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视频丨巍宝仙踪:无峰不奇,有霞皆青


    文/华羽苑菁 东宣再
    巍宝山,山势雄伟,是全国14座道教名山之一,它的道观殿宇最多建筑工艺精湛,是集"南诏"文化和道教文化为一体的名山!
    
    巍宝仙踪(资料图)
    中午12点左右我们到了的巍宝山,才拿好随身的物品,天就下起了小雨。
    晚冬(2018年)的山风寒意正浓,初入山门但见青山郁郁林海莽莽!青石铺就的长长石阶曲折而蜿蜓,那是一条通向道观的幽径。
    此时寒风细雨伴随着脚步声,我们的身影很快淹没在古木参天松柏森森的翠谷之中。
    道观屋椽的铃声随烟雨从远处清脆传来,荡漾在林中;闻着树木淡淡的香气,几个人静静走着时尔聊些散话一切随心随意。
    这是第三次到巍宝山,现在的步履自然与那时叠合,不同的是因为那时心里有事,而带着故事赏风景,景致趣味也随心变化;而当无欲无求融入一处风光,却因为至简才能得与自然朴素相拥……
    
    一片宁静的世界(资料图)
    这是一片宁静的世界,阵阵松涛的起伏,就像轻吟着久远沉积中浓厚的道教文化,其道观有一对联尽显其意:
    观此山,无峰不奇,无泉不冽,无寺不古,无树不翠,堪称清虚妙境。
    过斯境,有洞皆春,有鹤皆鸣,有霞皆青,有龙皆灵,确乃道教名山。
    巍宝山多林木极易联想起古时的雅士,松下抚琴对弈;钟吕对答品茗的画面,这触林海所思也照应着道观这对联:
    凭栏看青山烟雨,翠岫风云,都收来百尺楼头,无边光景。
    引领想纯阳神仙,太白诗酒,倘到得两人胸次,何等逍遥。
    随行的东兄也做有喻山林之美的诗:
    空谷探幽深,林静鸟无飞。
    幽韵无心处,唯有溪流声。
    
    巍宝山的道教壁画(资料图)
    这时不由联想起古人对于“仙”的解读,《说文解字》:“仙:人在山中之意。”《释名》“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葛洪著有《抱朴子》一书,认为山林是道者避隐合药之处,强调说:“山林之中非有道也,而为道者必入山林,诚欲远彼腥膻,而即此清净也。”可见古人对于环境的要求,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的认识,早于我们了。今天我们如何解读仙,仙是外在与内在的和谐,外在是指外部环境,而内在则是思想境界层面,也只有内在的思想境界达到一定高度,再配上外在的环境,那会是一幅画面,一幅唯美的画。“身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
    又有一联:
    钟敲月上,馨息云归,非仙山莫非仙山。
    鸟送春来,风吹花去,是人间不是人间。
    与光阴同行中我们无需选择的享受四季,却交付出每段时光与路程留下的身影……或许人一出生为执念所掌,却忘记了营营光阴走在前头早已偷走年月分秒,纵古刹威严山水依旧终是过客如风。
    道观院墙上的蔓藤潮湿的苔藓,早在这里安家已久,还有那些因岁月侵蚀的斑驳痕迹更为道观平添些许沧桑……
    在这里,树木花草随着四季兴衰;
    在这里,简素洁净唯赏明月清风;
    在这里,古刹回眸又将静待于谁?
    在灵官殿一株明代山茶花。
    高18.8米,有个好听的名字“山茶流红”一名惊艳古寺苍茫!
    
    岁月侵蚀的沧桑(资料图)
    在玉皇阁,一红一黄二株腊梅正竞相开放。梅树下,我弯腰从地上拾捡起刚落下的梅花,或许此时是怀想起当年的景象!这漫漫光阴十五载,仍记忆当年几人与一位道长在此相遇。他也是随手从地上捡起刚落下的梅,放入茶盏开水冲下,梅与茶叶翻滚着,几个人在树絮飞扬的庭院闲坐品茶……一切似昨日发生的点滴,却又在今日消尽流逝……
    这青瓦墙内,梅甘守寂寞。它幽雅,它静默,那疏影斜枝中暗香浮动;那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从容!它在属于它的季节开与落;舒展玉洁冰清,尽显道骨清风!
    清霞殿、长春洞、玉皇阁、文昌宫、灵宝殿……古匾、楹联、长满青苔的岩石,还有那万顷松涛,都任日月穿梭却又怎一个“幽”字了得!
    走着的几人逐渐前后拉开了距离。寂静的山径中寒风阵阵传送铃声;而树下堆积的落叶,则在风中缠绵着绚烂起舞……
    继续前行着的脚步一起一落,那抛向身后的级级台阶,好似光阴对我们磨砺后馈赠的礼物……
    到了山顶只觉山风呼啸,那浩浩林海在此起彼伏奏着乐曲……好久,当风停息呈现出的是高山仰止,松松独立的画面,那种天清气朗的境界让人感怀!
    自然的精髓总在共喻人世生命!一剪月光,沉思悟荣辱;一抹夕阳,可以喻心境;一缕轻风,足以慰人心!
    下山时我们又踏上了来时的古道,一步一步,身后是古寺渐行渐远,心语唯与林海默默。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资料图)
    老子有说: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
    庄子有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或许,古往今来人喜山乐水必亲近山水,去触摸自然,体悟至道之下自然的清旷与空灵,用谦卑与自然携手前行,感悟其静水深流万籁俱寂!以及在寻青山绿水足迹的过程中,所带来的澄明心远,丰盈自足!或许,真正的大美是把人生所经历的一切都安然以待,以无是非无差异的醇和境界,去生活中体悟并了达大和之境!
    编辑:(西铭)
    本文为腾讯道学编辑发布,文/华羽苑菁 东宣再,来源:东宣在创意工作室。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