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论认知原理(1)

【论文摘要】人性认知由来的两种途径:一是直面客观存在而产生的感觉之经验,即由存在→意象→概念→知识。二是通过学习知识理论而产生的认知。即由知识→概念→意象→存在。前者是由根而发,后者是返而归根,回归于思维的意象世界。 
    引  言
    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元素是人,而认知是人心灵的善恶之源,是判断是非之标准,更是社会矛盾的根源。古今中外,国家的兴衰成败必先始于认知,社会变革与倒退必先始于认知。无论是西方的工业革命,还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变迁,无不是以认知的改变为先。无论是学生学习知识,还是百姓生产,生活,无不是由认知意识所左右。举手投足,由心而发,而心之清明在于知,所以认知是人类社会意识活动的根本。国以民为本,民以性为本,要明其性,必先明其知。那么人性认知最基本的原理是什么?
    思维、存在、知识之三角关系
    人类自从有了意识,便开始了对自身认知的思考,直到现在仍在继续。知识最基本的元素是概念(即名),而概念源于客观存在(即实),概念由存在而产生的过程也就是人性认知的原理。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关键的中介因素,那就是人,概念的产生和运用由始至终都是存在于人的大脑思维之中。存在是概念产生的源泉,而人性思维便是概念生存的基本条件。如果说存在与概念构成了人性认知的基本元素,那么人的大脑思维就为所有的元素提供了物质的空间、环境和条件。也就是说概念的生存需要两大因素:一是人的大脑思维,二是客观存在。知识如水,存在如水之质,而大脑思维便是存储水之器。器之空间大小、形状、功能,决定了水之形与量。人的大脑功能的强弱决定了认知能力的大小。这就好比景色、照相机、相片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样的景色,照相机质量的好坏绝对会影响相片质量的好坏。一个道理,同样的客观存在,人性思维能力的强弱绝对会影响概念产生和使用的效果。而人性思维绝不仅仅是产生和使用知识,绝不是有了知识才有思维,而是知识依赖思维而产生,思维最本质的是人对客观世界的感应能力,是人对事物的意念抽象能力,是人对事物的分辨能力,就像电脑的硬件功能一样。有了原材料(即客观存在),有了生产机器(即人的思维意象能力)两个基本的先决条件,知识便得以产生。三者之间的三角关系便构成了人性认知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如
    人性认知其实就是利用经验知识认知客观世界。知识是由最基本的元素“概念”所组成的,概念充斥于思维之中,是知识的基本构成单位,而概念是人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抽象意识,对每一个概念命名之,名与名之间的相互关系便构成了知识的世界,知识源于客观世界,是客观世界形态、现象、规律的虚拟再现。概念的生存需要思维与存在两大因素,就像树木的生长需要种子与土壤。存在是种子,是源。思维是土壤,是生存环境。
    恩格斯提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实一直以来我们都犯了一个错误,我们把思维和知识混为一谈,把两者统称为思维,但却忽略了人自身本能的作用,忽略了知识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就像水与容器的关系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一个为本体,一个为客体。如果笼统地把两者混而为一,那是不能分清思维的本质的,更无法解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是什么?思维是载体,存在转化为概念注入其间,概念的生与存都是由这个载体和客观物质所决定的,思维就是人类自身本能的一种行为。思维犹如身体的脏器官,身体之构成由表及里,食物进入人体是由表及里层层转化。所不同的是身体所需的是维持生命的微物质,而思维所需的是身体各部位对客观世界的感觉信息。也就是说思维并不仅仅是大脑的运动,它可以连接于全身各个部位,只不过大脑是处理信息最集中的场所。思维的构成也是由表及里的,其表就是身体各部位,其里就是大脑思维空间,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身体各部位对客观世界的第一感觉通过传导集中于思维空间里,知识便是由人对客观世界的感觉而产生。如人的眼、耳、口、舌、鼻都会对客观世界产生本能反应,而无视力者不能对事物进行形象的描述,无听力者不能对声音进行模仿,无味觉者不能对气味进行分辨。所以思维是以人对客观世界的本能为基础的,人的认知能力的强弱是由人对客观世界的感觉能力,分辨能力的强弱所决定的。就像电脑之运行的先决条件不是由软件所决定,而是由电脑硬件功能所决定。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与差的学生的区别,前者把知识与存在相连接的能力更强,因为前者对客观事物的意念抽象能力,分辨能力更强,而后者则更弱。所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要以锻炼思维本能为主,即要以锻炼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意象能力,分辨能力为主,知识为辅。而不是一味的把知识理论硬塞进大脑里。要想让容器装载水的量更多,就必须要先把容器的空间变大,变空,这是很浅显的道理。
