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山水文化(道教篇)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5:11:24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所谓山水文化,顾名思义,是与自然山水有关的文化。狭义上的山水文化,是指人们以山水为观照对象和基本素材而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突出地表现在与自然山水关系密切的宗教文化、山水哲学、山水美学、山水文学、山水艺术等门类的文化中。广义的山水文化,则是指人类在认识、利用、开发和保护自然山水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文化,即以自然山水为物质载体、活动空间或观照对象而产生的各种文化形态与文化现象的总和。 从哲学意义上说,山水文化就是人化的山水。山水的人化,使山水符合人的需求,从而打上人的印记,其中包括实用的、认知的、宗教的、审美的层面,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制约,或是山水改变面貌,或是山水人情化,孕育出多种多样的山水文化现象。山水文化是国人在长期实践中与山水形成各种对象性关系的产物,凝聚着一代代人的意向、智慧、力量和情感,展示出对于真、善、美的不断追求。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宝鸡道教山水文化就是蕴含在宝鸡山水中的道教文化沉积,以及由此引发的文化现象。在道书中,将神仙居住的地方称作“金台”、“银台”、“玉台”,把从事道教活动的地方称作“宫”、“观”、“洞”等。古人提出理想的道观必须具备“山川之秀”、“宫宇之盛”、“道德之士”三个条件。其中,“山川之秀”为先,“道德之士”最难。而宝鸡地区的龙门洞、金台观等道观恰恰占尽了这三个要素。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丘处机、张三丰先后在宝鸡龙门洞、金台观潜心修行、开宗立派,倡导儒、释、道“三教同一”,为弘扬道教,为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融合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给今人留下来宝贵的启示。 一、宝鸡山水中的道教宫观分布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清末至近现代,宝鸡尚存道教场所多处,是道教徒们修炼、传道和举行各种宗教仪式以及生活的地方,也是道教信众的聚会点。道教宫观的形式,都仿照古制。《道书援神契·宫观》明确言称:“殿堂分东西,阶连以门庑。”前面是门,进门是中庭,接着是殿堂,殿堂后面是寝室。主要的殿堂有三清殿、玉皇殿、三官殿、重阳殿、七真殿以及药王殿、关圣殿、灵官殿等。有些宫观两旁有廊庑,后面有园池,廊的两侧分别建屋。宝鸡道教宫观举要如下: 龙门洞 山水奇丽的龙门洞就生成在陇山西北段的景福山上。景福山主峰海拔1921米,龙门洞在其主峰北约一公里处。龙门洞山峰陡立,形势险要;森林葱郁,鹤舞鹿鸣;洞穴密布,潭碧清幽;栈道飞架,道观悬空;云雾缭绕,气象万千。龙门洞融摩崖、溶洞、潭水、林木、涧溪、岩峰等自然景物与庙宇为一体,洞洞设仙,潭潭传龙。龙门洞道教殿堂自元代开始陆续营建,以阶地为中心。道院坐北朝南,呈四合院之形,主要建筑有七真楼、北极宫、灵官楼,南为山门。殿堂基本上在阶地上建立,略事修凿,外侧则补砌数米石坎,以便构成院落。道院之外的建筑物则呈立体北斗七星状分布,且大都悬置于道院内侧的峭壁间。殿阁多与洞穴相连,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单元,殿阁间以石阶和木栈连接,与外界形成隔绝的格局。 金台观 位于宝鸡市区陵塬山腰东坡,是一处具有黄土高原气息和民族特色的窑洞式道观古建筑群,占地面积7665平方米(东西73米,南北105米),有上、下两院。金台观地势高旷,视野开阔:向南远眺,秦岭叠嶂,环列如屏,苍翠如黛;向下俯瞰,渭水萦回若带,市区高楼林立,街道四通八达;极目四周,树木森森,曲径通幽,景色宜人。据《明史》和《宝鸡县志》推测,金台观创建于元末明初;但黄宏强先生认为金台观最晚应在宋朝末年开始创建,古建筑群应在元代兴道时建成,和所有道观一样,其建筑完整、宏伟,规格高。整个建筑群总体布局是依山就势先后增建而成,因此平面布局不甚规整。观内极盛时设一阁二亭七殿,33间禅房、14孔洞穴。主要建筑沿中轴线排列,左右对称,观内主要道教古迹与建筑有山门、玉皇阁、吕祖殿、圣母殿、张爷殿、三清殿、慈航殿、八卦亭、圣母洞、三丰洞、药王洞、朝阳洞等。院内梅竹满院,古槐参天。 太白山道观 位于陕西省眉县、太白县和周至县交界处,是秦岭山脉的最高峰,海拔3767米,方圆数百里,兼有华山之峻险、泰山之雄伟、黄山之娇美、峨眉之秀丽、青城之幽奇。太白山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十一洞天(德元洞天)。道教宫观庙宇分布于道路两旁,计有一百零八处。南麓有二爷台、三爷海、玉皇池、药王池、南天门、白杨台、将军庙等;西麓有将军台、七圣宫、老庙、灵光台、月亮坪、太白庙、钓鱼台等;北麓有三官殿、大爷海、文公庙、南院宫、斗母宫,上白云、下白云等;东麓有小文公庙、松华坪、玉皇顶、接官亭、神仙洞、金仙洞、金锁关等。所谓“十里一寺,五里一庙”,是按道教谱系建立起来的庙宇建筑群。