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民俗道艺 >

记录道教史的美术作品


    
    四川南朝道教石刻 南北朝晚期 1995年3月出土于四川成都
    凝聚着我国著名美术史学家李凇十余年心血的《中国道教美术史》(第一卷),约50万字,500幅插图,其中62件新材料是首次发表,全书70%的图片由作者拍摄或自制。这是李凇甘于寂寞、勤于笔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十年磨一剑”的结果。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著名道教史学家王宗昱评论说:“这部《中国道教美术史》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和持久的,它从全局上对以往的成就给予总结,而且突破了以往的格局,将极大地影响到描述道教史的方式,它将告诉世人美术作品同样在记录历史而不是古人的玩物。”
    多年来,李凇以一己之力探寻独特的“中国图像逻辑”,他既汲取传统精华,又吸收西方营养,下学上达而成一家之言。道教美术遗迹的零散与个案研究的欠缺,使得以往的中国道教美术史研究一直难以有实质性的推进与突破。针对这一困局,多年来,李凇先后到25个省市(包括港台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还多次深入山西、陕西、四川等许多偏远的山区乡村,调查研究道教艺术遗迹。为了眼见为实和学术之真,他尽力不予遗漏地亲临现场,仔细考证。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量的道教艺术品流落到海外,李凇又多次到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地20多个国家的博物馆考察和搜集资料。十余年来,拍摄资料照片8万余幅。他这种在学术研究上的严谨态度和执著精神,令学界同仁称道和感动。多年来,在具体考察的基础上,李凇完成了有关中国道教美术史的18篇个案,且结合学术会议的需要,陆续撰写了从汉代到明代的多篇专题研究论文,并在海内外发表,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其中,《论〈八十七神仙卷〉与〈朝元仙仗图〉之原位》一文,2008年获首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同时,李凇还主持了“首届道教美术国际研讨会”等一系列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编辑出版了《道教美术新论》等文集。这些学术活动的水平与深度,体现出中国美术史学者在艺术史个案研究上的自信与学术高度,增强了中国艺术史学者在国际艺术史学界的对话能力。
    与以往美术通史的写作方式不同,本书结构与体例颇具新意。在方法论上的创新与突破,对中国美术史研究具有启发价值。全书基本构架主要以个案为单元,在每一个论述单元中,采取资料调查、客观描述、分析研究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就其完整性与独立性而言,均相当于一篇精密深邃的个案研究。这种体例既不同于中国传统史学中的编年,也不同于纪传。作者对每一单元的解读都展示出不同的层次、角度和阶段,力图要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以对这三个“什么”的细致解答为进阶,李凇意在以道教的视觉材料为主线,整合相关的学术成果,为重新解释中国道教美术史提供新的材料和新的视角。李凇认为,“作为人文学科和历史学科的美术史,视觉材料始终是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核心,放弃了这一点,就消解了学科成立的理由。”在大力强调资料的原始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强调对视觉对象的直接解读,强调艺术作品以及图像的文化表现力,强调视觉材料作为历史文献的真实性之同时,作者并未忽视文献在回溯“原境”时的重要作用,而是综合运用道教史、佛教史、中国美术史以及考古学、民俗学、神话学、版本学、文献和文字学等领域的知识,去解读中国道教美术所特有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
    总之,本书以视觉材料为核心,从直接面对作品入手,通过陈列、描述、比对和分析,生动地呈现了从战国时代的前道教美术,到南北朝至隋代道教美术形态的发展轨迹。在方法论上,李凇坚持严谨、细致与深入的作风,将细微的观察与宏观的比较相结合,并试图通过这个专题史的展开,探寻独特的“中国图像逻辑”之路。专著之出版,不但填补了目前国内道教美术史研究的空白,拓展了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新界域,使道教美术史名副其实地成为美术史研究的一个“亚学科”,取得了中国美术史研究方法论上的重大突破,还为思想史、宗教史、考古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与视角。(《中国道教美术史》 李 凇 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