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 常氏相声世家

    2018-01-15

    说评书有三件不可缺少的道具,那就是:扇子、醒木、手帕。那么,这三件道具是怎样来的呢?这里有一个流传很久的小故事。 周庄王年间,连年荒旱,老百姓非常困苦,太后又患重病...

  • 单口相声艺人的醒木

    2018-01-15

    单口相声里的中长篇节(俗称八大棍儿)来源于评书。它继承使用了评书中的三件小道具折扇、手绢、醒木。在这三件小道具中,醒木使用的次数最少,而它的内涵却比折扇、手绢丰富...

  • [史料]批判尊儒反法的旧相声《八扇屏》

    2018-01-15

    批判尊儒反法的旧相声《八扇屏》 天津市曲艺团革命大批判组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那些宣扬孔孟之道的旧相声,长期霸占曲艺舞台,毒害人民。《八扇屏》就是一段流毒深广的旧相...

  • 相声发展的几个阶段

    2018-01-15

    第一个时期,从相声艺术形成至1948年,姑称之为“奠基期”。所谓“奠基”,究竟“奠”了什幺样的“基”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涌现了数量可观、技艺高超的相声艺人。...

  • 贾凫西简介

    2018-01-15

    贾凫西,明末鼓词作家。原名应宠,字思退,一字晋蕃,号凫西,又号淡圃。署名木皮散客,又作木皮散人、木皮子。山东曲阜人。根据他的《归兴诗》推定,约生于1590~1594年之间,《...

  • 天桥演出的曲艺的演变:相声

    2018-01-15

    相声是用口技换钱的一种玩艺,北京土语又名为平地抠饼的玩艺儿。早年北京讲究明相声、暗相声,单春、双春。明相声者,如《八扇屏》《出灯谜》《对对联》《说绕口令》。暗相声...

  • 相声前景展望

    2018-01-15

    一、从“鸡肋”说起 大家都熟悉《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曹操以“鸡肋”暗示撤兵的故事。 目前的许多相声都有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鸡肋味道,有识之士一致认为:相声巳经跌人低...

  • 天津早期的杂耍场

    2018-01-15

    天津之所以有“曲艺之乡”的美称,不仅因为天津是北方曲艺的发祥地,培养出如万人迷、小蘑菇、高五姑、张寿臣、马三立、骆玉笙、史文秀等一批曲艺名家,还在于天津有爱曲艺、...

  • 相声的“柳活儿”

    2018-01-15

    从相声演员“撂地”演出开始,他们把学唱弦子书,什不闲儿、竹板书,京、评、河北梆子等戏曲选段、片断,以及演唱“太平歌词”、小调歌曲等统称为“柳活儿”。 “柳儿”就是唱...

  • 传统相声琐记

    2018-01-15

    相声与“太平歌词” 今天,在北京的相声演员中,会演唱“太平歌词”的人,只有侯宝林、罗荣寿等少数老艺术家了。 “太平歌词”是用两片竹板伴唱的一种北京民间小曲,是从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