孙思邈就曾在太白山采药行医。历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苏轼、梅询等还曾登山赋诗,不少人还与道士交往谈经。宋初封太白山为济民侯、明应公,《云笈七签》列为十一洞天。清乾隆(1736—1795年在位)年间封为灵普润福应王。据调查,太白山700米以上的山区均为道教范围。太白山道观举要: 青牛洞位于太白山北麓、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入口西侧半山。山脚下有唐太宗衣帽石、观音救劫千顶石,北面有猪嘴石、燕娃石等,是十方道众云集说经传道之圣地。砖砌七洞,塑神彩绘,洞内供奉着太上老君、玉皇大帝、文三司、五三司。1995年2月15日,由青牛洞主持坤道、眉县道教协会副会长孔诚忠主持,讽诵仙经,分目点睛,成为森林公园一个景点。 太白庙位于太白山北麓、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入口东侧,面对龙凤大山,门前山脚下有历史遗留下来的天然景观神功石,汤裕河犹如一条玉带从门前川流而过。太白庙建筑群属仿古建筑,整体布局严谨,雕梁画栋,异彩纷呈,气势雄伟,颇为壮观。进入庙门的第一座殿堂是灵官殿,灵官殿的右侧为二郎庙,自二郎庙与灵官殿间的通道拾级而上,进入太白庙的第二层建筑,为三孔窑洞。中窑内坐三太白,左窑内供奉三霄娘娘,即琼霄、碧霄、云霄三女神,右窑为菩萨洞,内奉观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大殿位于建筑群最后端,面阔五间,通面阔18.75米。屋面为小青瓦铺就,檐口无滴水瓦,正脊较高,脊中塑有双行龙戏珠形象。每年的七月十二,是该庙的庙会日。 拔仙台拔仙台庙宇分为前后两院,前院原为道士生活、游人休息的地方,面向坦荡的高山平原;后院由石阶连接前院,供奉、祭祀太白山神,也是做道场的地方,三面临空,十分险要而壮观。室内垂悬帐幔经幢,正中神位,前为护法力士,铜铸,后为大太白、二太白、三太白、药王、姜子牙、阎王诸神像。民国中期,于右任认为三位太白神为尧、舜、禹。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陕西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则认为,民间太白庙祀神,大太白为伯夷,二太白为叔齐,三太白为李白,因为道教认为这三位历史名人品质莹白如玉。拔仙台有庙宇十五六间,石墙,有的地方还是双层石墙,屋架均为穿斗式,屋内墙壁、地面均镶有木板,屋顶钉有木板,板上覆有铁。在拔仙台向南五六里的扇面地形内,分布着雷神庙、大太白庙、灵官殿、二太白庙、三太白庙、玉皇池庙等,约有25间建筑,还有佛爷池遗址、三官殿遗址等。 斗姆宫位于太白山北麓,海拔2880米。宫前立有一柱,高达20余米,名曰“定心峰”;宫后有一台,名曰“添福台”。古时曾建有琼宫一座,宫内有洞,相传为“先天斗姆”修道成真之所。“先天斗姆”为道教至尊上圣。庙会为农历七月初一。古时每逢干旱,各地乡民捻到太白山求雨。山区求雨的方式,是在村中用柳条编成九节龙,绑上龙头龙尾,9人舞动,前有旗帜仪仗,后有锣鼓奏鸣,先翻坡下岭,到各家门上舞蹈,主人家门口备有装满清水的大缸,盛情接待,最珍贵的是泼水,给仪仗、舞龙、奏乐的人泼水越多越好,此情此景与云南泼水节相比,犹过之而无不及。 牛头观 又称宝鸡市长寿山道观。始建于隋唐之时,金元时具有相当规模。金元时全真教“七真”之一的马丹阳曾于此修道。三清诸神正襟危坐,香炉中紫烟袅袅升腾,罄声伴随道长诵经之声绕梁不绝。八卦亭青色凝聚,似道家仙气笼罩,浮雕壁画惟妙惟肖,依山凿洞深邃幽静,几处泉井水漫波涌,更添栩栩灵气。道观最兴盛之时,分为三阶梯形台式建筑,沿着古雅雄伟的山门拾阶而上。通往天门的七七四十九级石台阶,宽约2米,数十米高,呈六七十度的石梯陡峭耸立,远望如天梯般直插云间,登攀者须俯身贴石、手足并用才能行进。登罢石阶,南天门赫然出现,门额横书“第一洞天”四个气势磅礴的大字。过南天门到玉皇阁,右边石崖刻着“中条仙境”四个大字,岩下有一尊玄武大帝的塑像,神采奕奕,气宇轩昂,栩栩如生,乃元代雕塑艺术家阿尼哥刘的杰作。穿过玉皇阁拾阶而上,则是布局别致、结构精巧的东华阁、太极殿、观音殿、天帝殿等30多座古朴高雅的殿宇庙廊。殿后山崖上,还有吕祖洞、药王洞、月光洞等各具风格。在殿旁还有八卦亭、钟鼓楼、戏楼等古香古色的建筑。如今这里已是宝鸡金台森林公园“长寿探幽”景区。每逢正月初九和七月有庙会。 吴岳庙 位于吴山,地处今宝鸡市陈仓区新界乡西北的庙川村。乾隆《敕修陕西通志》将华山、吴山作为陕西名山,绘图列于卷首。吴山有17座山峰连绵,其中以镇西峰、大贤峰、灵应峰、望辇峰和会仙峰最为著名。吴山奇峰间景致迭生,美不胜收。从山脚下吴山庙开始,沿一河入山,接踵而至的便是王师岭、笔架山、天地犁沟、一天门、西镇灵湫、回心石、餐霞洞、阎王砭、判官池、手扒崖、玉皇湫、真人洞、大锦屏、小锦屏等四十余处胜景。吴岳庙在吴山下2公里处。庙始建于隋开皇十六年(579年),宫殿建筑辉煌,甚为壮观。吴岳庙古建筑宏伟壮观,碧殿红楼,飞檐走兽,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庙内的吴岳塑像中堂而坐,文武大臣手持笏板,肃立两旁,形态逼真。吴岳庙内古建筑有三大殿,卷棚穿廊、大门楼东西建有会仙宫、都司、按察司、布政司、圣寿观、钦差大公馆、珍珠娘娘庙、道院及石坊两座。此外,还有御香亭、仰止亭、激玉亭、振衣亭、啸月亭、望海亭、倚云亭、钟楼、鼓楼等。这里留下许多故事和道教传说,山间有雷神洞、真人洞等,为历代道士修炼之处。山门前的陶马,马脚直立,四蹄攒动,马耳短促,跃跃欲奔,栩栩如生。