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意合人相悦——《太平经》中的理想社会蓝图(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4:11:01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社会和谐——人各有宜、男女相和、人际互助 资料图 《太平经》继承发展了老子顺应自然、顺应民心的治理思想,强调顺民心、得民心是实现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的前提:“帝王所以能安天下者,各因天下之心而安之,故得天下之心矣。”如何才能顺民心、得民心呢?那就必须尊重和顺应人性,注意发挥众人不同的特性,因材而用、因性而治。书中告诫统治者说: “天地之性,万物各自有宜,当任其所长。”“因其天性而任之”,才能“所治无失”,“得天下之欢心,其治日兴太平”。人各有性,物各有宜,尊重这一事实, 采取扬长避短,顺性而治的治理方式才是合理和有成效的。 相反,如不顾其自然之本性,“强作其所不及,而难其所不能”,又不加以引导,反而多加责难,“使其 冤结”,则人民“愁苦困穷,即仰而呼皇天”,引起“灾变纷纷”,“不能致太平,咎正在此”书中呼吁,这种违背民性的做法是“大害之根”,“危亡之路”,统 治者对民众进行封建强制压迫不仅是极不合理、而且是导致社会失和的极其危险的政治治理方式。这些话语激烈地批判了桎梏人性、违逆民心的封建专制统治,将社会和谐的理想建立在顺应民心、尊重人性基础之上,可谓看到了通往和谐社会的正确方向。 人际之间的互爱互助互帮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引导人们行善积德,《太平经》抨击那些冀利望誉、患得患失的行径。书中指出,如果行善乃是为了日后图回报,那么,这种善行的道德意义是会大大打折扣的:“今日食人,而后日往食人, 不名为食人,名为寄粮。今日饮人,而后日往饮之,不名为饮人,名为寄浆……”这种建立在利益交换基础上的行为,不是一种道德行为,故不能得到上天的奖赏,“如此者皆无天报也”。 “人不佑吾,吾独阴佑 之,天报此人。言我为恶,我独为善,天报此人。人不加功于我,我独乐加功焉,天报此人……”在这里,并非鼓吹完全不计功利的道义论,而是力图消除道德生活中存在的急功近利、等价交换等浮躁心态,缓解民众中因恶者得福、善者遭祸等社会现实而导致的心理不平衡。如果只图报答而行善将使人类失去仁爱、同情这些最宝贵的道德,将会导致人类行为乃至人类自身的商品化,只会使人类的良知萎缩,陷入鼠目寸光、斤斤计较、锱铢必争的狭隘之中,从长远来看,这是既不利于个体发展又有损于社会和谐的。 为了推进社会和谐,《太平经》继承老庄尚朴贵真的主张而强调以“至诚”为“急务”,强调外在的道德行为必须以内在的真情为基础,摒弃虚情假意。至诚才能够感动天地神灵:“至诚于五内者,动神灵也。”人类从内心真诚地感念和遵循天地好善恶恶之德,效法天道地德而行,才能感动心 神,进而感动上天,产生“天地乃为其移,凡神为其动”的效果。以此为基点,将至诚之德延伸到人际交往中:“与人交,日益厚善者,是其相得心意也;而反日凶恶薄者,是其相失心意也。”人际交往如能以至诚之情为基础,则心意相得,心心相印,和睦与共,此乃人际和谐、社会和谐之理想境界也。 人天和谐——“得天地人和悦” 资料图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太平经》继承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将天地人视为紧密相联的大系统,并以人类血缘家庭模式中的父母和子 女来比附天地人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该书的《起土出书诀》中说:“天者主生,称父;地者主养,称母;人者主治理之,称子。父当主教化以时节,母主随父所为 养之,子者生受命于父,见养食于母。为子乃当敬事其父而爱其母。父教有度数时节,故天因四时而教生养成,终始自有时也。夫恶人逆之,是为子不顺其父,天气 失其政令,不得其心。天因大恶人生灾异,以病害其子。”人如果不能顺应天地自然之度数时节,天将降下灾异以病害人类。因此,人是否顺应天地自然,是否能够实现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这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安康与幸福:“得天地意者,天地为和,人法之其悦喜。得天地人和悦,万物无疾病,君臣为之常喜。”“夫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乃当先安其天地,然后可得长安也”。这一与天地相和谐的理念贯穿于《太平经》的全书之中。 虽然《太平经》中所说的天地不完全同于老子所说的自然之天地,而是兼有神灵的含义;书中所说的“道”不完全同于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之道,而是具有人格神意味的“与皇天同骨法血脉”、“疾恶好杀”之道。但是,这并未影响作者协调人类与自然天地之关系的思考,并未妨 碍作者对于人类以外的自然万物的关爱。书中关于人类与天地相和谐的思想亦包涵了对于自然万物生命的保护和珍爱。书中说:“慎无烧山破石,延及草木,折华伤枝,实于市里,金刃加之,茎根俱尽。其母则怒,上白于父,不惜人年。人亦须草自给,但取枯落不滋者,是为顺常。”作者认为,人类取用自然资源应限于维持基本的生存,而不应超越这一限度,折华伤枝或导致茎根俱尽的过度开采将对自然界万物造成破坏,从而导致天地共怒而惩罚行为者。在这一天谴论的神秘外衣下,实际上向人们揭示了过度破坏自然环境则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一客观真理。 书中还借天地神灵之威,反复述说破坏土地资源所可能引发的各种灾难,“地者万物之母也”,“人以地为母,得衣食焉”,“伤地形,皆为凶。深贼地,多不寿。”这对人类所发出的爱护土地资源的呼吁以及破坏土地将危害人类自身的告诫却是十分深刻且富有前瞻性的。这种发自内心的对于天地自然的亲近之情和敬畏之心,对于我们现代人类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保持与天地自然的和谐是一种可贵的精神资源。 诚然,《太平经》所提出的和谐社会理想与我们今天要建设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然有着本质的差别,但其基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而提出的和谐社会的一系列构想,却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能够为我们今天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文化资源和思想启示。 (道教之音根据吕锡琛的《论<太平经>的社会和谐思想》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道教圣地丫髻山,厚重了京东道教的人文底蕴
- 下一篇:制器尚象:道家思想对宋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