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公输般:长期被误读的人物(13)

 唐·赵蕤《长短经》
    (卷1):转引汉·恒宽《盐铁论.贫富篇》:“公输子能因人主之材木,以构宫室台榭。”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
    “鲁般者,肃州敦煌人,莫详年代,巧俟造化。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
    段成式的这个记载,是根据张鷟:《朝野佥载》:
    “鲁般者,肃州敦煌人,莫详年代,巧侔造化。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无何,其妻有妊,父母诘之,妻具说其故。父后伺得鸢,击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吴会。吴人以为妖,遂杀之。般又为木鸢乘之,遂获父尸。”已经具有了神话色彩。
    元·释念常《历代通载》
    (卷2):“鲁班造舟车。”
    明·罗颀《物原·器原篇》:
    “鲁般作砻、磨、碾子。”砻、磨、碾,都是石制的粮食加工机械。饰门窗以铺首,做成蠡形、螺形、龟蛇形等,其衔环既增加美观,又便于启闭门窗。
    明·黄一正《事物绀珠》:
    鲁班首创“刨”等工具。
    明·刘仲达《鸿书》:
    “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
    明·董斯张《广博物志》
    (卷39):“般作刨、钻、隐括。”
    清·鄂尔泰等辑录《授时通考》:
    “公输般作磨,凿石,上下合研米麦为粉。”
    清·胡彦升《乐律表微》:
    “营造尺,即木匠曲尺”,叫“鲁班尺”。
    清·陈元龙《格致镜原》
    (卷48):“公输般作铲。”
    另一类资料,是把公输般的业绩的留存状况加以记录:
    宋·李昉等编撰《太平御览》
    (卷752):“鲁班刻石为禹九州岛图,今在格城石室山东北岩中。”
    (卷958):“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至今在洲中。”
    宋·范成大《吴郡志》
    (卷3):俗传昌门鲁班所造。
    宋·吴自牧《梦粱录·园囿》:
    庆乐园“内有十样亭榭,工巧无二,俗云鲁班造”。
    明·章潢《图书编》
    (卷60):殿制,相传鲁公输子所构。
    清·《山西通志》
    (卷9):灵石县有寺,传为鲁班所修。
    (卷32):盂县两岭桥,相传公输子建。
    (卷60):河津县流丹亭,相传公输般遗迹。
    (卷167):舜庙,相传公输子建。
    (卷168):太平县天寿观,传鲁班造。
    (卷171):安邑县太平兴国寺,相传鲁班造。
    清·《嘉庆一统志》
    (卷2315):宁远县鲁班山上有洞,俗传鲁班凿。
    清·《广西通志》
    (卷18):阳朔县遇龙桥,相传古鲁班所造。平乐县接龙桥,俗传鲁班所造。荔浦县太和桥,相传鲁班造。
    清·《陕西通志》
    (卷16):泾阳县鲁桥,俗传鲁班修。
    (卷28):甘泉县古谷寺,相传鲁班遗迹。汉长安故城,有鲁班输所造桥,工巧绝世。
    不能从一种被误读走向另一种被误读
    公输般这样一位出身底层的工匠发明家,史书上没有明晰的文字记载,后世的传说和附会很多,极易出现精华糟粕并存。《鲁班经》的可贵和《鲁班书》的精华糟粕并存,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