在庙宇大门两侧,卧有两座狮子,两根盘龙铁旗杆顶端铸有二层方斗,四角竖有四只小铁旗,下垂四个铁马。在四周墙上,镶嵌有历代文人留下的颂诗赞词,解放前仅院内的石刻就达150余通。 周公庙 位于宝鸡市岐山县城西北7.5公里的凤凰山南麓。始于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距今已1380多年。周公庙规模非常庞大,始于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距今已1380多年。建筑群依山势而分布,对称布局,殿宇雄伟,亭阁玲珑,规模庞大,气势壮观。座北朝南、三面环山,占地面积900亩,庙内古树参天殿堂成群,现存主要建筑有正殿和献殿,即除了周公正殿外,还有召公、太公及姜嫄圣母等神及功臣勋将、周人先祖的配殿。周围山坡上还有30多个神洞,供奉着张三丰、八仙过海、老君、原始天尊、观音、文珠、普贤、药王等道教人物。院内还有汉、唐、宋、元、明古木多株。古往今来,周公庙一直是著名的游览场所,历史上有名人物如韩愈、苏轼、康海等文人墨客曾游历来此凭古抒怀,留下了140多首诗文和30多通碑石。唐宣宗赐名的“润德泉”水清如镜、味甘如醴,为宝鸡八景之一。玄武洞中有唐代石雕“玄武像”一尊(俗称玉石爷),披发无冠,赤足戎装,脚踏龟蛇,持剑而坐,造型丰满,威武庄严,山石与雕塑浑然一体,巧夺天工,有抚摸可治百病之传说。 南昌宫 位于虢镇城东五里的西秦村,系元代全真七子丘处机的寓所。背枕岐山,面对秦山,由南向北依次建有三清殿、玉皇阁、通明阁;两侧则建有三师殿、雷祖庙、龙王殿等庙宇数十间。走进南昌宫,迎面是一座蔚为壮观的木牌坊,上书“古南昌宫”暨“蓬莱仙观”八个大字。牌坊后则是宝鸡地区现存最古最大的九脊歇山顶二层楼阁——通明阁。楼呈长方形,雕梁画栋,彩檐金瓦,鸟兽栩栩如生,人物温文尔雅。楼内有云梯而上,金栏赤柱。通明阁向北为三清殿,供着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真君三位尊神。元始天尊位居中央,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谓形、万物未生混沌状态的“无极”;灵宝天尊双手捧一半黑半白的圆形“阴阳镜”。象征刚从无极状态衍生出来的“太极”;道德天尊则手拿一把画有阴阳镜的扇子,象征由太极分化出来的天地两仪。合起来正是一幅道教的宇宙图式。 长春宫 位于虢县(今宝鸡陈仓区)磻溪,是西周著名政治家姜太公隐居之地,金大定(1169—1190)年间丘处机在该谷隐修六年。以后,这里就出现了两处名人纪念地:东边是钓鱼台,其谷名叫伐鱼河;西边是长春成道观(宫),其谷名叫磻溪河,两处相距五里。丘处机隐居磻溪时,这有天真、烟霞二洞。元宪宗二年(1252),磻溪观升为宫,至元十七年(1280)完成了浩大的营建和修葺工程,当时有玉虚、通明、太宗等三座主殿及南昌、思真等大殿。 1988年12月14日,宝鸡市道教协会成立当时会址设在长寿山,现会址迁至金台观内,现任会长杜法静。宝鸡市现有经政府批准的道教宫观42处,有政府认可的宗教职业人员131人,其中乾道92人,坤道39人,有信教群众14109人。宝鸡市现存宫观除上面列举之外,主要还有陇县景福山顶的混元洞、陇县城外的药王洞、陇县火烧寨的上清观、陇县天成镇的蝉耳洞、太白县高码头乡的清峰山庙、太白县境内的太白山庙、眉县汤峪乡太白山下的钟吕坪、眉县汤峪的青牛洞、麟游县九成宫镇碧云山的蒿坪庙、凤县境内的果老洞、凤县平木镇的白马寺等。 二、宝鸡道教山水文化的特点 宝鸡诸道观是宝鸡道教山水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特点可以归纳如下: 第一,崇尚自然,以自然为美。 宝鸡道教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上,以“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为基本出发点。老子《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唐代道士成玄英道:“随造化之物性,顺自然之本性。”即是说,人应当顺应自然之道,尊重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保持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这种思想在道教名山宫观建筑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在营构规划上,宝鸡道教宫观“因山就势”、“顺应自然”,多建筑在地形较为复杂的山上,因地制宜设计、营造建筑物。 宝鸡许多道教宫观建筑注重与大自然的关系,建在依山傍水的山峦之中,与自然环境相和谐,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修在山顶的道观,孤高挺拔,耸入云天,似乎在与天通话,如龙门洞;修在山坡上的道观,掩映在绿树丛中,重重叠叠,幽静秀丽,如金台观。 宝鸡现存道观,或据洞筑室,或洞旁建屋,或倚壁筑观,或傍水建房,无不显得自然、和谐、美观、大方,既体现了灵活多变的建筑美,也体现了雄伟浑厚的自然美。如宝鸡市长寿山牛头观西连紫塬,东临长寿沟,沟深崖峭,岩壁上布满绿草青苔,长年青水细流,潆洄在悬岩之下。山门口曾悬挂书有“长寿山”三个大字的木牌,乃王羲之真迹。观内古柏葱郁,苍松突兀,历代石碑屹立,主殿脊陡檐翘,绿瓦黄墙,雕梁画栋。牛头观庙宇宏伟壮观,亭台楼阁俱全,气势高雅富丽,足与金台观相媲美。 第二,善用数字,与天地合德。 在宝鸡道教山水文化中,常用一些相同的数字来形容峰岩溪涧和宫观庵庙的众多。