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啬色园参访记——关于道教场所发展的几点新思考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6:11:47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今年1月,笔者与几位道友参访香港啬色园黄大仙祠。在国际性大都市里,古老的道教生机勃发,经数小时参访,啬色园的独特魅力给道友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也激发了笔者关于道教场所发展的几点新思考,撰写小文,以飨道友。 黄大仙祠的历史渊源最早可追溯至1915年,当时梁仁庵从广东西樵山普庆祖坛携黄大仙像到香港,在湾仔设教弘道。1921年又在九龙狮子山竹园村兴建仙祠,供奉黄大仙。同年,祠庙管理机构——“啬色园”正式成立,以“普济劝善”为宗旨,大力发展教育、安老、医疗等社会公益服务。在黄大仙祠建立之初(1921-1934),祠庙为私人道场,只允许啬色园道众及家属入内参拜,1934年,经政府批准,每年农历正月向社会大众开放大殿,1956年,整座仙祠正式对外开放。2008年,啬色园出资1.4亿对黄大仙祠进行扩建改造,并在大殿底部修建了一座供奉斗姆和太岁的地下宫殿——“元辰殿”。如今,黄大仙祠位于香港九龙竹园村,占地约18000平方米,已成为香港规模最大的道教场所之一,每天慕名而来的信众游客络绎不绝,香火鼎盛。 乘坐地铁观塘线在黄大仙站出站,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便是啬色园牌坊。黄大仙祠又名啬色园,“啬”有少费、悭吝之意,“色”意为“所好之物”、“有欲之类”,故“啬色”一词包含致虚静、爱精神、省思虑、寡情欲的道教理念。走进牌坊,王灵官立于殿内,灵官殿似亭阁结构,其左侧为进,右侧为出,从左上台阶,右边先后是碑记“‘劝善亭’移交”,照壁“清灵宝洞”。再拾级缓行至平台上,十二生肖之铜像立南面北,与仙祠主殿遥相呼应。广场西侧为免费领香处,啬色园一贯倡导“文明敬香”理念、提出“环保上神”口号,在园内仅三处上香位,分别位于主殿、三圣堂、盂香亭。广场西北侧有通往元辰殿的地下通道,这座元辰殿是啬色园于2008年出资1.4亿修建的,供奉着斗姆元君和六十甲子,殿内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神灵形态各异、惟妙惟肖。在广场北侧台阶上有一座大牌坊,上书“金华分迹”、“炼丹”、“春回”,并附对联一则,云:两径松阴三径菊, 数声鸟语一声钟。走进大牌坊,财神、药王等诸殿居于左侧,回廊环于右侧,中间为仙祠主殿,主殿金顶红柱、重檐结构,悬挂“赤松黄仙祠”匾额,殿内供奉黄大仙画像,背后刻有木雕、碑文均记述着黄大仙得道成仙之事迹。黄大仙,原名黄初平,公元328年出生于浙江金华。8岁时在金华赤松山牧羊,15岁时得道士善卜指点,隐居赤松山修炼40年,最终得道成仙。相传,黄大仙法力高强,能点石成羊,羽化成仙后,云游四海,常以“药方”治病救人、度人成仙,深受广大人民拥戴,百姓纷纷立祠供奉。 啬色园虽然是主供黄大仙的道教场所,但香港道教独具有“三教合一”特色。从主殿回廊穿过后是三圣堂,供奉吕祖、慈航、关帝,向东再行便是儒佛场所。黄大仙祠的建筑格局严格按照五行原理设计,从“清灵宝洞”照壁(土)向北,依次是盂香亭(火)、玉液池(水)、经堂(木)、飞鸾台(金),这盂香亭内供奉的就是佛教燃灯古佛。在仙祠东侧,与啬色园牌坊正对面是孔道门,其后是麟阁,供奉着孔子和七十二贤人。从麟阁右侧的小门进入后,一座中国传统园林呈现在眼前——从心苑,1991年建成开放,苑内一座汉白玉“仙乡吉羊群”石雕格外显眼,那是描绘了黄大仙“叱石成羊”的神迹,整座阆苑建筑精致、布局自然,亭台回廊、飞瀑溪水、小桥碧池,展现了从心苑的清幽宁静,彰显了道法自然的理念。 这是笔者第一次参访港澳地区的道教场所,在赞美其宏大规模、环境优美、精雕细琢的同时,作为香港道观的代表之一,啬色园的许多弘道方式值得我们内地道协宫观学习借鉴,就此次参访感受,浅谈几点新思考。 一、环境建设,道观的新发展。道教场所以建筑为主,植物为辅,故道观“植被覆盖率”不高,加之人们对“高香大烛”的反面宣传,道观环境更难以保障。要增加“绿色”,增添“绿意”,应当对道观进行环境建设。历史道观可以通过增设盆景的方式增添绿意;新建道观要改变四四方方,一进又一进的传统“规矩”建筑,可以仿照啬色园、从心苑的布局,尝试把道观按照园林环境的模式进行布局,让建筑群巧妙地融入于自然生态之中。这样不仅维护了道观的清静庄严,增加了场所“植被覆盖率”,积极营造出现代化的“洞天福地”,而且还与“文明敬香,文明礼神,建设和谐生态道观”相呼应,使“文明敬香”理念的进一步推广,从场所层面杜绝了香烛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让信众游客在参观游览环境优美、生态和谐道观的同时,接受着道教对他们的洗礼。 二、公益慈善,宗教的新使命。道教历来有“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的济世情怀,“济人之急、救人之危”的救助思想,“齐同慈爱、异骨成亲”的慈爱文化。这些公益慈善思想,体现了道教在关爱社会、济利万物方面的宗教情怀。近年来,随着宗教公益慈善活动的深入开展,道教界积极响应,经数年发展体系日趋完善,设立中国道协慈善公益委员会,确定慈善主题歌,面向全国各道协、宫观出台《指导意见》,指导公益慈善活动有序开展。身处这样的大好环境,各省市道协、宫观要继续开展各种公益学习班和慈善救助活动,要努力建立与道教相关的公益慈善组织,并借此设立更多安老、助残、托孤、医疗等社会慈善机构,发挥好道教组织在公益慈善方面的积极作用,体现道教的当代责任和社会价值。 三、教育事业,道教的新起点。啬色园非常重视“道德教育”,监院李耀辉曾说:对于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道德败坏”的现象,本人认为绝对不能轻视。解决的办法,归根究底还是要从“道德教育”入手……当今教育,如能加进“道德教育”,则更是“双得益彰”,国家与百姓皆可受益。 现如今,啬色园已创办各类中小学、幼儿园10余所。借鉴这样的思路,在李光富会长“人才建设的关键”的战略部署下,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类道教培训班和道学院,并与全国名校、地方院所紧密合作,联合培养出既具备普通高校的文化水平,又符合宗教发展需求的教职人员。此外,高等院校和宗教院校的教育合作,有利于充实道教队伍,提高整体文化素养,为道教提供强大后备力量,推动道教事业蓬勃发展。 (感谢作者供稿,原文曾发表于载《中国道教》2016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