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儒家中庸哲学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11:11:42 论文联盟 佚名 参加讨论
儒家文化是统治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重要思想。孔子创立了以“ 仁学”为核心的庞大思想体系,它的根本出发点是“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理论取向是现世的人文关怀; 它主张仁政,强调“德治”; 重视人生的价值,强调人格的独立; 追求“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和社会理想。这些理论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框架。儒家文化又经过孟子、荀子的不断发展,到汉武帝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国家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不只是为中国封建的统治阶级创造了整套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理论思想体系,它的精髓更在于它对整个中国社会所产生的伦理思想,儒学价值观基本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概括说来,儒学价值观主要表现为肯定人生、重视人伦、推崇道德等几个方面。“文以载道”也是儒家文学观念的重要内容,是儒家论及文道关系的基本主张,意即文如车,道如物,正如车之用是为了载物,文之用是为了载道。古代文学的创作都是在社会大背景下进行的,文学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作者的思想,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影响尤其深远。尤其是儒家的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究竟从何而来的呢?早在甲骨文中已有“中”字,其意指立于正中央的旗帜或徽帜,反映着古代氏族的居民武装多以旗帜为中心这样一个事实。《考工记·弓人》说:“斫挚必中。”意谓砍凿木器,斧头要下到正中。大概就是以这类经验事实为摹本,到夏商周三代就产生了“中”的理念。如《尚书· 大禹漠》有“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之说。表明这时的“中”具有办事要允执中道、切忌偏执之意。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中,内也,从口,上下通。“后来的《说文解字段注》又说:“然而中者,别于外之辞也,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意指“中”的基本意义是中正不偏,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因而符合“中”这个界限和标准的事物存在方位或存在状态就是“合宜”的,所以也就是合理的。可见,“中”字最早应是关于事物存在适中、合适的理念。“和”字在殷商甲骨文中也已出现,系一种古乐器的象形字。郭沫若先生认为“和”的本义为乐器,引申为和声。“和”字在《说文解字》中有多意,如“和,调也”;“盉(和)调味也;“和”又作“咊”,从口而禾声,意为“相应也”。杨遇夫在其《论语注疏》中对《说文》的这些训释则作诠释说:“乐调谓之和,味调谓之益,事调适者谓之和,其义一也。”真正提出“中和”一词,是在《礼记.中庸》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用“中和”来解释人的感情和思想,指人的感情要遵循一个“度”,在文学创作中也是这样,这即是中庸思想的最早提出。 孔子有不少关于文学创作的理论,这些论述中贯穿着中庸的哲学思想。在《论语.为政》中:“《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八栯》中:“《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些都是强调文学内容的创作和思想感情的表达要“无邪”,要节制,符合一定的“度”。儒家的这种中庸的创作态度,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很明显,尤其是悲剧人物的塑造和描写,中国悲剧人物不强调个人人格的追求,而是用“理义”来约束自己,以保证社会群体的平衡,并且悲剧故事的结局总是胜利和团圆的,给人心灵上的平和和宁静感,悲剧意味大大削弱。儒学对古代小说情节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贯串小说的主线往往是忠奸斗争或是君子、小人之争,而斗争的最后结果,大多是正义的一方取得了胜利,邪恶的一方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例如在英雄传奇小说中,正面英雄大多能够报仇雪恨,建立丰功伟业,甚至封侯拜相。在公案侠义小说中,大多是清官侠客获胜,而奸臣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在其他类型的小说中也大体如此。在情节的安排上,古代小说往往在紧张的情节后面,是一些比较轻松的情节,体现的是二者和谐的统一,而不是一方的片面发展,这一构思非常符合现儒家中庸的审美理想。而在长篇小说中,为了化解小说中的悲剧性因素,往往以一个先验性的神话作为小说的楔子。如《水浒传》开头的“洪太尉误走妖魔”,就预示了梁山英雄的最后命运。《儒林外史》第一回中写到许多星星的坠落,也预示了“一代文人有厄”。而《说岳全传》将奸臣秦桧夫妇陷害岳飞至死的悲剧结局,归结为大鹏鸟与女士蝠之间的前世冤仇,就更削弱了岳飞之死的悲剧意义,仿佛岳飞是罪有应得。古代小说家的这种化解悲哀的努力,与儒家的“中和观”有着密切联系的。从《诗大序》开始,就要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要求对个人的情感进行理智的控制,不主张感情的放任自流。即使是悲剧,也力求在精神上、人格上获得一种升华,来安慰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们。因此,所谓“魂化鸳鸯”、“魂化蝴蝶”,以及死而复生的情节在古代小说中的频繁出现,都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可见儒家中庸思想体现在文学创作的许多层面上。作者:赵文静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马克思哲学思想逻辑嬗变及当代价值(1)
- 下一篇: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儒家精神意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