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与伊斯兰教关于生死问题的对话(4)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11:11:20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四、对今生、现世生活的看法 所有的宗教都追求永恒的幸福,但有的更重视现世利益和幸福,有的更注重来世、彼岸的幸福。例如,基督教就是以现实人生为痛苦和丑恶的,把追求“彼岸”的理想乐园作为彻底的解脱,而缺乏对于“此岸”、今世、生命的足够重视。道教与伊斯兰教则极其看重今生今世的幸福,认为生活值得一过。 道教的神仙无非是道门中人企慕和向往的理想人生状态。驱使道士狂热地追求成仙的动机,正是基于人们对于现实人世生活的看重和深深眷恋。道教不满足于以虚幻的理论形式表现享乐,它特别看重现世幸福和现世利益。葛洪的《抱朴子内篇》记载了既能够长生不死,又可在现世恣情享乐的地仙。葛洪笔下的“地仙”虽然说所反映的是魏晋士大夫的现世生活理想,但是也深刻反映着道教中人对于现世生活中食色游乐、荣华富贵的深深眷恋与渴求。修得仙道者先服半剂金丹,成为地仙,当他们想做天仙时,再服半剂金丹即可飞升。彭祖就是葛洪笔下服半剂金丹留在人世的地仙。他不愿做天仙而宁愿留作低一等地仙的主要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深深眷恋人间现世的生活,“人道当食甘旨,服轻暖,通阴阳,处官秩,耳目聪明,骨节坚强,颜色悦怿,老而不衰,延牢久视,出处任意,寒暖风湿不能伤,鬼神众精不能犯,五兵百毒不能中,忧喜毁誉不为累,乃为贵耳。若委弃妻子,独处山泽,邈然断绝人理,块然与木石为邻,不足多也”。[3] (P182)有宗教学者说:“道教徒对于神仙世界的无限向往与渴求,所折射出的是古老中国人对于理想现世生活的深深迷恋与渴望”。[9] (P45)这话正是从反面说出了道教中人对于现世、现实生活的热爱与重视。与道教相似,伊斯兰教认为人们应该重视今生今世的生活,现世生活是宝贵的,值得一过。 伊斯兰学者艾哈迈德·爱敏曾说:“伊斯兰教重视人生,反对弃绝现实生活,反对出家修行,提倡自食其力,反对独身主义,反对不劳而食”。[14] (P13)伊斯兰教弃绝禁欲主义,反对悲观主义。伊斯兰教在构筑后世天园幸福的同时,并不否定今生现世的幸福,它认为人的今生现世幸福是具体生动的。《古兰经》中对今世生活的赞美俯拾皆是。它赞美天上降下充沛的雨水,赞美“大地的产品生产丰茂,人畜食用”,赞美“大地穿上它的金色衣裳和戴上它的美丽装饰”。[7] (P218)它赞美今世的“适口珍馐,炫体绮锦”。[15] (P139)在伊斯兰教看来,享受现世生活是真主所允许和赞成的,真主肯定人的现实物质利益需求,《古兰经》指出:“你们都要穿戴整齐,吃(饱)和喝(足)”,[7] (P161)“世人啊!你们吃地上合法的和美好的(东西吧)”。[7] (P26)并且,真主为了人类能够充分享受现世生活,为人类创造了优越的自然环境与条件,“这里有林园和泉水,有庄稼和具有纤细的肉穗花序的椰枣树,你们精巧地凿山造屋。你们应当敬畏真主,应当服从我。”[7] (P404)“他会降大量雨给你们和增加你们的财富与子嗣,并赐给你们田园和(流动的)河川”。[7] (P660)人们可以利用真主所创造出的种种有用之物,使得生活变得轻松、安逸。《古兰经》晓示: 他也曾造化家畜,你们由它们得到温暖的衣着和(其他的)利益,你们也食它们的乳和肉”,“也造化了马、骡和驴子以便你们骑乘和作为装饰。他也造化(其他)你们所不知道的东西。……是他为你们由天空降下雨水,你们由它得到饮料,植物也凭它生长,你们也靠它来畜牧。他(主)用它为你们生产谷类、橄榄、枣树、葡萄和各种果子。 他在大地上为你们造化了各种不同颜色(与品质)的东西,……他也约束海洋(使它们)为你们服务,以便你们由其中吃到新鲜的肉,和从其中获得你们所佩戴的饰物。……他曾在地上安置(稳固的)山岳,以免它(大地)随你们摇动,以及(布下)河流和道路,以便你们能循求(正)道。[7] (P282) 伊斯兰教所设想的现世生活宁静、恬淡、和平充满了自然生机与情调。它鼓励人们努力耕耘,享受美好的现世生活。它禁止人们消极避世,不主张深山隐居,出家修行。在伊斯兰教看来,出家清修、修道制度并非是真主所要求的,而是穆斯林自己创建的。这在《古兰经》中也说得很清楚:“我在那些追随他的人心中置入了同情与怜悯。但是他们却自己创出了修道制度,我并没有叫他们实行它(出家清修),而他们也没有遵守他们所应遵守的”。[7] (P618)据此,我们说伊斯兰教对于现世、人生的态度是积极的,它看重今生现世的幸福。 可以说,道教与伊斯兰教都认为现世生活是美好的,值得一过,反对消极避世,不赞成禁欲主义。这是二者的相似之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