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武术 >

象形拳美学杂谈


    美,荡漾在浩瀚的海洋,活跃在含苞欲放的花枝上,出现在舞台以及银幕上……还出现在令人赞叹的武术表演场。
    
    象形拳表演,诸如猴拳、猴棍、醉拳、醉剑等等,引人入胜;鹰爪拳、蛇拳、螳螂拳等等,也别有风趣。如果从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中,探讨一下象形拳的美学问题,不会是没有意义的。
    象形拳表演之所以为人们喜闻乐见,从美学的角度看,至少有以下两点。
    其一,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如猴拳通过出洞、窥望、攀登、藏桃、惊窜、入洞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猴的机敏和灵巧;鹰爪拳的展翅、伺机、捕食、抓扑等动作形象,表现了鹰的机警勇猛;蛇拳中的陆起、吐信、绕树、盘石,给人以松柔、灵便、腾云走雾的印象;而醉拳、醉剑则把“饮中八仙”、“武松醉打山门”、“太白醉酒”、“燕青醉跌”等历史故事中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美学家们认为,所谓美就是人们的艺术创造再现了生活,唤起人们对所熟悉生活的回忆和认识,对生活中现象的理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象形拳是运用武术技法结合人的醉态和动物的活动的艺术创造,在追求形似和神似中不拘泥于自然主义的模仿。因为人毕竟是人。不是所模仿对象的本身,有许多动作要“离形得似”,高于模仿物。比如运动员表演中的连续旋子、连续头翻和各种空中造型,即使猴子也望尘莫及;又比如醉拳中的摔跌、翻腾动作,又有几个真的醉汉能做到呢?可以说象形拳的艺术魅力正在于此,美学价值也正在于此,机械的模仿是得不到的。著名艺术家齐白石说得好:“要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歌德也说:“和自然毫无二致是不能体现艺术的。”
    有的习练者为了追求形似,大小俱呈,须眉毕肖,潜心模仿猴的搔痒、抓虱,醉汉的踉跄、昏睡,螳螂的摇摆,蛇的扭动,甚至加上鹰、猴的鸣叫,却忽视了动作的提炼和创造,不仅有媚俗之嫌,而且有舍本逐末之感。象形拳毕竟是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形式出现的,不应为了求形似把杂技中的口技、滑稽戏中的怪相、夸张的肢体扭摆一并收进,这样不仅不美,恐怕也有失武术运动的特点。
    其二,动作高难、技巧性强。猴拳有许多灵巧敏捷的翻腾跳跃;醉拳、醉剑有不少失重心的摔跌滚卧、闪展游离;猴棍时而立棍立空中眺望,时而拄棍跳涧腾入半空;蛇拳腰臂独到的刚柔变化;鹰拳动静疾于突然之间;螳螂拳双斧交劈、上下翻飞等等,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娴熟的技术是完不成的,没有长期艰苦的琢磨锤炼也是做不到家的。人们的审美趣味也常常在于表演者超出了一般人的能力和想象,而象形拳中经常出现的动作难度和技巧,身体素质与技术的高度体现,使观众叹为观止,为人类奇迹般的创造力感到惊奇、高兴、自豪,从而得到美的享受。
    近年来象形拳在技术难度上的发展是毋庸置疑的,这是伴随我国武术习练者身体素质或技术水平全面提高而出现的,应当予以肯定和称赞。
    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有的运动员偏重于难度,过多地罗列翻腾跌扑技巧,却忽略了象形拳本身技法的运用和武术攻防技术的表现,这也是不妥的。如有的猴拳练得近于自由体操,却又不如一个体操运动员;有的练醉剑,却不多见到醉形的剑法,尽管技巧绝人,也赢得满场喝彩,却似乎应当算“地躺剑”。可见象形拳也不能全靠素质加技巧,在一招一式上仍要下功夫琢磨,使“形似”和“神似”有机结合。
    (本文转载自《中国武术文化散论》,邱丕相编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