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道德经》漫议 第十六章

    第 十 六 章
    致 虚 极,守 静 笃。万 物 并 作,吾 以 观 复。夫 物 芸 芸,各 复 归 其 根。归 根 曰 静,静 曰 复 命。复 命 曰 常,知 常 曰 明。不 知 常,妄 作 凶。知 常 容,容 乃 公,公 乃 全,全 乃 天,天 乃 道,道 乃 久,没 身 不 殆。

    本章里,老子特别强调致虚守静的功夫。他主张人应当用虚寂的智慧,去面对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在他看来,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从生长到死亡,再生长再死亡,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都遵循着这个运动规律。老子希望人们能够了解、认识这个规律,并且把它应用到社会生活之中。在这里,他提出“归根”、“复命”的概念,主张回归到一切存在的根源,就是完全虚静的状态。人们应该认识和遵循这个规律。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意即,要达到清澈明朗而极其清静的状态,就要坚定的守持它。这个认识是我(老子)从观察万物一起生长、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得来的。“极”和“笃”都是指坚定的持守到一个顶点的状态。“复”指往复,回归。这句话是老子“存母守子”智慧的修养方法。正如五十二章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天地万物有始有终,这个始终是万物的根源。认识了万物的根源,就要坚守这个根源,终身就不会有危险。怎么认识这个根源?就是要坚定的守持本章所言“虚静合一”的状态。如此才能看清始终。因为“虚”之后才能“空”,空之后才能“明”。就像空虚的房间才显得敞亮,反之,房间里面塞满了东西,再亮的灯光也无法让其宽敞明亮。所以,“虚”和“静”在于形容心境的空明宁静。但到后来,因为外界环境的干扰而使心境难以宁静。所以要在“致虚”和“守静”上下一番苦功夫,以达到心灵宁静的空明状态。达此状态,才能认识万物循环往复的过程和规律。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意即,万物纷繁茂盛地生长变化着,最后又各自回归到它生命的本源上。“夫物芸芸”,是指宇宙万物纷繁茂盛的样子。“各复归其根”,各自又回归到它的本源上。像花草树木,不管再怎么纷繁茂盛,最后都要回归到它叶落归根或自然死亡寂静状态。这便是“各复归其根”的意思。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意即,返回到本源上就叫“静”,静就叫做回归本性与重复生命。“复命”即回归本性。“命”对人而言,是指既定的条件与最终的结局。比如,男女在母亲孕育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性别,这就是生命既定了的条件。对万物来说,起点和终点,就是他本有的状态和最终的归宿。可见,人和物,从起点开始,不管路程多么慢长而最终都会回归终点的“静”。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意即,回归本性叫做常理,了解常理叫做明智。不了解常理轻举妄动,就会遭遇凶险。“常”,指万物运动变化中不变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万物的本性。在人类社会上,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比如,上古的尧是个明君,桀是个暴君,但客观上,它不会因为尧是明君就永远存在,也不会因为桀是暴君就不让他来到这个世界。“知常曰明”,万物的运动变化都依从着循环往复的规律,懂得这个规律就叫做“明”。 “知”就是了解。了解之后,就要懂得控制欲望;反之,必遭凶险。像《三国演义》里的周瑜因不懂得控制自己,最后被诸葛亮活活气死。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意即,了解常理就有宽容的胸怀,胸怀宽容才会公正无私,公正无私才会普遍周全,普遍周全才会合乎自然,合乎自然才会与“道”同行,与“道”同行才会保持长久,终生不会有危险。“知常容”,懂得永久不变的规律就会宽容。“容乃公”,有宽容的心就公正无私。“全乃天”中的“天”指自然界的天,或自然规律。“天乃道”,符合自然规律就是符合于“道”。“没身不殆”,一辈子都不会没有危险。
    由上而看,“致虚”就是把心智消解到没有一点心机和成见的地步。如果一个人过于使用心机就会闭塞明澈的心灵,妨碍明晰的认识。道教认为,只有“致虚”才能消解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只有“守静”才能与“道”融为一体;与“道”融为一体,才能“证道成仙”。《清静经》说:“大道无形无名,无声无息。但是,却含养阴阳,生育天地。只有反观内视其心去除七情六欲,才能悟透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透悟了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就能看破看空。看破看空才不会固执己见而至于寂静空明。达到寂静空明的境界,常保清静之心,就能放下尘世间的一切幻相假境而明心见性,做到事来则应,事去自然,应事无念,自在自如。这也就是“致虚极,守静笃”的真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