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漫议 第三十八章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12:11:34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第三十八章 上 德 不 德,是 以 有 德﹔ 下 德 不 失 德,是 以 无 德。上 德 无 为 而 无 以 为﹔下 德 无 为 而 有 以 为。上 仁 为 之 而 无 以 为﹔ 上 义 为 之 而 有 以 为。 上 礼 为 之 而 莫 之 应,则 攘 臂 而 扔 之。故 失 道 而 后 德, 失 德 而 后 仁,失 仁 而 后 义, 失 义 而 后 礼。夫 礼 者 , 忠 信 之 薄,而 乱 之 首。前 识 者,道 之 华,而 愚 之 始。是 以 大 丈 夫 处 其 厚,不 居 其 薄﹔ 处 其 实,不 居 其 华。 故 去 彼 取 此 。 本章是《道德经》“德经”的开始。老子认为,“道”通过“德”的属性来表现,“德”是“道”的体现,于是有了道、德、仁、义、礼这五个层次:一是他将“德”分为“上德”和“下德”;“上德” 是人的自然行为,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下“德”是人执守的形式上的“德”,行动上表现为被动。“上德”的人顺任自然无心而为,“下德”的人勉强顺自然而有心作为。其二是说“上仁”的人有所作为却出于无意;“上义”的人有所作为却出于有意。三是指“上礼”的人有所作为却得不到回应,于是他就挥舞着胳膊强使他人服从。这样的人是失去了“道”才表现为有“德”,失去了“德”才表现为“仁”,失去了“仁”才表现为“义”,失去了“义”才表现为“礼”。四是老子有感于人际关系越来越注重于形式化、道德精神已经逐渐被私欲所替代的现状,进而主张当道、德、仁、义准则约束不了人们的心性时,便制定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礼”(制度法规)是不可或缺的,更是符合“大道“运行规律的。因此,老子最后倡导人们说:要立身敦厚,不要居于尖酸刻薄;要存心朴实,不要居于虚华;要舍弃浅薄虚华,采取朴实敦厚。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稳定,人民才能安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意即,具有最高尚品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形式上的德,所以才是真正有德。所谓“德”者,“得”也,得之于“道”者,称之为有“德”。按照“道”“衣养万物而不为主…故能成其大”的精神来看,“上德不德”,是指具有最高尚品德的人的行为和“道”一样,对万物不分亲疏,不分差别地去关怀和爱护。由“上德不德”想起了英国人尼古拉斯•温顿,他曾在二战爆发前夕以一人之力,从捷克救出699名犹太儿童,使他们免于被屠杀的命运。事情的经过是:在大战前夕,英国政府决定实施一项名为“儿童运输”的营救行动,允许17岁以下且失去监护人的犹太孩子前往英国避难,但需要接受援助的犹太孩子在英国找到寄养家庭,还要求受援助者缴纳50英镑的保证金,这在当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为此,温顿亲自招募志愿者、自发组建了英国驻捷克斯洛伐克难民委员会。救助工作十分艰辛,温顿除了要疲于应付英、捷两国官方的繁杂手续批文外,还要联系寄养家庭、运输渠道并筹募资金。考虑到时机稍纵即逝,温顿在面对德国特工紧盯的危险下,不顾个人安危大胆地伪造了一大批入境许可证,而且通过贿赂纳粹特工,才疏通了营救通道,成功地将这些儿童从纳粹手中救了出来。但在完成如此巨大的善举之后,他丝毫没有对外张扬,就连他的妻子也一无所知。直到1988年,他妻子在打扫房间时发现了一本落满灰尘的剪贴册,里面贴满了儿童照片、个人信息、信函以及一份长长的“营救名单”,这一伟大事件才被外界所知。在当时那种环境下,温顿疯狂的伪造入境许可证,贿赂政府官员,表面上看这是有违道德法律的行为,但为了异国他乡的这些孩子免遭屠杀,他不仅毅然而然的去做了,过后还不自我表扬。这便是“上德不德”的最好证明。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即,具有低等品德的人时常害怕人们说他无德,所以有意表现为形式上的“德”,实际上是无德的表现。此句强调了经过粉饰后的 “德”看似没有偏离“德”的评价标准,究其本质是无德的。比如,当天灾之后,社会倡导大家奉献爱心,一个百万富翁见到很多穷人都在奉献爱心的时候,他害怕别人说他没有爱心,就勉强捐献一点,这就是“无德”的表现。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意即,具备最高品德的人顺任自然不强为,而不故意作为;具有低等品性的人形式上表现为“无为”,其实是有目的炒作行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具备上等仁爱之心的人以无为之心的态度去做;具备上等道义之心之人其作为却是有目的作为;具备上等礼仪品格的人推行礼法却无人回应,于是挽起袖子露出胳膊强令他人遵从礼法。“上仁”虽然不如“上德”之“无为”,但没有掺杂个人的私欲和目的,所以虽“为之”而“无以为”。“上义”相对于“上仁”又差一等,不但“为之”,而且还在“为之”的过程中掺杂了个人的私心杂念,虽是“为义”,实际是为自己的利益 “有以为”。相比“上义”,“上礼”就更差一等,“为之”却得不到对方的相应,所以就强迫使人从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意即,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方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由“失道而后德”以下四句可知“道”与“德”每况愈下的过程。“道”被丢失了,才产生了“德”,用“德”作为行为标准。“德”被丢失了,就拼命提倡“仁”, “仁”靠不住了,便提倡“义”,“义”被抛弃了,便提倡“礼”。由此联想到《西游记》中为什么要给孙悟空戴上紧箍咒儿?其实紧箍咒代表的就是“礼”。青年时代的孙悟空,心中根本没有“道”、“德”、“仁”、“义”的概念,心中就没有敬畏之心,所以他敢大闹天宫,使“三界”正常之“道”的秩序无法维持,才被释迦摩尼压在五行山下,目的是让其闭门思过。但在取经路上,他表面虽然诚服于“礼”——制度、规矩,而骨子里的劣性仍然还在作怪,所以给其戴上“礼”的紧箍咒儿,就是要让其回归到“道”的本性。正因为有了“礼”的束缚,孙悟空在后来才学会了按规矩制度办事。最后,在大功告成之时,也即是回归“道”之后,头上的紧箍咒自动就没有了。可见,“礼”和道、德、仁、义都是社会伦理之法则。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意即,“礼”是忠信不足才出现的,而且是祸乱开始的预兆。“薄”,与“厚”相对,引申为不淳朴,不厚道。老子有感于道、德、仁、义都无法约束人心的时候,出现了“礼”。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意即,以前那些自作聪明自以为有远见卓识的人,不过是粉饰了的道德虚华,这是愚昧产生的开始。“前识者”,有两层意思:一是对那个时代的统治者的一种讽刺。因为导致社会人心道德缺失的真正原因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管理者自身不正而导致大家相互学习,这就是愚蠢的开始;二是对那些在狂妄自大自以为有远见卓识的人的一种讽刺。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因此,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处于刻薄无情;存心朴实,不处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浅薄虚华的态度而采取朴实敦厚的做法。“实”和“厚”是指淳厚朴实,“薄”和“华”是指虚伪浮华。淳厚朴实与虚伪浮华是相对的,一个导向淳朴,一个导向虚伪,影响社会人心的结果截然不同。所以,老子呼吁大丈夫应该舍弃浅薄虚华而采取敦厚朴实,具有相当的说服力。 本章的内容令人心灵震撼,后人理应精心研究,从中汲取老子的智慧力量,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奋力前行。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道德经》漫议 第二十八章
- 下一篇:《道德经》漫议 第二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