如龙门洞水系有3溪、5泉、6瀑、24潭,洞有36处。凡此种种数字既不是偶然的巧合,也不是一般用于计量的数字,而是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首先,“二十四”、“三十六”、“七十二”等这些神秘数字作为天地之大数,由来已久。如《抱朴子·内篇》曰:“(老君)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三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人们早在战国以前就认识了这些神秘数字,与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有关。 其次,这些神秘数字与《易》卦有关,是象征天地阴阳的天三、地四两数演算而来的。《易·系辞上》:“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古人以一、三、五、七、九为天数、阳数,以二、四、六、八、十为地数、阴数。中国古人本着天圆地方的观念,在计算圆方之形的周长时发现:如果圆的直径和方的边径相等时,则圆、方的周径比约为三比四,因此古人就以三称圆、以四称方。由于古人把天称为大圆,把地称为大方,所以,三、四两数就不仅是圆方的象征,更是十个天地数中真正的天地之数,那么,天三、地四两个数字的任何倍数也就同样是天地数了,如三的倍数九、四的倍数八等。古人认为,天九、地八分别是天地的至极之数,因而把八的三倍“二十四”、九的四倍“三十六”、八和九的乘积“七十二”等数字就视作可以“配天配地“的神奇符号。 其三,这些神秘数字除了象征多数和天地外,还象征着因天地交感而产生的那种神秘化生力量。如《易经》云:“天地感,而万物化生。”《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礼记》云:“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中国古代哲学观点:“天地感生”是宇宙间万物所以繁生、所以维持天地自然环境与秩序之平衡状态的至道,而天地大自然平衡状态与人类社会的安危治乱息息相关、互为影响。因此,作为人类社会的统治者,就必须“与天地合德”,法象天地之道,将一切礼乐制度与天地相配,才能达到国泰民安、万物和生的目的。而二十四、三十六等神秘数字,也正是所以与天地合德的一种重要媒介物。宝鸡道教山水文化用这些神秘数字统计洞天福地及名山峰岩的数量,自然有“天地交感”和“与天地合德”的象征意义。 其四,宝鸡道教山水文化承袭了中国古代宗教的许多观点,修建宫观祭祀天神的目的是希望达到与神明交通、使天地交泰、万物化生、风调雨顺、民安物阜、皇图巩固、宗社均安的境界。 第三,朝天敬神,且讲究等级。 道教认为,高山之顶耸入云端,与天庭最近,是天地交汇之处,神仙真人常在那里出没,所以就把宫殿建在山顶之上;名山福地是人间仙境,所以在建造道教宫观时,着力营造仙境氛围,以体现洞天福地、神仙境界的设计思想。以宝鸡吴山为例。吴山历史悠久,自周代开始便是国之西镇。自隋代始,为方便历代帝王祭扫,以吴岳庙为主,出现一颇具特色的古建筑群,巍峨堂皇。吴山道教建筑群在设计上注重营造仙境氛围,引导人们在仙境漫步,欣赏仙山美景。山间石壁上,还留着古人摹刻的“云根雨脉”、“五峰挺翠”等数处岩刻。依山而建的道观和周围的景色混为一体。再如宋初封太白山为济民侯、明应公,《云笈七签》列为十一洞天。清乾隆(1736—1795年在位)年间封为灵普润福应王。充分体现了道教朝天敬神、宛若仙境的特色。 道教曾把道神分为七级,每级都有主神和陪神。道神的地位不同,供奉它们的道观状况就不同。如三清、四御、玉皇、五岳等神被历代统治者封为“帝王之神”,供奉它们的庙宇规格就高,常以人间帝王居所谓模式,建有殿、楼、寝、堂、阁、亭、库、馆、廊、庭院等,雕梁画栋,十分华丽,如金台观;丘处机被称为全真道龙门派祖师,他修道之处龙门洞建筑规模就比较大,殿堂和院落数目也比较多;而其他如城隍、财神、土地、山神等地位较低道神,殿堂较小,其建筑一般被称为庙。其实,道教建筑所体现的这种等级观念,与道家崇奉的返朴归真、清净无为思想是不相吻合的,这是道教受了封建等级制度影响的结果。 第四,五行八卦,中轴线对称。 从选择地址上,宝鸡道教宫观建筑重视风水,以便“聚气迎神”。其平面组合布局采用两种形式。 一种是按五行八卦方位确定主要建筑位置,然后再围绕五行八卦方位放射展开具有神秘色彩的建筑手法。道家讲究阴阳五行、八卦方位。在道家看来,坐北朝南就代表了天南地北,即乾南坤北。东为青龙,属木;西为白虎,属金;东西对称,即为八卦上的坎离对称。宫、观中的庭院采用传统的四合院形式,四方就代表金、木、水、火,中心为土,象征着五行俱全、吉祥如意。 另一种是模仿人体,按中轴线前后递进、左右均衡对称展开的传统建筑手法。现存道教宫观,一般都以三清殿为中轴线,南北排列,先是山门,次为灵官殿,再是中心三清殿,或此庙奉祀的主神;再后是玉皇阁,另外还有东、西两路供奉八仙、星辰、元君等民间俗神。膳堂和房舍等一类附属建筑安排在轴线的两侧或后部。 如金台观的院落整体规划和建筑,完全符合道教中轴线前后递进、左右均衡对称的传统建筑风格,更符合道教山门内正面设主殿,两旁设配殿,西北角设会仙福地的模式。同时,观内有殿阁、有洞亭,殿、洞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体现了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形成了地形地貌与建筑群落巧妙结合的独特风格。 第五,土木结构,装饰重吉祥。 