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传统形而上学的价值及其限度(2)

二、“人的成熟状态”的憧憬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摆脱人的有限的、不完美的状态,寻求超越性的“人的成熟状态”和“理想生命”的自我理解,这一点构成了作为“生命现象”的形而上学的深层动机和内核。纵观哲学史,我们看到,形而上学的这种生存论冲动是通过一种特定、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表达出来的,我们可以称之为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概言之,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它把寻求终极实在、最高实体和事物的“最后本质”作为人的思维和生存的最高宗旨和目标。在它看来,“存在有或者者必定有一些永久的与历史无关的模式和框架,在确定理性、知识、真理、实在、善行和正义的性质时,我们可以最终诉诸这些模式和框架”[④],哲学家的首要任务就是发现这种终极的实在与永恒的框架,从而为我们的认识、行动和生活奠定一劳永逸的基础,因此,认识和理解事物,关键在于超越“相对”和“偶然”和“历史”,而找到“绝对”、“终极”和“永恒”的东西,唯有绝对和永恒的东西,才是真正的“知识”,因而也才是“真理”之所在。这种绝对,在古代体现为“神”,在近代体现为拟人化的“主体”。在此意义上,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属于一种超历史的、绝对化的基础主义的思维方式。 
    (2)它把寻求单极统一性的“一元化原则”当作解决思想和生存问题的最根本保障。传统形而上学的全部合法性都奠基在这种两元对立的等级模式之上:超感性的“实体”一极所代表的是本质、真理、理性、独立、必然、至善等,感性“现象”一极所代表的是偶然、无常、被动、不真、卑污等,这两极之中,前者是主宰性、支配性和决定性的,后者是从属性、依附性和次要性的,因此前者有充分的合法性来统治后者,后者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前者并以前者为最高目标,在思想和行动时,重要是否定和抛弃后者,形成以前者为绝对中心的单向格局,在此意义上,形而上学是一种在两极对立关系中寻求一元统一性、在二元等级关系中寻求单极绝对权威的思维方式。 
    (3)它把寻求非时间、非语境的“非历史”的、“永恒在场”的“本真存在”作为思维和生存的最高支撑。在传统形而上学看来,超感性的实体是在“时间”之外的“非历史性”存在,“非时间”、“非历史”的存在才是可靠、真实的,而历史与时间中的存在不过是飘泊无根的幻象,因此“历史性”与“时间性”是终极实在的敌人,超越时间和历史的永恒才是思想和生命的归宿,必须“杀死”“时间”,“消灭”“历史”,把历史之流中的一切还原为与时间无关的永恒在场者,。人的知识、行动和生存才会获得充分的合法性并因此逃避“怀疑论”的质疑,人的生活才会获得内在的坚定性并因此逃避“虚无主义”的威胁。 
    形而上学形成这种思维方式不是偶然的,其中所贯注的是它对“成熟的人的状态”形象的自我理解。 
    首先,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绝对主义原则”所隐含着的是:“成熟的人”应该是一种超越有限性、不完善性的“圆满”、“无限”的存在者。有限和不完美乃是人“不真”的存在样式,必须超越这种“不真”,去“发现”人“本真”的、避免了一切限制和瑕茈的神圣生命。古代神本形而上学把人的这种无限和圆满形象投射为人之外超感性的实在,它意味着一个无限圆满的“神学世界”,这个“神学世界”是一个理想化的纯粹的属人世界,它完全摆脱了事实性的、因果世界的有限性和不完善性,是一个完全应然性的至善至美的终极王国,在其中人可以彻底跳出自然因果性的羁绊,超越有限现实的支配,达到了一种绝对自由、完善的人格和生活;近代主体形而上学把人实体化,人被理解为纯净透明的理性实在,一切生命的冲突和纷争、一切现实的局限和矛盾,都在理性力量之下被中介和溶化,纯粹理性化的生命成为了“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自足、自因因而彻底自由的“主体”。无论在神本形而上学,还是主体形而上学中,“圆满”而“无限”都构成了人的成熟的理想生命的特质。 
    其次,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非历史性”所隐含着的是:“成熟的人”应该是一种超越历史和时间的“永恒”、“终极”的存在者。按照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历史”和“时间”是人“成熟理想生命”必须予以摒弃的“囚笼”,对人而言,时间和历史意味着束缚和局限,超越历史和时间,去成就永恒而终极的生命,是真正符合人的“本性”的使命,海德格尔曾把形而上学的这种时间观称为“现在时间观”,它在古希腊存在论那里即已形成,亚里斯多德是其奠基者和完成者,并一直延续到黑格尔[⑤],这种时间观意味着,人乃是一种“永恒在场”的特殊存在者,它处身于时间和历史之外,却能掌握历史和时间中的存在者。古代神本形而上学把人的这种“永恒现时性”投射于神化的实体,其最根本的特质之一即是“不动”和“常驻”,在近代主体形而上学,人更被自觉确立为不为感性现象所动的先验实体,“先验”意味着,他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逻辑上的在先者。 
    最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总体主义原则”所隐含的是:“成熟的人”应该是排除了矛盾、冲突和磨擦的“通体透明”的绝对和谐的同一性统一体。按照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矛盾、冲突和磨擦乃是人性幼稚和不成熟的表现,它意味着人受制于外在力量的控制处于分裂状态,只有超越冲突,化解磨擦、和解矛盾,实现人格的绝对同一,达到人性的充分和谐和统一,才能通达理想成熟的人生。古代神本形而上学中那绝对和谐同一性的超验的感性实体所表达的就是对理想生命的这种理解和信念,近代主体形而上学中的主体之为主体,一个重要标志正在于它的凌驾于一切矛盾和冲突之上的人格的绝对和谐和同一性。 
    可见,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所表现的每一个特征,都对应着其对“人的成熟状态”的设计和憧憬,可以说,它们是关于人的“理想生命”最集中的理性映照。  (责任编辑:admin)