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茶文化 > 茶诗茶文 >

中国茶 调饮与清饮


    
    我们说喝茶滋味的微妙,在于喝起来让人有一种百感交集,当然它不是那么浓烈,但是也确实有一种很像回忆的滋味。
    花茶属于再加工茶,在基本茶类加工完成了,可以销售了,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加工的,叫做再加工茶类。那么花茶主要是绿茶,也有别的种类做花茶,用香花把它熏香,也叫熏花茶。那么熏啊,它要熏好多道,传统工艺是用一个笼子,像一个竹篮子一样,方的,两层,底下一层放鲜花,顶上一层放茶叶,周围怕这竹篮子透气,用纸把它糊住,最初出现的熏花茶是这么熏的,是明朝开始的。那么这个熏花茶一开始出现,是有人赞成,有人反对。
    在宋朝的时候就有人反对,不过反对的不是花茶,那个时候就有人往里面放香料,所以宋徽宗赵稷就说茶有真香,它自己的香就已经是最好的了,最完整的了,最完美的了,你不要再画蛇添足往里边加别的东西了。所以,很多南方人是不大喝花茶的,甚至有点看不起花茶,你比如说汪曾祺就说我不喝花茶,汪曾祺是江苏人,当然好花茶例外,例如老舍先生家的茶,说的比较有弹性,但是你能看得出来,他是不喜欢喝花茶的。
    花茶是一个大宗,中国《茶经》里就记录了十几种。比如珠兰,桂花茶,金银花茶,白兰花茶,玫瑰花茶,各种各样的花都可以做成花茶。而且成都这个地方的人还有一个习惯,是自己做花茶。其实干茶里面的花多,并不意味着它的花的香气就多,关键在于它熏了几道,专业名词叫窨,你比如说三窨啊,五窨啊,张一元吴裕泰的茶为什么受欢迎,它货真价实。花茶更多的是闻起来香的,它不可能从根本改变茶的滋味。
    调饮是在茶之外还往里放其他的东西。调饮是一种更古老,更传统的饮茶方式,但是由于唐朝陆羽的倡导,基本上到了明朝,汉民族主要是饮茶的主流就变成了清饮,但是有好多少数民族依然保留着调饮的传统。而且有的在汉民族居住区也有调饮的方式,所以中国的饮茶方式是非常丰富多彩的,调饮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说中国《茶经》上就记录了十多种,大家最想不到的是往茶里边放酒,这种茶叫龙虎斗。
    
    调饮文化比较有代表性的,比如白族里的三道茶,喝三碗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但是每一碗的味道是不一样的,第一碗它完全就是茶,当然它那个茶跟我们不太一样,跟我们的冲泡方法不一样,它是首先把茶烤,用烤茶罐把茶烤的很热,罐也很热,完了往里边注开水,第一碗就是喝这种茶,第二碗是往里面放糖,第三碗除了放糖之外还往里面放花椒,叫一苦二甜三回味,包含人生的一种理解或者感悟。
    一开始,人生在创业阶段总是要非常苦的,非常艰辛的。到了年纪大了一点,你取得了一定成就,社会地位也高了,生活条件也改善了,家庭也比较稳定了,这时是甜的。到了你老年以后回想自己的一生,那么有苦有甜,滋味说不清楚,还非常复杂。
    藏族的酥油茶,内蒙古的奶茶都属于调饮系列,在汉族居住区也有调饮,湖州的烘豆茶,烘好的豆子放茶里边,烘好的黄豆、绿豆、胡萝卜干、野芝麻等等,放到碗里和茶一起用开水一泡就喝。
    几乎所有的汉民族区的调饮的方式不仅仅历史悠久,而且伴随着很多的文化遗存。烘豆茶更像是一种早点的一种东西,它介于饮和吃之间的这么一种饮料。我们现在调饮比较普遍的就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三炮台。各个地区人民的生活习惯不同,品饮方式也不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饮茶的方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