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信军 据《云笈七签》卷四十《说戒》中说,老君曰:救灾救难,不如防之为易;疗疾治病,不如备之为吉。今人见背,不务防之,而务救之。不务备之,而务药之。故有君者不能...
文/李信军 “崇百药”和“说百病”相反,其要求奉道者信仰虔恭,抱守此一百良药信条,口诵心维,践行无上大道。此百药为修身、进业、处世之津梁;信道、成道之梯航也。 太上...
文/李信军 养生,又称摄生。“摄生”一词源自《道德经》第五十章:“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汉代河上公注解《道德经》时,曾云:“摄者,养也”。道教...
文/李信军 道教养生功法,可谓千有万条,如行之得法,即能祛病强身,延年益寿。道教养生功法主要有胎息行气、守一存神、导引按摩、动功静功,以及日常起居宜忌等。 常有人问...
文/李信军 养生,即保养、养护之意。养生的目的是通过形体锻炼、脏腑调理、膳食搭配以及顺应四季节令气候的变化,促使生理、心理的自我调整和平衡,保证身体及生命质量的健康...
文/李信军 起居宜忌,是指在日常生活及起居等方面的宜和忌。宜者,是对身体有帮助、有益的方面;忌者,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诸多方面,需要注意和禁忌。 关于日常起居宜忌,《抱...
文/聂启明 道家女仙的传统源远流长,前贤将女仙分为六派,而其中“童女派”的开宗者,即是与孙不二元君、魏华存夫人齐名的女仙谢自然。 唐贞元年间,谢自然于蜀中金泉道场白...
文/清虚道人 道教修行,修心是第一要务。从庄子所曰心斋,到祖天师立教时设下静室以内省,再到科仪经韵盛行之后流传的各种“法忏”,其目的都在于使参与其中的人们能够及时自...
文/陈景展 高人身病心无疾,才算明家数第一。凝性恶浊气消散,何必求神请明医。愚人得病性先乱,不是尤人怨天地。疾病一天重一天,不日一定死到期。 一切一切疾病源头就是心,...
文/李信军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危及人类生命的致病因素也在发生变化。诸如在本世纪初,各种因传染病、流感、肺炎、结核和胃肠道感染而死亡的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