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关中易学源流考(5)

五、繁荣时期:清代关中易学
    清代关中易家易著在数量上超过了明代。陕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地方志·著述志》收清代关中易学著述17种,明代7种、种数比明代多两倍多,其中治《易》思想杰出者有户县王心敬、渭南人王琰等,现择要分述于下:
    陕西华阴县人王宏撰《周易图说述》(18)4卷,此书卷首自序云:“天地事物之理,圣贤之意,有语言文学所不能遽悉者,莫如图为易。”作者博采诸家图说,或相证合,或相发明,或推测一义,或旁通别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阐释易理,是研究易学的重要资料。王宏撰还著《周易筮述》8卷,此书“以朱子谓《易》本卜筮之书”而作是编,以述其大意。内容包括卷一“原筮、筮仪、蓍数”,卷二“揲法”,卷三“变占”,卷四“九六、三极、中爻”,卷五“卦德、卦象、卦气”,卷六“卦辞”,卷七“《左传》和《国语》占、余论”,卷八“推验”。“其书虽专为筮蓍而设,而大旨辟焦京之术,阐文周之理,悉推本于经义,较之方技小数,固区以别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57页)蒲城人刘鸣珂《易图疏义四卷》,“是书因《周易启蒙》本图书、原卦画二篇之说,而疏通其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134页)。
    陕西韩城县人刘荫枢著《周易蓄疑》,“是编用王弼之本,但有六十四卦而无〈系辞〉以下,其说多因朱子《本义》而小变之,然措语蹇滞,多格格不能自达其意”(《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113页)。
    清代关中易学“立言大旨可谓正”者当属陕西鄠县(今户县)人王心敬的《易说》10卷,其“推阐易理,最为笃实。其言曰:‘学《易》可以无大过,是孔子明《易》之切于人身,即可以知四圣人系《易》之本旨,并可以识学《易》之要领。’……故其书皆切近人事,于学者深为有裨”(《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66页),代表了清代关中易学成就。
    长安人张祖武,著有《来易增删八卷》。明代来知德《周易集注》,则开明清治《易》新局面,此书是对来知德《周易集注》的增删,夹杂了作者对来知德治《易》的评说。“是编即明来知德《易注》原本,去其繁冗,间补以《易传》、《本义》诸说,其错综、变爻、大象、卦情、卦画、卦占之类,则一仍其旧情。”(《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130页)
    六、小结
    综上而言:关中易学,先秦为滥觞期,两汉为流派纷呈时期,唐宋元为高峰期,明为承传期,清为繁荣时期。综合清雍正十三年(1735)刊本《陕西通志·经籍志》、陕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陕西地方志·著述志》著录,历代关中易学著作约有四十多种;数量虽然不多,然特色却很丰富,特征也颇鲜明。先秦时期,关中治《易》之迹已经萌芽,周文王发其迹、周公、卜商随其后;两汉时期关中今文易学和古文易学并驾齐驱,田何是今文易学开创和发展者,马融接受古文易学“费氏易”;唐宋元时期关中易学有隐士易、道家易、卜筮易、数术易等,特色丰富鲜明;明清时期关中易学多沾染程朱理学色彩,多主义理,但亦保留了卜筮易的特点。唐宋元明清时期,关中《易》文献多存于世,关中易学创新、集成、发展和繁荣的特点毕现,张载《横渠易说》是其代表。宋代关中易学最有特色,明清两代关中易学著作数量最多。明清两代王心敬《丰川易说》则开明清关中治《易》新局面。
    从治《易》风格和特点来看,关中易学,“四道”毕备,有“尚辞”之义理易,以张载解《易》最为著名。他以“气”论解《易》,注重从道德方面体认易理。马理、杨爵等继承之。有“尚象”、“尚变”之象数易,如郭绪《易春秋》。有“尚占”之卜筮易,如王宏撰《周易筮述》、韩邦奇《易占经纬》。汉代的今文易起于关中,田何,是其开创者;关中也有古文易的代表马融。陈抟更是开两宋图书易之先风。后之治《易》《玄》、谈《图》《书》者,皆以关中易学为原始。因而推源“易”之起源,当在关中。(邢春华)
    【注释】
    ①[明]冯从吾撰,陈俊民、徐兴海点校《关学编》附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65页。
    ②关中易学,指关中籍及在关中居住过的他籍易家易学。
    ③《隋书·经籍志》:“《周易》二卷,魏文侯师卜子夏传。”《经典释文序录》作三卷,题卜商撰。《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则认为此书非子夏所作。原书久佚。
    ④清雍正十三年(1735)刊本《陕西通志·经籍志》载。
    ⑤韩伟表《论司马迁对〈周易〉的范式践履》,载《周易研究》2002年第2期,第18页。
    ⑥范晔撰《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47页。
    ⑦潘斌《马融易学探微》,载《周易研究》2010年第4期,第35、36、38页。
    ⑧刘玉建《论两汉易学的传承——与尚秉和先生商榷》,载《理论学刊》1996年第2期,第76-79页。
    ⑨尚秉和《易说评议》考定吕氏此二著为后人伪托。参张善文《历代易家与易学要籍》,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1页。
    ⑩张载还著有《正蒙》、《西铭》、《经学理窟》等,后人编著为《张子全书》。
    (11)吕大防《周易古经》,《四库全书总目》、《中国丛书综录》等不著录。
    (12)此书《四库全书》钞列“子部术数类”。《文献通政·经籍志》卷三著:“晁氏曰:皇朝王湜,同州人,早潜心於康节之学。其序目:康节有云:理有未见,不可强求使通。故愚于《观物篇》之所得,既推其所不疑,又存其所可疑。亦以先生之言自慎,不敢轻其去取故也。”
    (13)李远国《〈正易心法〉考辨》,载《社会科学研究》1984年第6期,第69-70页。
    (14)[宋]张载撰《横渠易说·系辞下》,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第229页。
    (15)[清]纪昀、陆锡熊、孙士毅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425页。凡下引该书,仅随文标注书名与页码。
    (16)萧同学派是元朝关陕大儒萧渼、同恕等人创立的学派。代表人物有韩择、侯均、赵世延等,故又称“萧渼诸儒学派”。萧同学派以续传程朱理学为主要特色,由程朱溯孔孟,以阐述性命道德为宗旨,信守程朱理学门户。他们重视礼教,主张儒释平等,反对崇释抑儒。认为祭鬼神更比“养生”重要。主张“教人必自《小学》始”,讲求淹贯经史。此派重视实践,力主践履,为学“务贯浃事理,以利于行”,有张载关学学风。
    (17)[清]黄宗羲纂辑,全祖望修订《宋元学案》卷九十五《萧同诸儒学案》。
    (18)[清]王宏撰著《周易图说述》,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马如龙、佟毓秀刻本,今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