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基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唯独我给古代建筑是以木材作为房屋的主要构架,属土木结构体系,宝鸡道观也都是以木结构为主。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讲五行,认为这五种物质相生相克,共同构成世界。而砖石不属于五行之列,所有不能用砖石来做建筑的主要结构材料。 在宝鸡道教宫观中,梁柱基本上是古典土木建筑的骨架。即以木架为骨干,墙壁用砖砌,屋顶用瓦盖。而墙壁隔扇仅作为内外间隔之用,不负屋顶重量。大柱负重、梁架斗拱支撑;单体建筑物都由房基、墙壁、屋顶三大部分组成;屋顶又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攒尖顶灯多种形式。树木是大自然中富有生命的物质,木结构能深刻地体现出人对自然的情感。人生活在木结构的屋舍中,就意味着与生生不息的大自然时时刻刻进行着信息交流、天人互动,以企达到“天人合一”、“物我合一”之目的与境界。 宝鸡道教宫观建筑的装饰艺术,反映出道教追求吉祥如意、延年益寿、羽化登仙等思想。如描绘日月星云、山水岩石,以及寓意光明普照、坚固永生的壁画;以扇、鱼、水仙、蝙蝠、鹿作为善、(富)裕、仙、禄的表象;用松柏、灵芝、龟、鹤、竹、狮、麒麟、龙凤等分别象征友情、长生、君子、辟邪、祥瑞;还直接以福、禄、寿、喜、吉、天、丰、乐等字变化形体,用在窗棂、门扇、裙板及檐头蜀柱、斜撑、梁枋等建筑构件上,其对宝鸡民俗传统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 第六,艺文碑铭,彰显古文化。 宝鸡道教宫观建筑堪称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宝库,保存着很多文化艺术精品。如龙门洞景区现存摩崖石刻4处,碑碣73通,诗词楹赋400余首。周公庙保留下了140多首诗文和30多通碑石。陇县城北约一公里处的药王洞中心道院内,有一丈许高的四棱经幛,四面镶刻着“黄帝阴符经”,是研究道教文化极有价值的资料。太白山现存道教铁、铜铸像和石、木、泥塑像320余尊,存碑30余通,其中在海拔2800米以上分布有铁碑14通。这些铁碑大都高为1米左右,碑额铸刻有龙凤等图案,碑身铸刻有蔓草卷云花纹,碑座多为方形,也有虎腿形。有牌匾、对联、石刻20余件,石刻以厚畛子观音岩前的“朱公碥”楷体榜书最为壮观。吴岳庙内解放前仅院内的石刻就达150余通,另有明成化四年(1468年)《吴山全景图》碑刻,曾有小碑林之称。 金台观立有《张三丰遗迹记》、《英宗书制碑》;玉皇阁两厢前竖有1895年铸造的旌旗方斗,游龙飞凤的铁旗杆一对;在三丰洞前矗立着两通遒劲飘逸、游转飞动的张三丰书唐人诗碑。壁画是道教艺术的生动体现。在金台观,无论主殿、偏殿或洞府,墙壁上皆饰以线条圆润流畅,色彩浓淡相宜的道教壁画。玉皇殿中,绘有东八天帝、西八天帝、神霄九宸上帝、天机宫六星君等46位天界神仙,排列主次分明,各具神态。在三官殿中,绘有大舜耕田、尧帝请虞舜及羿射九日、大禹治水等壁画,壁画具有线描艺术的韵律感,体现了仙道人物飘逸脱俗的特色。三师殿内的南北墙上,共绘有神态各异的20位天尊,个个仪态谦恭,慈祥和蔼,线条勾画遒劲有力,洗练概括。真武殿内,西墙上绘有北斗七星君和天蓬护法三使者,东墙上绘着南斗六星君和天蓬护法三使者,皆具舒展飘逸的道骨仙风,且场面浩大,十分壮观。灵官殿中绘制的王善(王灵官)拜师学道和太乙真人驱虎等壁画,皆严格按照道教画以立意的宗旨,采用以形写神和以神写形的方法,山水人物相互衬托,使画面极具活力。 总之,宝鸡道教山水文化贯彻了“顺应自然,融于山林”的主张,在处理人工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主张人与天一、天人合一,天与人互不相胜而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由于道教名山建筑的设计受“顺应自然”、“融于山林”思想影响至深,因此道教也非常重视保护其宫观周围的自然环境,尽可能使人造建筑与自然景观保持固有的和谐。 按照道教的说法,洞天由上天遣派上仙统治,福地则由上帝命真人治之,期间多仙真得道之所。是天地间最灵秀的地方,体现道意、任物自然生长发育的地方。从生态自然保护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这样断言,道教的洞天福地当是最早的自然生态保护区,也是道教为我们展现的人类生态自然环境示范区。 三、宝鸡道教山水文化的当代启示 (一)道教环保规定的借鉴 生命长驻是道教追求目标,而和谐的自然环境才能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 1、关于保护动物的戒律规定 在道教的各种戒律中,对于保护动物作出了规定。道教把“戒杀生”作为主要大戒,其中体现了爱惜、尊重一切动物生命的思想。道教徒认为,一切血性之物,皆有灵性,即有道性,所以必须给予平等地位。“不杀,当念众生”;“守仁不杀”;“不得杀生以自活”;“不得杀害含生以充滋味”;等等。 古人将草木生长、飞禽走兽栖息的地方称为“含生”,这里借指动物,要求修道之士保护山林草原,让动物生息繁衍,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这些戒律对道教徒提出了严格的规定,并配之以清规,对违犯戒律者将予以处罚。且在不杀生的基础上,道教还呼吁救助动植物,如《警世功过格》中规定:“救一有利于人之物命(牛马犬类),五功至十功。”量化的计算办法,很容易被教派中人所接受。 