往往要经过琴家不断的弹奏,其音色才会愈来愈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