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医道药 >

第二章 质元生理学(12)


    《难经三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这说明元气是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的。内至于臟腑,外达肌肤腠理,都是以三焦为通道,诸气合一,经过经络的传输而作用于机体的各个部分。
    2、主要功能
    元气的主要功能,是滋养和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有质无形滋养有质有形,有质有形消耗有质无形,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共性特征。德一分解后所化生的各种气的能量,是生命活力最根本的物质。机体的元气品质高而且充沛时,则各臟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活力就旺盛,机体的素质就强健而少病。若因先天禀赋不足,成长期元气的生成不足,或因后天失调,或因久病损耗,或因六欲七情虚耗,以致元气的耗损太过时,就会形成元气虚衰而产生种种病变。
    
    (二)宗气
    宗气,是积储于胸腔中的一类气,《灵枢五味》中说:“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 人体宛如一棵无根树,必须通过鼻子呼吸空气养形和养神,一口气不来则容易性命分离。空气中含有的微量天德能量和地气能量将会随呼吸的空气而进入膻中,空气中的有效成份被形体肉身所用,但是其中的微量天德地气却会与皓华体元调用的元气相互激荡汇化。经过这种激荡相融以后,一部分被传输至全身投入使用,有一部分则并不参与流动,而是储存于胸中的“气海”内,以供气机的内循环调用和体元的补充使用?
    宗气在胸中积聚的地方,称之为“气海”。有的典籍中称之为“膻中”,所说的膻中并不是指穴位,而是中丹田内。
    1、组成与分布
    宗气,它的主要成分是以肺通过后天呼吸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以及其中微量的天德和地气,以及脾胃从饮食物中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又名为谷气,加上调用体内储备的先天元气,共同组成其主要部分,相互结合而成一种气。元气是呼吸的初始推动力,谷气则是呼吸动力的补给。因此肺的呼吸功能,既与先天元气的储备量和调用力相关,同时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宗气的旺盛与衰变。
    宗气聚集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作用于心肺功能,是心肺活动功能的原动力。上“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灵枢五味》);下“蓄于丹田,注足阳明之气街(相当于腹股沟部位)而下行于足。”(《类经?针刺类?解结推引》)所以《灵枢?邪客》中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灵枢?刺节真邪》又说:“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
    2、主要功能
    宗气的主要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二是贯心脉以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视听的感觉能力、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皆与宗气的盛衰有关。故《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其病在中;……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这充分说明了宗气具有推动心臟的搏动,调节心率和心律等功能。所以,在临床上常常以“虚里”处(相当于心尖搏动部位)的搏动状况和脉象来测知宗气的盛衰。
    (转载自当当网书库)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