2、关于保护植物的戒律规定 道教中人认为植物与人一样是有生命灵性的,所以道教的神仙谱系里就有花仙、树仙、桃仙等。《太平经》要求人们“慎无烧山破石,延及草木;折花伤枝叶,实于市里,金刃加之,茎根俱尽”。当然,“人亦须草自给”,解决的办法是“但取枯落不滋者,是为顺常”。《三百大戒》中也规定:“不得无故摘众草之花”,“不得无故伐树木”。道教名山大都有一套严禁采樵放牧、毁林开荒的法令法规。道教对名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有示范性,对信教群众形成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有积极作用。 道教是从天人相依、阴阳平衡、五行相属等道理来解释保护植物的合理性的。不毁坏树木花草的同时,道教还主张培育植物,去植树造林,营养花圃,美化环境。许多道教宫观保留下来的历代高道大德栽种的参天古树,令人欣赏和赞叹不已。如金台观内古柏参天,生机盎然,传为张三丰亲手所植,距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中国道教协会还曾于1993年召开全国道界代表大会,号召和鼓励全国道教徒在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等社会公益事业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3、保护其他生命生存环境的戒律规定 道教早就认识到,人类和动植物、微生物及一切生命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主要指大气、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这是一切生命的源泉,破坏它们就等于断绝了子孙的生路,会使人类遭受毁灭。所以道教各种戒律中就有了以下规定:“不得竭水泽”;“不得妄凿地毁山川”;“不得塞池井”;“不得以毒药投源池江海中”;等等。道教在保护环境方面所制定传授的戒律,可为我们在保护环境方面提供借鉴。 由上述规定可见,为了追求山清水秀、明月松风、纤尘不染、心清如镜的人间仙境,道教不遗余力地进行着环境保护。此处所言这个环境,包括主观思想环境与客观世界环境。 (二)宝鸡道教山水文化的当代启示 道教认为,人间的“洞天福地”多在山川之间、鸟语花香之处,道教建构的现实的洞天福地别有一番天地。从前文所述宝鸡道教山水文化的分布与特点,我们可以看出,被道教中人看中和利用起来的山川,总结起来有这样几个规律:一是风景秀丽,既有茂盛的林木花草和清泉秀水,也是各种珍禽野兽繁衍的乐园;二是顺应自然、还于自然、美化自然的宫观建筑,既使人感受到天设地成的韵味,又突出了道教宫观的幽静神圣;三是具有引人入胜的意韵,既有神妙动人的道教神仙故事,又有树立正信宽容、齐同慈爱、济物利人的美丽传说,有助于人们修养身心,陶冶性情,更以实情实景树立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第一,人生价值观:敬重生命。 人生观的含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生命价值观、人类价值观、人格价值观和理想价值观四个方面。 关于人的生命价值,道教认为,道是本源,道生气,气生万物,阴阳五行、精气神组成有形体的生命。能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乐事,死亡最可怕、最痛苦。所以道教强调“仙道贵生,无量度人”(《道藏·太上灵宝无量人上品妙经》),不信“命由天定”,相信“我命在我,不属天地”(《西升经》)。道教以乐生、贵生、追求长生成仙为根本教义。 关于人类的价值,“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一焉”(《阴骘文》)。道教认为,人处于上可升为神仙、下可坠入鬼魂的中间地位,故劝人行善积德,功德圆满则神仙可冀。 关于人格价值,道教从群体出发,崇尚大同、人类平等、和平共处。道教理想的人际关系是“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太上灵宝无量人上品妙经》),即对于无血缘关系的人视同血亲,把太上老君的“三宝”(慈、俭、不为天下先)中的“慈”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关于理想价值,道教追求的理想境地时双重的。一种理想境地是在世俗的、现实世界上,按照道教教义建立一个和平、无争、平等、自由的太平社会;而“济世度人”则是道教徒“入世”方面的奋斗目标。另一种理想境地是“仙境”,不病不死,整天相携歌唱、自由自在;“得道成仙”便是道教徒“出世”方面的奋斗目标。古往今来,人们无不渴望和追求长寿和得道成仙,从这个意义上说,道教无论形态发生什么改变,其精华——养生则将伴随人类永远存在,而且将永远造福于人类。 第二,人生根本法则:自然无为。 自然、无为是道教对社会人生的处世态度和基本原则。所谓“自然”,即顺其本来的自然,“顺乎自然”、“顺应自然”等,按规律办事,不可恣意妄为。所谓“无为”,即清静寡欲,慎行远祸,是不逆道而行,并不是无所作为。“无为”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仍然是“有为”,即“无为而无不为”。道教教化的根本道理,就是道德自然无为原则。 崇尚“柔弱”,强调“不争”。柔弱,即守柔处弱,保持一种虚静状态,以退为进,以柔克刚,以达到“柔弱胜刚强”。