    知识是由人类所发明,其目的是帮助人类摆脱生存环境的束缚,但随着知识的增加,人类却被知识所束缚,从而忘记了自身的本性。人类与其他生物同处一个地球,与万物平等。人类的思维认知只不过是生存本能的发展。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生存能力的增强,使人类成为了地球的主宰者,但同时人类也在无休止的践踏着地球。在知识没有被发明之前,和其他的生物一样,其生存,以及与自然的关系早已经存在,那是原始的生命规律,是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人与自然的生命链接,人对自然的本能反应,不会因为知识的产生而消失,相反,即使人类穿上了知识所编织的外衣,也不能改变人与自然的生命本质。而人类往往迷恋于知识光鲜的外衣表面,失去了本质,失去了自我。知识就是人类发明的工具,人类过度依赖于工具,使得自己直面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知识的产生和积累反而变成了人与自然之间难以逾越的一道鸿沟。人的认知要冲破束缚就必须要跨越这道鸿沟,去探索本质性的世界,就必须要回归于本性,去感应本性的世界。
    知识所反应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知识生存的空间是思维。名实相符是人性认知正确与否的根本所在,而人(思维)是其正确与否的主导者。所以,人(思维)、存在、知识三者是构成人性认知最基本的条件。
    三种关系
    从思维、存在、知识的三角关系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三种关系,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思维与知识的关系,存在与知识的关系。从三种关系,就可以从三种不同的角度认识人性认知的根本原理。
    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其本质就是人与自然的生命链接。前面讲到大脑 思维是处理感觉信息的集中处理场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本体与客体的关系,它就像是平静的湖面,任何的外来物,如形状,声音,颜色等就像一颗颗石子,石子击打在平静的湖面上,水波荡漾,不是因为湖面自己在动,是因为有外来物的撞击而动,是本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下的结果。人生存于自然之中,无时无刻不在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相互的关系。人的生命依赖于自然规律,人的思维也依赖于对存在的感应。思维对存在的感应信息是人性直面自然的,本性的,原始的,最直观的,最本质的反应,它也是客观世界最原始,最真实,最直观的表现,也就是概念产生的前身,人类没有具体的概念以前,是不能对感应信息进行处理的,混沌一片。人类和其他生命一样,遵循的是生命的自然规律,是生存的原始本能。这种本质性的信息不是因为概念的产生而产生,也不是因为概念的消失而消失,它是先概念而存在的,有了概念也依然存在,它是概念的核心,本质。没有它,概念便名存实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人性认知最原始,最本质的先决条件。换言之,从人性思维本体的角度上讲,人性本能感应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人性认知的效果。它就像一台机器,功能强则强,功能弱则弱。
    人性认知产生可以追溯到人的生命本性,可以追溯到人存在于自然的生存本能。原始社会的人类与其他的生命没有什么区别,生存的本能也是各显其能,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只不过别的生命没有像人一样把所见所闻的感觉转化为概念,转化为经验知识。但并不代表它们的生存能力就一定比人类差,相反,从另外的角度来说,它们的生存能力比人类要强得多。它们能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能随生存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生存本能,它们能感应生存环境的细微变化,这都是人类无法匹及的。人类曾经也像它们一样生存,但随着认知的产生与发展,人类的生存本能也发生了变化,可以说那种原始的本能已经退化了。在这里并不仅仅是想说人的生存本能,而是要说明认知与本能的关系。认知是由生存本能而发展起来的,认知与本能是相通的。人的本能可以发展出认知,反过来认知可以增强本能,举手投足,由心而发,那便是人的思维意念能力。比如说运动员,不光是训练强健的身体,更重要的是训练其意念。肉体的耐受力是有限的,只有意念才能激发潜能。如果人的感觉能像其它生命一样能感觉细微之变化,那么人的思维意念就能进入到每一个动作的细微变化,从而达到激发潜能的目的。就像水一样能浸入最严实的缝隙里,从而达到滋润万物的目的。
    思维所要面对的参照物是客观存在,思维对于存在是人的本能与客观世界最直接的关系,人无时不处在周围环境的包裹之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这种感应所产生的感觉正是知识产生的基础。
    二、思维与知识的关系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思维与知识的关系,两种关系后者是前者的继续。由存在到知识的转化过程都是由人所主导,这个主导就是思维。思维从面对存在到产生知识是一个渐进的转化过程。就思维本体的变化而言,思维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思维对存在是人性原始的本能感应,是无意识的,而思维对知识是人类意识由弱及强的结果,是有意识的。人性思维从无到有,又从有而衍生万物。
    思维与知识的关系犹如器之注水。器,载体也。水,所载之物也。决定水之多少及形状在于器。人性思维就像百谷之王,既深且广,可容天下万物,一切感觉概念汇聚其间,不可计数,但都是从无到有,从客观存在到有形之概念。人类先有感觉才会有知识,有感觉不一定会有知识,但有知识必然先有感觉。感觉是人类固有之本性,而知识是人类对感觉概念的结果。感觉为根,为本。知识为枝,为辅。世界文化虽有东西方之差异,但人类所发明知识的原理却是殊途同归。其一,同一个地球,同样的宇宙环境,即人类所要面对的同样的存在。其二,同样的人类,同样的本能,即人类对存在同样的感应。所不同的是人类对感觉不同的认识。树之生命在于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