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上表 悠思阐道 且看道士最钟爱的文体
http://www.newdu.com 2025/01/07 06:01:52 腾讯道学 知乐斋主 参加讨论
文/知乐斋主 在李唐王朝的大力推动和唐代诗歌文化的影响下,道教诗歌体裁和内容更加多样化,突破了以游仙诗为主的单一创作格调,在道教宗教活动中发展了诸多新的诗歌形式。诗词、歌曲等艺术种类相互融合,涌现了如青词、道词、道曲等道教诗歌的新形式。唐代道教诗歌向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种偏向于文字的艺术,发展为新的诗歌形式:青词和道教词牌。 一、青词 为了通神和降神,道士们要向神仙们上表奏章,这些奏章有时候用駢文写成,也有用诗歌的形式,称为“青词”。 此种文体约起于唐天宝年间,唐李肇《翰林志》:“凡太清宫道观荐告词文用青藤纸,书朱字,谓之青词。”青詞原是太清宫舉行斋醮的新文体,后来发展成为道士斋醮的通用文体。 青纸朱书 道士向神仙上表 明代青词成为独立文体 《道门定制》有:“青纸朱书,以代披肝沥血之谓也。”因为这些文字是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故名“青词”。后代文人也有代人创作青词的,极大地提高了青词的文学水平,青词不再只是道士的专利,文人官宦也大量创作青词,促进了青词这一文学体裁的勃兴,明代文论家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已列“青词”为一类独立文体。明代严嵩甚至为嘉靖帝写青词而位至宰相,被讥为“青词宰相”,由此可见青词创作之兴盛。 青词绿章更为文人偏爱 青词也称“绿章”、“绿歌”等,诗人李贺(790-816年)曾为吴道士夜醮作过一首题为《绿章封事》的青词,其词曰: “青霓扣额呼宫神,鸿龙玉狗开天门。石榴花发满溪津,溪女洗花染白云。绿章封事谘元父,六街马蹄浩无主。虚空风气不清冷,短衣小冠作尘土。金家香巷千轮鸣,扬雄秋室无俗声。愿携汉戟招书鬼,休令恨骨填嵩里。” 这是留存较早的一首诗体青词,因为是为道士的斋醮仪式所作,十分突出地表现了向神求告、祈祷和赞颂的宗教内容,但在创作上采用流行的七言诗形式,文采飞扬,意境深远,比之于道士所作更富文学欣赏性。 唐代诗人李贺 由于国家祭祀的需要,宫廷文人翰林院有撰写青词的职责,白居易等诗人也都为宫廷创作过青词。青词的广泛流行,形成了固定的创作格式,求告之类的祈祷青词并不使用整齐的格律诗,多用散文体制,用词格式亦模式化,只需按照一定的斋醮活动填入相应的内容,故名填词。 “四六金书”难入正典 比较常见的青词通常使用四言、六言格式,所以又称为“四六金书”。 青词作为应制之文,主要流行于道教和宫廷之内,具有特定的宗教用途,其格式和词句等严格的限制和禁忌,使得青词很难在世俗社会发展起来,亦很难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随着道教的衰落,青词也作为历史的产物而沉寂。清代编修的《四库全书》就认为青词一文体作为道教的祈祷文章,不入正典之流,与经史子集正统文学相乖,故青词不在收录之列。 二、道词 从格律到长短句 道教形成独特词牌 关于词的起源,说法较多,远古时代的诗骚确实已经有了长短句,但词的真正发展的时代是在唐代。词是合于唱和的新型格律诗,是诗歌和音乐两种艺术交融的产物,隋唐之际新兴的“燕乐”对词的形成具有很深的影响。 一些词牌产生之初就是道教宣扬教义的作品(资料图 来源网络) 从唐诗到长短句的演变,是诗歌艺术自身发展的趋向,另外道教对词的形成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形成了独特的道教词牌,丰富了词的形式和内容。 这些词牌都与仙家有关 道教词牌的形成多与道教仙人、故事和传说有关,如《明月斜》、《霓裳羽衣曲》、《凤凰台上忆吹箫》等词牌取自吕洞宾、叶法善、唐明皇、萧史、弄玉等道教人物的传说。有一些道教词牌由仙歌道曲演变而来,如《步虚词》衍为《西江月》,《法曲献仙音》衍为《献仙音》等。还有一些词牌产生之初就是道教宣扬教义的作品,如《二郎神》、《女冠子》、《潇湘神》、《天仙子》、《玉京秋》、《逍遥乐》、《长生乐》、《临江仙》、《洞仙歌》等。 道教词牌留下的作品不多,在敦煌写卷发现的一千多首诗词中,其中有一些道教词曲,多表现修行、游仙、炼丹、斩妖等道教内容。敦煌道词文字通俗、语言直白,具有民间文学的特征。道词一方面对词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深受唐代诗词发展的影响,道教词牌也常常为世俗诗人创作所用,以表现世俗题材的内容,或者道教借现有的词牌填词,以宣传宗教的出离主义和修行思想。(编辑:行云) (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文:知乐斋主 腾讯道学签约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东岳庙庙会传统习俗知多少
- 下一篇:300多年的妙峰山庙会 香火到底有多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