不争,不是束手徒置、万事无所作为,而是不与世人争俗世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是提出“我命由我,不属天地”的口号,要求通过修炼,打破定律,改变法则,与无情的命运抗争,这是道教最大的争。 “自然无为”是道教关于人生的根本法则,在这个根本法则中,道还有清静素朴、柔弱不争、虚怀若谷的精神,纳百川而容藏万有,处低下而利于群类,慈俭而不为天下先。 第三,做人良好品德:“上善若水”。 《道德经》:“上善若水。”即人的品德应该像水那样:“水善利物而不争”。水利万物,而不争功、争名、争利;水“处众人之所恶”,它不是“人往高处走”,而是“水往低处流”,处低位而泰然。老子说,像水一样的人,才有最美的德。 最美的德是:“居,善地”,即人的心地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心,善渊”,即人的心地要像水那样深沉、安静、大度、宽容;“与,善仁”,与人交往要像水那样有仁爱之举;“言,善信”,即言必信,说话像水那样实在,流到哪里就湿润到那里;“政,善治”,即从政要善于治理,像水那样为老百姓服务;“事,善能”,即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通,无所不能,善于因势利导;“动,善时”,即要随着形势需要而动,像水那样可行才行,善于审时度势。 “夫不争,故不尤”。即像水那样不争名、不争利、不居功、不图报,才不至于招来怨恨。那些“恃功妄行”、“有恃无恐”者,没有水的“夫唯不争”的德性,就难免走向反面。这些思想与社会主义的道德或接近或相通,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第四,生态整体思想:天人合一。 既然生命长驻是道教追求的目标,那么,人类要依靠自然万物才能生存和发展,而和谐的自然环境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外在条件。因此,道教非常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道教认为,要维护世界的自然本性,而不是用人为的强制方式去破坏本来面貌。天地万物都含有阴阳两个方面的因素,有了阴阳交合才能产生生命,即是说,只有和谐才会有生机,才能创造出一个永远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文明。 道教认为,人与万物有“道”这一共同本原,大道自然,造物均等。《元气论》道:“人与物类,皆秉一元之气而得生成。”《初真十戒》道:“当尽节君亲,推诚万物。”把对万物的尊重与尽节君亲相提并论。道教中人认为,人与天地不仅同源同根,而且同构同律,因而有“人身一小天地,天地一大人身”的说法。道教主张人的行为应该符合宇宙的自然法则,“天人合发,万变定基”,达到人与环境共振的和谐之美。既然人身是一个小天地,那么人体各部分与天地相符相应,所以人的行为能够给环境造成影响,反过来环境又能够影响人类。因此,人类在从事各种活动时,必须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忘却或忽视这一点,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夫天道恶杀而好生,蠕动之属皆有知,无轻杀伤之用也”(《太平经》)。这种“生”,既针对人类,同时又包括鸟兽草木等。把慈悲之心扩大到自然物上,不得杀戮众生,因为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并不妨碍人类的生存,人类应该与之和睦相处,并将成仙的宗教理想与好生恶杀的行为要求直接联系起来,来劝阻人们对各种生物的杀戮行为。时至今日,我们充分认识到了这个命题的重要性:人类要和自然建立伙伴关系模式,以取代把自然当作征服和统治对象的传统关系模式。道教热爱生命,注重环境保护,对维护生态平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五,合理利用自然环境思想:适度消费。 今天的地球上,森林砍伐无序,山川荒芜干枯,工业污染急需有效控制,煤炭储存300年内将用尽,到处都有“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子孙后代”的宣传。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均物质资源相对缺乏的发展中国家,资源与开发的矛盾、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迅速激烈化和外显化。道的自然法则就是维护世界的自然本性,而不用人为的强制方式去破坏其本来面貌。研究道教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会给我们以许多启示和借鉴。 “知之不殆,知足不辱”(《道德经》)。知之不殆,要求人类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自然界生态环境的承受限度,要自我约束,适可而止;知足不辱,要求人们树立正确的成就感,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不能贪得无厌,要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要在尊重自然客观规律的基础是,把握事物关键,以追求万物昌盛、天人共安的理想境界。 清静无欲是道教修道的基本思想。《老子想尔注》要求,学道之士应“于俗间都无所欲”,“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清静经》将清静视作进入“真道”的得道境界,而有欲则是“清静”的对立物。既然道教提倡“少私寡欲”,于是就要求道士们“涤除嗜欲内视反听,尸居无心”,适度消费。道教主张,人类应当从生物圈的整体利益出发,在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前提下,有节制地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这种观点对人类关注生存环境的完整和健康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六,宝鸡洞天福地旅游价值:有待深入挖掘、开发利用。 宝鸡道教宫观建筑一般都位于山清水秀之处,周围环境优美,是我市旅游景点的主要组成部分。每至道教的重大节日,或者各宫观主供神邸的生辰忌日,道观中都要举行盛大的宗教仪式,并举办庙会,开展物资交流和各种民间娱乐活动,所以历来是人们朝拜、参观和游览的圣地。 青山绿水之间,楼台亭阁何其多。如果不细心观察,只是走马观花,那么很多的楼台亭阁也许显现出相似的模式,分布清彼此,过后很快就会被遗忘。但在历史上,为数甚多的文人墨客不仅到宝鸡道教宫观游览,而且留下了数量相当可观的文学作品。他们在被宝鸡道教山水文化里的青山绿水、变化飞升的传奇故事所激动、感染之余,便施展各自本事,或细致描写洞天福地各种景观,或借助道门流传的各种神话、典故抒发胸中情怀,或巧用画笔刻画出神态各异的道教人物、千姿百态的道事活动场面,作为文化积淀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沿着他们为我们提供的精神路径,放开眼界,可以领略到宝鸡洞天福地的神奇风光。 如宝鸡道教宫观融人间、仙山为一体,远取其势、近取其质,宫观庙祠适形而止,建筑与自然交融,蕴涵着生命意蕴与天人合一哲学精神,神仙世界虽乃人造却又宛如天成,具有神奇而宁静的美,是对人的永恒理想的一种积极肯定。宝鸡道教宫观与宝鸡山水的内在美结合成各种独特的人文景观,所构成的奇妙的审美感知和如临其境的仙国胜景是在令人寻味,让人从中认识、体味着中华民族的心灵、智慧和创造力。宝鸡道教山水文化中所蕴涵的文化旅游价值,有待我们更加深入挖掘、开发利用。可作如下想: 首先,把宝鸡洞天福地旅游作为一种赏心悦目之游。无论是大路、小径或者桥索等,只要是修道者踩出来的,以朴素自然见力,均体现出修道的价值取向。还有路径周围的各种景观,无论天然抑或人工而成,均流灌进了大道精华,远离烦杂色调,所以既赏心又悦目。倘若集中精力加以欣赏,自然能够获得许多关于道教文化的常识。于是,获得旅游初步效果。 其次,把宝鸡洞天福地旅游作为一种养生文化之游。因为道教认为,要得道成仙,必须隐入深山长期修炼,吐故导引,服食养生。而洞天福地即是道教精神的彼岸世界,也就是名山中的仙境。神仙往往居住在洞府之中,故称洞天;福地则是仙境乐园之意。可见洞天福地在根本上是由养生愿望和活动引起的,所以这种文化对于游历者而言就具有养生功能。洞天福地中的自然景观寄托着修道者的养生精神,树木、石头、道路、河流等,往往成为养生的符号表征,而且洞天福地的各种碑记题刻、文书记载、楹联诗词以及各种仪式等,均以富有个性的形式传递者道门的具体养生信息。所以养生游可以获得许多养生思想的启迪。 其三,把宝鸡洞天福地旅游作为一种升华境界之游。洞天福地这个概念,以及虚实结合的客观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境界。试想一下,游人置身于洞天福地之中,受其物理时空与人文时空交错的影响,回味这各种自然物和人工建筑上附着的生动有趣的故事传说,摆脱了素日间那种灰色理性的束缚,不由得进入了想象的世界。想象,使人在领略着美妙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又被激活了大脑的遐想机制,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调节人体的反应能力,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而且帮助我们把大脑的左右半球联系起来,激发心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徐成志:《锦绣河山竞风流》,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李似珍:《养性延命——道教养生观与人类健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杨立志、李程:《道教与长江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张文:《丘处机与龙门洞》,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宋婉琴:《张三丰与金台观》,三秦出版社,2005 陈平、李国军、董轶普:《道教文化与宝鸡道教》,中国文化出版社,2009 朱志贤:《龙门洞》,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 (供稿:宋婉琴,作者系陕西省宝鸡市委党校副教授,宝鸡市老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五龙圣境
- 下一篇:读完这篇文章,全面了解道教四大名山,不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